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降低光通信网络被攻击的概率,保证光通信的安全顺畅,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方法。利用时间-频率相结合的算法建立光通信信道模型,获取信道特征。根据信道特征密度设计数据异常特征的判断准则,利用数据挖掘聚类算法提取异常数据特征。融合BP网络和受限玻尔兹曼机网络,确立深度信念网络结构,结合隐藏层与可见层单元的概率分布情况构建数据异常识别模型,经过数据采集、特征归一化和模型微调等过程完成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取准确的光通信网络异常数据特征,光通信网络数据异常识别高和误报率低。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空间光通信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提升光通信的接收性能与工作效果,因此,文章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优化处理城市空间光通信接收性能,设置优化的应用方案,促进城市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路慧  杨立军  谷佩  陈雪 《激光杂志》2022,43(4):125-129
光通信链路资源分配中存在冲突的情况,导致均衡度差.为此,以平均节点和链路的负载为代价,引入机器学习理论,研究光通信链路资源分配优化问题.首先,根据初始逻辑光通信链路与物理光通信链路,通过网络效用最优化方法,解决多目标光通信链路资源合理化跨层资源分配的问题.建立通信网络效用最优模型,通过采集光通信链路信息资源传输的平均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三层卫星光网络的链路类型、时延和网络稳定性等参数,结果表明与单层卫星光网络比较,三层卫星光网络吞吐量大、鲁棒性强。同时由于其结构复杂导致网络中链路负载加重、路由表计算量和阻塞概率增大。这为今后卫星光通信组网技术研究和空间光通信协议的拟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网络带宽容量、降低网络时延,提出基于资源利用率的可重构无源光通信网络。通过可重构平台的网络管理构件、数据采集构件、P2P重定向构件共同配合,建立可重构无源光通信网络,依据可重构无源光通信网络层间信息互通特点,在网络物理层上添加MAC层,设计基于MAC-RPON层的资源分配模型,MAC层依据用户队列内调度事宜轻重程度,将所有队列数据包按照优先级别排序,物理层通过可重构无源光通信网络的准入、带宽分配和频谱分配三个步骤,将子载波合理分配给每个用户。实验分析表明:所研究网络可有效完成资源分配,且网络带宽容量大,更好地满足资源合理利用需求;网络平均队列长度短,资源分配时延低、效率快,有效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赵重明  元渊 《激光杂志》2023,(11):152-156
为了提升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降低感知能耗,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方法。在数据区块内存储光通信系统历史信号感知记录与交互数据,数据传输共识机制单元利用基于信誉度的主从多链共识机制,解决数据层内数据存储的一致性问题。计算感知频段的直接信誉度与次用户推荐信誉度,信号智能感知单元依据合约层封装的两个信誉度,得到感知频段的综合信誉值,根据综合信誉值实现光通信系统信号智能感知。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智能感知光通信系统信号,在不同网络攻击下,信号智能感知安全性较高、能量消耗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提升光通信网络安全性为目的,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光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光通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并利用各边缘计算节点计算各终端指标数据。以各评估指标数据计算结果为基础,在云中心计算层内构建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模糊数学理论内的隶属度为基础,实现光通信网络安全风险多层次模糊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光通信网络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精度最高为97%,评估误差率最低为3%,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评估过程,基于评估结果进行网络优化能够提升光通信网络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光通信正在向高速、大容量、宽带宽、长距离、低成本方向迅速发展。光通信的关键器件——光源已取得很大进展,不仅第三代高速宽带的应变层量子阱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取得重大进展,一些新型光源,如量子点激光器、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子晶体激光器和微碟激光器等也随着光通信应用的需求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彭晓军 《通讯世界》2013,(15):92-94
