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开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减少面部瘢痕。方法:回顾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45例,术后临床效果佳。结果:治愈率95.6%。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佳、不遗留面部瘢痕。  相似文献   

2.
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其内眦切口明显,且有内毗韧带及眼轮匝肌部分损伤的可能性.近年,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成为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新兴术式[1,2].外伤引起泪囊炎往往出现泪囊的网状粘连和泪囊窝骨质的破坏,造成手术中泪囊定位困难和泪道探通障碍,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文献报道外伤性泪囊炎采用经内眦进路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中探查泪囊困难,手术中鼻骨碎块、泪囊网状粘连、骨性鼻泪管缺失、息肉增生于骨碎块间等情况使手术无法正常进行[3,4].我科2003年10月-2009年12月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治疗外伤性泪囊炎47例(51只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玲  陈滨  仲彦霖 《人民军医》2007,50(5):301-301,303
2001年以来,我们共行鼻内镜下射频加银夹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其治疗原则是解除阻塞,消除感染,重新建立鼻内引流通道主要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较普及,传统的经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逐渐被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所取代。2002年10月以来,我院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Nd∶YAG激光光纤由泪小点进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7例38只眼。术前均行泪道探查,排除泪小点、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及闭锁。随访6个月。结果 37例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32只眼(其中包括1例双眼患者),治愈率为84.2%;好转5只眼,占13.2%;无改善1只眼,占2.6%。总有效率达97.4%。结论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鼻内镜下Nd:YAG激光光纤由泪小点进路行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7例38只眼.术前均行泪道探查,排除泪小点、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及闭锁.随访6个月.结果 37例3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32只眼(其中包括1例双眼患者),治愈率为84.2%;好转5只眼,占13.2%;无改善1只眼,占2.6%.总有效率达97.4%.结论 泪小点进路鼻内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新型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的疗效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将慢性泪囊炎的 4 6只眼随机分成 2组 ,每组分 3型。Ⅰ型 :泪囊正常大小 ;Ⅱ型 :泪道阻塞 ;Ⅲ型 :小泪囊 (小于 2mm× 3y3)。A组 2 3只眼 (内窥镜手术组 ) ,B组 2 3只眼 (颜面部切口泪囊鼻腔吻合术 ) ,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A组Ⅰ型与B组Ⅰ型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然而内窥镜使视野清晰直观 ,手术更准确 ,所以优于传统手术 ;Ⅱ型病例不宜行内窥镜手术 ;Ⅲ型病例宜行传统手术。结论 :只要选择病例适当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亦优于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慢性泪囊炎作为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鼻外路手术方式已不能适应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随着鼻内窥镜外科和鼻眼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内窥镜下鼻腔泪囊激光造口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鼻外、鼻内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泪囊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脓肿切开引流加抗感染治疗后再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25例泪囊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脓肿切开引流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无溢泪,冲洗通畅者18例(72.0%);有溢泪,冲洗通畅者4例(16.0%);有溢泪,冲洗不通者3例(12.0%)。结论泪囊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泪囊脓肿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1990年Hartikainen等和Massaro等将激光技术和鼻内镜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内镜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laser-assisted dacryocystorhinostomy,ENL-DCR)。ENL-DCR是由光导纤维引入光源照明,经显微内镜捕捉、放大光学画面,通过监视器实时监控,同时外接激光代替手术刀对鼻黏膜和骨性泪囊窝进行切割、气化、切除,重建鼻腔泪囊引流途径的新型手术。文献报道ENL-DCR具有避免皮肤切口、局部损伤小、止血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可在门诊开展手术、治疗费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始 ,我们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 ,治疗慢性泪囊炎 15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2 4~ 52岁。病程 1~ 7年 ,眼部均有溢泪、溢脓 ,指压泪囊从泪点流出脓液 10例 ,粘液性分泌物 5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器械 鼻内窥镜 (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生产 )、冷光源及耳科电钻、泪道探针及泪道冲洗注射针头 ,西安万智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电脑XVC Ⅱ型射频治疗机 ,功率 4档 ,时间 3s。1 2 2 操作步骤 对合并鼻腔病变影响手术操作者 ,先行鼻内矫正术。本组合并鼻中隔偏曲 4例行矫…  相似文献   

