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为了保护矿山环境,本文论述了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诱发因素和产生机理,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地质灾害的勘查应该综合使用地球信息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和土质土力学实验等方法。最后提出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对策,建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信息系统,这样才可以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该书依托“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项目成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拟定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思路,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特点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同时选择了一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的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pGIS为平台,二次开发实现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了重庆市矿产地和勘查项目库。该系统利用GIS技术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管理矿产开发项目,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崔伍 《河南地质》2014,(12):37-37
禹州市国土资源局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于日前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辖区内8个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检查工作。 禹州市辖区内需参加年度检查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共有8个,其中煤勘查项目6个,硫铁矿和水泥灰岩矿勘查项目各1个,总面积377.69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进  武炜 《物探与化探》2003,27(5):333-337
结合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电法及地震勘探等方法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效果,对其它方法如声波检测技术、重力测量及氡气测量等方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地质灾害勘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该书依托"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项目成果,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借鉴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易损性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拟定了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思路,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特点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同时选择了一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7.
由冶金部东北地勘局地勘院承担的国家地质灾害勘查项目<辽宁省鞍山市城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已于近期完成,1999年5月28日~29日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委托辽宁省计委和辽宁省地矿厅组织专家评审组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审查验收.  相似文献   

8.
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特征及勘查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斜坡急剧变形带,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8.8”舟曲泥石流灾难的发生,再次暴露了对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预警预报能力低,以及风险减缓措施不力的弊端。为了避免类似群死群伤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应进一步加强调查和研究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勘查的思路是:首先是对迭部、舟曲、宕昌、武都、文县、康县等6各县,按照《1:5万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要求,全面开展调查;二是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规划前期勘查的精度要求,逐一进行勘查;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机理、成灾模式、监测预警技术、风险减缓措施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勘查指南》是由刘传正主编,2000年8月地质出版社出版的 一部带有技术要求性质的勘查指南。全书共分两大部分,共15章,约70万字。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总论、崩塌(含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海水入 侵等七章、六种地质灾害的勘查指南,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本部分的最基本宗旨是要求完成 的地质灾害勘查成果能够满足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对地质资料的需求。   第二部分介绍用于地质灾害勘查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内容包括地质雷达、钻孔 电磁波法、电法、浅层地震、面波技术、声波检测、测汞技术和测氡技术等八章,主要介绍 它们的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资,获取最佳的勘查效果。   本书是我国在此方面的第一部工具性的著作,是数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经验的提练与 总结。   本书定价72.00元,有需要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联系地址:100029 北京9825信箱《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收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查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地勘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除由国家直接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外,多数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都要通过多种资金渠道加以进行,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必需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项目拟进行之前,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技  相似文献   

11.
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讨论了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含义,指出了保险与灾害研究中对风险含义的不同理解,着重说明可能性风险概念,综述了区域灾害风险分析的内容及区域灾害风险估算的数学模型,指出风险分析可归结为风险辨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价三个环节,风险估算数学模型的演进可概括为极值风险模型,概率风险模型,可能性风险模型三个阶段,着重介绍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可能性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2.
泥石流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泥石流灾害区划的主要原则,即相似性原则、区域完整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子原则。提出了把区域泥石流风险度作为泥石流风险区划的综合性指标,并给出了风险等级的划分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可忽略风险区、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以云南昭通地区为例,阐述了泥石流风险区划的具体方法,并得出了昭通地区泥石泥风险区划成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金属的区域健康风险评价——以成都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开展重金属的区域健康风险评价,对于探讨重金属的风险及为区域的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服务有重要的意义。以成都经济区植物和大气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外的风险评价理论对As、Cd、Hg和Pb 4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探讨了区域风险评价的填图思路。对于非致癌效应,计算通过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2种暴露途径产生的危害指数。对于致癌效应,计算由吸入Cd引起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对于非致癌效应,成都经济区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为Cd和Pb,从总的风险来看,地域差别较明显,以德阳和成都存在的风险最高。谷类对总风险的贡献比例最高,其中又以Cd的贡献最大,其次为Pb。对于致癌效应,研究区的平均致癌风险为7.6×10-6,基本上处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高风险区主要为德阳西部的什邡、广汉和乐山市周围地区,这些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5,自引:0,他引:115  
生态风险评价是伴随着环境管理目标和环境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兴起并得到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区别于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强调不稳定性因素的作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通过讨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和方法论基础,对有关概念和评价的方法步骤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黑泥湾滑坡是降雨诱发的一个土-岩接触面大型滑坡。基于野外详细调查基础上,探讨了黑泥湾滑坡的成灾模式,并利用水平投影法对滑坡多级潜在滑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在10年一遇降雨、50年一遇降雨及100年一遇降雨3种工况下,对黑泥湾滑坡开展了风险性评估、风险区划及社会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黑泥湾滑坡财产最大风险为111.666万元/a,人口最大风险为0.002 23人/a;同时区划结果显示1、2、3号受险区的单人生命风险最大,具有大于10-3的生命风险,其人口社会风险值已经处于不可接受风险区,应采取加强监测、搬迁避让、适当工程治理等方法进行风险控制,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occurr in China frequently and cause disastrous losse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e risk assessment of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This article selected 1 km×1 km grid as the assessment unit and with support of GIS technique, analyzed landslide and debris-flow risk distribution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s from 2000 to 2010.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isk classes in 2000 and 2010 was obviously discrepant. Overall, taking the Heihe-Tengchong population density line as the boundary, the west of the line is mainly low risk area; the east of the line is mainly high risk area. Compared with the risk of 2000, the risk values of 2010 increased, with the high risk area and low risk area enlarged, moderate risk area reduced. The moderate risk area is the most unstable and sensitive risk area, and its risk class variation is significant. However, China is not a region with the high risk of landslide and debris-flow hazard at present. In the following next 10 years, the risk of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经典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以灰色关联度作为次要危险因子筛选依据的不足,采用复相关系数作为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筛选的依据,从而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危险因子与次要危险因子组合的多因子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次要危险与主要危险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为了体现次要危险因子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贡献作用,采用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的权重,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计算公式。以此计算东川市12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结果,计算结果比经典方法更符合次要因子的补充地位,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王有志  常晓莉  王效平 《岩土力学》2006,27(Z1):769-773
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桥梁基础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典型的高风险性。充分了解风险源,开展风险评估与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富春江特大桥工程建设为研究案例,从承包商的立场出发,分析了复杂地质下特大跨江桥梁工程基础施工中特有的风险,从工程管理的具体操作层面详细探讨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存在的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及成本的风险因素,建立了桥梁工程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达到有利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益和促进工程风险管理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灾害风险评价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以县(市、旗)为单元的风险评价。评价单元共116个。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共分为5级,高风险单元3个,较高风险单元8个,中等风险单元24个,较低风险单元54个,低风险单元27个。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不同地区崩滑流灾害风险程度相对差异较大,总体分布特点是中部地区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从风险指数的结果来看,有些风评价单元的风险指数非常接近临界值,一旦危险性条件和易损性条件发生改变,将会引起地质灾害的风险级别发生变化。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开发资源还是进行各种工程活动,都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地质灾害向着严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等级相关的泥石流危险因子筛选与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泥石流危险因子之间的单调性差异和主次危险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结合散点图和Spearman等级相关评价泥石流主次危险因子相关性的方法,以散点图作为危险因子初步筛选的依据,以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作为危险因子最终筛选和权重分配的依据。以云南省37条泥石流沟的基础数据为例,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综合评价模型,以此计算东川市12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比经典方法更能体现物源条件与动力条件对泥石流危险性的贡献,从而证明了新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