本文介绍了地网层如何优化建设光通信系统设备的配置和环网网络,充分利用光通信系统设备以实现SDH/PCM设备与通信电源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种设备的业务接口方式,同时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等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地网层如何优化建设光通信系统设备的配置和环网网络,充分利用光通信系统设备以实现SDH/PCM设备与通信电源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多种设备的业务接口方式,同时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等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1月 2 8日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 34研究所研发中心综合大楼竣工并正式开始启用。研发中心综合大楼是 34所“九五”基本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期将建光通信设备生产基地 ) ,也是全国较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之一。综合大楼共 6层 ,建筑面积 6 0 0 0多平方米 ,该楼内集中了 34所各个研发部门 :军用光通研发部、民用光通研发部、预研部、光器件中心等部门。研究和开发所涉及的领域包括 :光纤通信系统、光网络技术、光电端机、光无源器件、光通信仪表、光通信工程技术等。该大楼的正式启用 ,将充分展现 34所全体员工为我国光通信事业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输网发展过程出现的基于光通信技术的SDH(同步数字系列)、WDM(波分复用网络)和OTN(光传送网),文章对比研究它们的帧结构、功能分层以及整体传输系统,指出SDH基于其完善的帧结构在管理维护上的优势,WDM(波分复用网络)具有大容量的特点,但是只有OTN在整体结构上集成电层、光层的两者优势,容量大并且管理功能强,是基于光通信技术的传输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目前,波分复用(WDM)全光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光纤高速传输技术、波分复用传输技术、光分插复用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日趋成熟,为全光通信网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电信业务量的迅猛发展,为了解决目前通信网络的电子“瓶颈”效应,欧美发达国家对WDM全光通信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建立了许多WDM全光通信网的试验网。本文将以斯德哥尔摩的METON试验网为例,对WDM全光通信网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网络结构 全光通信网络的结构分为服务层(Service layer)和传送层(Transport layer),网络传送层分为SDH层、ATM层和光传送层。光传送层由OADM和OXC组成。在光传送层,通  相似文献   

14.
光通信及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支撑物联网的关键要素,对物联网的建设、发展与升级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物联网的发展及特征,并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分析了光纤技术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5.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输出功率高,可用于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光纤CATV系统以及空间光通信系统中。本文采用分段方法,利用光子数平衡原理建立了半数值双包层掺稀土光纤放大器理论模型。利用本模型可以对双包层光纤放大器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朱震  陈凌 《光通信技术》2003,27(1):22-26
回顾了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分类阐述了大气光通信、卫星间光通信、星地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其中的大气光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光电子技术     
TNZ 2004050105光通信用高速光电子器件和光模块质t考核试验问题研究/丁国庆,赵先明(武汉邮电科学院)11光通信技术一2004,2s(2).一4一8介绍和讨论光通信用高速光电子器件和光模块的质量考核试验相关标准、可靠性试验项目、光电子器件和光模块抽样方案、加速寿命试验和平均中值寿命等问题.表2(木)光的空间约束作用实现层选址.出了数据读出原理性实验结果制作一r 10层WMM模型器件,并给结果表明:WMM层间信号串扰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三维光存储技术.的层内信噪比大,IKJ4参9(木)TNZ 2004050106新型波导多层光存储原理和实验/梁忠诚,陈家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光通信正在向高速、大容量、宽带、长距、低成本方向迅速发展。光通信的关键器件——光源已取得很大进展。不仅第三代高速宽带的应变层量子阱(SL-QW)激光二极管(LD)、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LD)和光纤激光器(FL)已获得重大进展。一些新型光源、如量子点(QD)LD、  相似文献   

19.
《网络电信》2008,(1):19-19
2008年度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lO强评选指标体系是基于对企业竞争力特征和影响要素的分析,并分别从外部环境竞争力、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长期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光通信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包括:(1)总目标层为光通信企业竞争力;(2)4个分层目标分别是外部环境竞争力、短期生存实力、中期成长能力、长期发展潜力;(3)对应4个分层目标共有20个子目标;(4)73项评价指标体系直接评价20个子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保角变换方法对厚电极厚缓冲层的共面波导LiNbO3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和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仿真选择合适的电极厚度和缓冲层厚度,优化了调制器性能,论证了宽带电光调制器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