12.
慢性泪囊炎为临床常见眼病,发病率和反复性较高,其发病与鼻泪管下端阻塞存在一定的联系,分泌物滞留导致泪囊感染,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皮肤潮红、糜烂,部分产生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还会产生角膜溃疡,因此及时准确的治疗尤其重要。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对8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泪囊鼻腔开放式手术,所有患者都行泪囊染色,泪囊前瓣与泪前脊骨膜吻合,鼻粘膜和泪囊切口涂抹0.4mg/ml丝烈霉素液。结果全组病例随访3个月至2年,治愈率96.78%。好转率2.15%。无效率1.07%。结论泪囊鼻腔开放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998— 2 0 0 2年 ,我科收治慢性泪囊炎 18例 ,均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 ,疗效满意。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情况 男 16例 ,女 2例 ;年龄 2 5 5 1岁 ;病程 19年 ,眼部均有溢泪、溢脓 ,指压泪囊从泪点流粘液性分泌物6例 ,脓液 12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器械 鼻内窥镜 (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生产 )、WB 10 0B型微波治疗机 (成都锦江微波电器厂生产 ,功率 4 0W ,时间 3s)、耳科电钻及冷光源。1 2 2 手术步骤 本组合并鼻中隔偏曲 5例先行矫正术 ,鼻息肉 3例行息肉摘出。均用 1%丁卡因肾上腺素液浸润棉行鼻腔表面麻醉 ,…  相似文献   

15.
赵卫民  房伟宜 《武警医学》2003,14(8):481-482
近年来应用鼻内窥镜手术经鼻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我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微波造孔术联合丝裂霉素应用治疗慢性泪囊炎 2 7例 (31眼 ) ,术后随访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7例 (31眼 )。男 7例 ,女 2 0例。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16岁 ,平均 38岁。全部病例术前行泪道冲洗 ,泪道探针探测及详细鼻腔检查 ,注入亚甲蓝标记。1 2 手术设备 采用杭州市桐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鼻内窥镜手术器械及珠海瑞邦公司生产的EBH -Ⅰ型微波治疗仪 ,手术中鼻内窥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泪囊切开泪道置管重建术在复杂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眼科收治15例(15只眼)眼睑裂伤伴下泪小管断裂患者,修复术中不能找到鼻侧断端泪小管,采用经上泪小管定位泪囊,经创面分离切开泪囊后,将泪道引流管分别自上、下泪小点进入,下方引流管通过颞侧泪小管断端后直接进入泪囊,从鼻腔引出并打结。置管3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泪道重建术后有无溢泪症状及并发症等。结果 15例患者中8例泪道冲洗通畅,5例泪道冲洗部分冲洗液返流,无溢泪现象,另有2例患者下泪小管泪道冲洗不通,有轻微溢泪症状。结论对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不能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患者,采用经泪囊切开泪道置管重建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可以重建患者泪道,有效避免伤后出现溢泪症状。  相似文献   

17.
赵玉美  胡团元 《人民军医》1997,40(4):238-238
1994年9月~1995年12月,在鼻内窥镜导引下经鼻内开窗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12例13眼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们小点(尤以下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畅通,仅限鼻泪管阻塞,无明显鼻腔病变者。男3例,女9例10眼。年龄14~60岁,平均32岁。右眼9例,在眼4例。病史:3个月以内1例,4~6个月3例,7~12个月4例,13个月以广4例,5眼。1.2手术方法本前检查同传统泪囊手术。坐式,在消毒的国产冷光源硬管鼻内窥镜引导,1%丁卡因十1:100肾上腺素棉片放入术侧中鼻道及鼻丘部,0.3%丁卡因棉片放于内毗泪小点处,再用1%…  相似文献   

18.
谢毓樟 《武警医学》1993,4(1):26-27
自1904年Toti提供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以来,迄今泪囊鼻腔吻合术仍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但由于某些失误,使手术归于失败者也不少见。国内作者分析失败的原因,认为泪囊与鼻腔间造成的新的孔道阻塞是其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应用泪囊鼻腔吻合环(以下简称吻合环),解决骨孔阻塞,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邓玉娥 《西南军医》2009,11(2):347-347
慢性泪囊炎为常见眼病,是泪囊粘膜的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此病多发于成年和老人,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泪囊、眦角和结膜囊内有较多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我们对25例28眼慢性泪囊炎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即泪囊鼻腔造口的手术),在泪囊与鼻腔之间建立新的通道,代替阻塞的鼻泪管以引流泪液,把泪囊和鼻粘膜直接吻合,使分泌物和沮液由泪囊直达中鼻道,使泪道通畅减轻患者痛苦。本组25例患者经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道冲洗护理后无溢泪、溢脓,泪道冲洗通畅,痊愈出院。出院后每周一次冲洗泪道,一月后每月一次复诊,随访6月,患者无溢泪、溢脓症状。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球囊泪囊鼻泪管成型术治疗溢泪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有泪囊和/或鼻泪管阻塞的24例(29只眼睛)患者行球囊泪囊鼻泪管成型术治疗,并追踪观察溢泪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追踪时间3-36个月。未置放支架。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后25只眼睛(86.2%)溢泪症状消失,追踪期内有6只眼睛复发(24.0%),再次发作球囊成型术的4例中3例有效。结论:球囊泪囊鼻泪管成型术安全、简便、疗效好,可以作为泪囊鼻泪管造口术外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