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邓小平哲学思想有代表性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意见,邓小平没有哲学思想。理由是邓小平没有哲学著作,其讲话中的哲学味不浓,即使有几个哲学概念(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也不是邓小平创造的,而是从毛泽东那里继承来的。第二种意见,邓小平没有系统的哲学思想。认为邓小平的思维方式是实用主义,而且是简单的实用主义。这种看法在国外学者中具有普遍性。他们还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中国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中国之间的差别,尤如白天和黑夜一样(美国学者卢西恩·派伊)。第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3.
蒋经国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经国调整"大陆政策"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又是在十分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一举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公开介入台湾问题,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使得海峡两岸陷入分离状态,并且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良好形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和蒋经国曾是同窗共学的朋友和同志。那时,邓小平等人总是围着一条大围脖。蒋经国不解,就去问邓小平。邓小平告诉他说,在法国留学期间,中国学生经常去当清洁工,尤其是捡马粪,因为在法国就数捡马粪挣钱多,干  相似文献   

5.
李宗仁归国前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美国对华政策开始转变。1965年9月下旬,蒋介石派“国防部长”蒋经国访美,提出派兵到越南参战,遭到美方断然拒绝;1966年7月,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访问台湾答记者说:“我们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唯一”两字不见了;1967年3月,大陆“文革”如火如荼,蒋经国对美国某杂志记者说“挥师北伐,必成必胜”,可该杂志却以《中国神话》为题,发表了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社论;1968年2月,曾带头反共亲蒋的尼克松发表总统竞选演说,说“在今后8年中,中国问题一定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台湾当局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发表不久,叶剑英接见应邀由香港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蒋经国机要秘书沈诚。沈诚到京前专程去台湾请示蒋经国,蒋经国对沈诚此行“既不鼓励亦不禁止”,实际同意沈诚去北京,并嘱沈代他去溪口老家看看,“最好能拍一些现场照片”。叶剑英同沈诚探讨国共和谈的可能性,要沈诚向蒋经国转达中共的和谈诚意。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希望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8月17日,宋美龄在台北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称第三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7.
何日彩云归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2):51-52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扬言“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划海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氏父子视“台独”为大逆不道,坚决镇压。以至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访华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11日被选为"总统"。在中国大陆,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李光耀会见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0.
《新视野》1994,(1)
记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舆论公认,在这本书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最重要、最富有独创性的思想。而这一理论体系被认为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有一系列的突破,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的重大发展。您认为在《邓小平文选牌三卷中最能充分体现邓小平同志富有独创性的思想是什么呢?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它提出了一种同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新的社会主义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刘金田 《党史博览》2000,(4):3-7,15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按日本方式,即断交、废约、撤军三条。否则不成。 1974年4月,中国代表团飞抵纽约参加联大特别会议。这是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派出的第一个高级代表团。团长便是刚刚复出一年的邓小平。 美国代表团团长基辛格设宴招待邓小平一行。  相似文献   

12.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难点是对台湾问题的表述。乔冠华反复思索着双方的分歧——我方坚持认为,北京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方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却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到了2月25日,双方仍各执一词。乔冠华这时又提出,只要提到撤出全部美军,中国就不再反对美国表示关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基辛格则说,美方坚持撤军一定要有某种条  相似文献   

13.
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注祖国统一大业,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页献。建国初期,邓小平参加了党的对台方针的实施工作。1952年,邓小平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他多次出席中央研究台湾问题的会议,提出自己的意见。1958年10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常委会讨论台湾海峡形势问题,邓小平在会上同意毛泽东的设想,让蒋军继续留在金马,使美国当局背上这个包袱。他认为,在军事上要谨慎,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在宣传上要大张旗鼓地谴责美国侵略我国领土台湾,抗…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根据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也不容许江泽…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与前景聂中和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①为了更快地实现这一愿望,他还代表我党向台湾国民党当局...  相似文献   

16.
小议“主权统一”说赖才芹近来看到有公开发行的刊物出现这样的表述:“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最主要的是主权的统一,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主权统一的国家。”还有一刊物的署名文章在阐述台港问题时也有“不谈主权的统一,便不可能有民族的统一”的判断。类似“中国统一是主...  相似文献   

17.
衣芳 《发展论坛》2001,(2):13-1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十分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形成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民族、宗教的理论,为我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深刻理解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宗教思想,对于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和发…  相似文献   

18.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一般认为,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关注台湾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际上,早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就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为恢复因"文革"中断的对台工作特别是对外交往中台湾问题的处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初步形成了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9.
<正>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  相似文献   

20.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