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赵萍  秦真真  汪娜  徐斐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1):1629-1632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为促进其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5—6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南京地区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和高中一至三年级的4 388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健康9维量表(CHU9D-CHN)测量学生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计算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在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组间的均数差和95%CI分析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  结果  研究对象中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85.8%,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0.78±0.17)分。在调整了相关的混杂因素和班级水平的聚集效应后,与不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相比,具备健康素养水平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增加0.08(95%CI=0.06~0.10)。以学生性别、学校类别和居住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每一层的研究对象中,调整了相关的混杂因素和班级水平的聚集性后,与不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相比,具备健康素养水平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加。  结论  南京地区的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可通过健康素养促进提高学生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慢性病管理研究的发展,健康素养对于健康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外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国内研究较为局限。检索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从患者群体健康素养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变量的关系、对改善健康素养水平所实施的干预3个方面分析并总结其研究现状,为增强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其自身的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偏低,15~25岁年龄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8.41%[1].为了解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主要问题,本文对当前健康素养和青少年健康素养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阐述,以便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偏低,最为缺乏的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生源地、专业和家庭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网络媒体以及同伴教育在改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缺乏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较局限、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共卫生等,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伴随慢性病管理研究的发展,健康素养对于健康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外对于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较丰富,国内研究却比较局限。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以健康素养内涵、评估工具、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与健康健康结局的关系、健康素养干预作为框架分析并总结其研究现状,为增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其自身管理能力、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杭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研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上杭县3个乡镇6个村269名15~69岁农村常住居民,用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上杭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0%。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年龄与文化程度。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占20.1%,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占11.9%、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占12.3%。结论上杭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与基本医疗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相关健康素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民办高校本科阶段的1 560名学生,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7%,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7.5%、18.1%、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生源地区、学校类型等。结论江苏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一般,不同地域高校差异明显,应注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引导,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1550名河南省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河南省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在城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研究对象1550名,用卫生部编制的《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入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6%,在健康素养3方面中,对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1.7%、59.1%和61.8%。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只有3.9%,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2.3%、3.2%和14.7%。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平均月收入状况。结论研究对象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亟需在该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常州市流动儿童家长健康素养状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从流动人口学校抽取916位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家长健康素养水平为8.19%,知识知晓率为59.32%,低于江苏省人群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和社会支持与健康素养知识知晓呈正相关。结论流动儿童家长的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但国内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十分有限,一方面是根据我国相关政策标准自制的测量工具,另一方面是国际已有测量工具的本土化。国外应用较多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多将成人经典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适宜化改造,评估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本文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定义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染病健康素养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健康素养对于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0~6岁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家长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与儿童健康结局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国内外0~6岁儿童家长传染病健康素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河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的5个城市抽取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分析被调查人群的健康素养三个部分各自的素养水平分别是:基本知识理念素养水平33.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51.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39.3%。Logistic回归发现教育程度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河北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河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给河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芩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744-3746,3755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南京市15~69岁共1 02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2%;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8.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5.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44.3%;南京市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相关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为35.7%、安全与急救素养为26.3%、传染病预防素养为13.9%、基本医疗素养为8.1%、慢性病预防素养1.3%。健康素养水平与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具有相关关系。结论南京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全省87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居民23 490人进行调查,其中15~24岁青少年2 019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健康素养相关问题等两大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7年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为12.09%;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1.9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02%,基本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13.62%;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为36.95%、安全与急救素养为37.35%、健康信息素养为21.74%、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8.13%、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6.05%、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5.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付俊丽  杨起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2):235-236,247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河东区5个街道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900人,健康素养水平为29.89%,基本知识和理念为49.44%,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为34.89%,健康技能为24.22%.健康素养6类问题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8.33%、传染病防治11.11%、慢性病防治50.00%、安全与急救68.67%、基本医疗17.22%、健康信息水平43.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街道是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不同特征人群的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应根据人群相应特点,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成都市3个区(县)抽取的428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2.62%,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85.0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43.22%,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69.86%;在6类健康素养问题中,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为90.89%,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低,为44.8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和人均收入。结论成都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2012年四川省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行为和技能,但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仍较低,应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和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拉萨城关区藏族居民健康素养情况,为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健康素养问卷,于2012年随机抽取拉萨城关区居民7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区藏族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知晓率为40.49%,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知晓率分别为41.67%、32.39%和55.96%.结论 该区藏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水平低于其他两方面素养的水平,建议该区相关部门在居民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教育,以提高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高校学生中健康素养指标体系研究,为针对性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科学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指标体系进行开发。结果通过文献分析法,全面分析现有健康素养理论的相关文献,以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上海市高校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等文件为指导,结合现有的健康素养的量表的定义、内涵、维度和评估工具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出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该体系进行修订,确认了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开发了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评估体系矩阵,构建成一个从健康相关信息处理的角度和大学生相关健康领域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四级评估体系,涵盖了在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和健康内容不同领域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比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分层共抽取江西省15岁~69岁的常住居民2644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居民的健康水平较低,健康理论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总评分4项指标的及格率分别为54.5%、42.6%、50.3%和49.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评分及格率为76.4%,农村居民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待于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人群的文化水平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对15~69岁内蒙古自治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该区15~69岁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7.9%,在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4.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0.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0.4%。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为科学健康观素养27.5%、传染病防治素养16.5%、慢性病防治素养10.8%、安全与急救素养38.5%、基本医疗素养12.5%和健康信息素养16.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职业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相对较高,而健康行为、技能素养、慢性病防治及基本医疗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素养水平存在人群差别,建议根据群体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逐步提高内蒙古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