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递归等权组合模型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中单一模型不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和对其内在规律考虑不完全的问题,文中采用基于递归等权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对多个单一模型进行筛选,并确定参与组合的模型。再由递归等权法实现了对参与组合的各单一模型的变权重处理,有效地考虑各单一模型的预测好坏的变化。最后,通过对某地区最大负荷进行预测,对比单一模型与递归等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递归等权组合预测模型比各单一预测模型的误差都小,从而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能力,其精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组合预测未来预测期权重的确定,充分考虑电力需求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两个评价指标来计算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指标一是各单一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负荷的误差,指标二是各预测值的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误差。采用客观熵权法和主观G1法来确定两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得出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该改进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未来预测阶段权重的求解问题,通过对农网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模型更为准确和可信。  相似文献   

3.
针对组合预测未来预测期权重的确定,充分考虑电力需求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两个评价指标来计算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指标一是各单一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负荷的误差,指标二是各预测值的年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误差.采用客观熵权法和主观G1法来确定两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综合得出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权重.该改进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未来预测阶段权重的求解问题,通过对农网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模型更为准确和可信.  相似文献   

4.
风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权系数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组合方法,该方法将ARIMA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这4种单一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并根据预测误差信息矩阵,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得到组合预测模型中的最优权系数,以此构成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综合各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降低预测风险。仿真实例表明:所提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能够方便快速地确定最优权重系数值,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中长期电力负荷变权组合预测方法,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造一个层次结构来确定组合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模型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采用方差–协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确定各单一预测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下的相对权重,最终确定组合预测模型中的组合权重。在组合预测的整个过程中,根据负荷发展的"近大远小"原则,引入等维信息的概念,实现了变权组合预测,使预测结果能够更合理地反映电力负荷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对原有的单一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同时使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主客观性相统一。该方法首先应用多种单一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而后运用关联度、最大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三个评价指标对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评价计算,将计算结果经处理后形成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矩阵,利用熵权法对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显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挖掘求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权重,据此构成组合评价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供电商竞争力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对原有的单一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同时使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主客观性相统一.该方法首先应用多种单一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而后运用关联度、最大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三个评价指标对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评价计算,将计算结果经处理后形成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矩阵,利用熵权法对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显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挖掘求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权重,据此构成组合评价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供电商竞争力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8.
王阳辉  徐启峰 《电气开关》2022,60(1):75-80,83
为进一步提高月用电负荷预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秩次集对和灰色模型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采用改进秩次集对算法,在秩次集对模型中引入天气指标,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增强了秩次集对算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接着采用变权法将改进秩次集对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变权组合,不断滚动优化组合模型权重,改善了单一模型预测精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蔡绍荣  江栗  张姝  郑瑞骁 《现代电力》2022,39(5):562-569
为解决单一预测模型难以适应西南电网不同区域的负荷变化问题,针对西南电网各区域年负荷变化的特点,提出采用计及综合指标评价的负荷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引入改进灰色关联度指标、预测有效度指标和模型冗余检验指标作为模型选择依据,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的历史负荷变化的基模型库。然后引入自适应变权重算子对基模型进行组合预测,获得西南电网区域年负荷预测值。算例利用四川省、重庆市以及西藏自治区2006—2019年的电力消费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西南电网负荷变化,相比最优权重模型、等权模型和最优单一模型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优化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单一核函数相关向量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高斯核函数分别与多项式核函数和张量积线性样条核函数进行线性组合的多种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组合核函数的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以2001年组织的国际电力负荷预测竞赛提供的公开数据为训练和测试样本,分别对多种核函数相关向量机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进行仿真预测计算.结果显示,虽然各模型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确度,但是基于组合核函数的相关向量机在各项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基于单一核函数的相关向量机.还利用相关向量机的概率预测优势得到了其他模式识别模型无法得到的预测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1.
准确的日前电价预测对电力市场参与者的优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日前电价预测方法并不区分每天电价的波动模式而采用统一模型进行预测,当被预测日的波动模式与历史数据出现较大差异时无法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根据不同的日波动模式采用相似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建模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建立针对历史数据不同波动模式的分类识别模型和针对未来波动模式的日前预报模型。为此,文章提出一种针对分类预测的电价日波动模式日前加权组合预报方法。第一,采用K-means算法对日电价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在分析聚类结果特性的基础上提取反映每日波动模式差异的特征向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support vector machine for classification, SVC)方法建立电价数据日波动模式的识别模型;第二,利用多种常规方法建立日前电价预测模型对日前电价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输入日波动模式识别模型得到对应的模式识别结果;第三,根据多个方法波动模式预测结果对历史数据表现出来的不同精度,设计了基于可信度的组合机制,实现考虑预测准确性的加权组合预测,从而得到最终的日波动模式预测结果。利用美国PJM电力市场电价数据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日前电价波动模式预测方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模式预测结果;利用电价波动模式日前预报进行分类预测的精度相对统一预测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质量浓度进行准确预测,提出将BP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和线性回归预测算法进行综合,采用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对油中溶解气体质量浓度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该方法先对这3种单项预测方法根据各自的预测误差,按照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计算各自的权重,然后加权综合建立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再计算出变压器油中溶解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应用单一模型预报卫星钟差的局限性,提出3种加权组合单一模型预报结果的方法.即经典加权组合法、预报有效度加权组合法和平均加权组合法;并将加权组合后的模型用于卫星钟差中长期的预报.同时,将3种组合模型的预报结果同单一模型所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且分析了3种加权组合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一种变权重风电功率最优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单项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利用改进的基于灰色关联度的IOWGA算子组合预测模型,建立了一种风电功率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改进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对该模型进行优化。采用RBF神经网络法、相似日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法对预测日和预测日前一日的风电功率分别进行预测,通过提出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及优化算法对预测日的24 h风电功率进行组合预测。根据云南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功率最优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中出现的负权重、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历史时段的误差对权重的影响以及变权重计算方法较为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新鲜度函数和预测有效度的模糊自适应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并应用到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利用预测有效度进行模型筛选,利用新鲜度函数体现预测中的“近大远小”原则,利用滚动时间域窗口的方法实现变权。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组合预测方法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宗彬 《电气开关》2009,47(5):64-66,82
组合预测方法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预测方法。选择了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高的两种单一预测模型——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它们建立了三种不同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电力负荷进行了预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对三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选择一个最适合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社会用电量进行预测,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需求响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负荷数据呈现出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深度机器学习和高效数据处理平台的负荷预测方法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为实现计及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建立了基于Spark平台和时钟频率驱动循环神经网络(CW-RNNs)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Spark平台上设置不同工作组将全部数据分割为多个子数据模块,通过并行化计算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进而基于需求响应技术对负荷曲线做出调整,计算得到用户预期收益和用户舒适度影响指标值;其次,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将调整后的负荷曲线分解,得到一组高、低频信号;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CW-RNNs回归模型分别对低、高频信号进行训练学习;最后,将训练好的PLS模型和CW-RNNs模型通过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组合预测模型(Spark-CW-RNNs)。通过实例计算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Spark-CW-RNNs模型比其他单一模型的预测误差更小、预测精度更高,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按误差平方和准则建立的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各个时期观测点所引起误差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在实际预测时预测期数据是未知的,无法直接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以单项预测模型中精度较高者的预测值为标准,计算其余模型的预测值与其偏差,再按各个时期各单项偏差绝对值和的平均值大小赋予权系数,建立按照加权误差平方和准则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权系数。通过实例验证,改进后的组合预测方法优于原来的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余健明  燕飞  杨文宇  夏超 《电网技术》2005,29(17):26-29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中长期负荷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负荷曲线走向,对不同变化趋势的阶段组合后建立不同的灰色模型分别进行预测,通过基于累加残差的变权组合预测得到最终结果,简单有效地将变权组合预测应用到电力负荷预测中.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模型在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有效性,该模型兼具了灰色模型的简单性和变权组合预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一负荷预测方法较难准确预测电力负荷的情况,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中,分析组合预测的层次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某市2007-2009年用电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