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湖北江汉地区有五处赤壁,何处是赤壁之战战场?社会公认在湖北蒲圻市西北江滨。不久前,有人在《人民大学学报》发文,重弹东坡赤壁是古战场的老调,甚是不经。本文不想作全面驳斥,只想谈谈孙刘联军和曹军因何选中蒲圻赤壁为战场的原因。 从军事上看,曹军与孙刘联军会战于蒲圻赤壁不是偶然的事件。有人认为: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也有人认为:曹操进军于此,因传染疾病,而不得不屯兵赤壁对面的乌林,休整待机。笔者认为:这些说法起码不符合下述记载:《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瑜及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历史上,火烧赤壁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描写,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气象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实际上是一场气象战,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气象要素是风,因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似文献   

3.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4.
1991年6月27日至2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地理学会与黄冈地区文化局、社科联、黄冈教院等单位主持召开的中国首届三国赤壁之战学术研讨会在黄州举行。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贺信贺电40余封。来自湖北、山西、江苏、河南、北京、广州和沈阳等省市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朱靖华教授、南京大学蒋赞初教授、湖北大学张国光教授等分别主持,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景才瑞教授致开幕词,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盛佳副研究员致闭幕词。山西大学靳极苍教授等10余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林恭祖先生光临大会并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5.
赤壁战场在武昌李永富赤壁之战究竟发生在何处?众说纷坛。《三国志》(公元297年前成书)、《荆州记》、《水经注》等典籍早有定论:赤壁战场乃武昌之赤矶山。《毛泽东选集》、《中国旅游图》、《中国历史地图册》,还有中小学教材,也都讲得清清楚楚,画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6.
从丁母山之战这一侧面论证赤壁大战遗址在蒲圻。主要从丁母山的重要的战略位置,丁母山之战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特别是从史籍记载,民间族谱,实地考察,出土文物,遗迹遗址,民间传说等诸多方面来证明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前,在丁母山一带曹军与孙刘联军曾发生过一次遭遇战。  相似文献   

7.
<正>一部《三国演义》,是智与勇的争斗史,更是创新与保守的斗争史。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上千次,无论是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还是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无不是出新招用奇兵者胜,照搬兵书因循守旧者亡。诸葛亮的用兵克敌策略更是创新制胜的完美注脚。先看火烧新野。当时诸葛亮出山不久,两天前博望坡一把火烧掉了曹操十万大军。重复用计本是兵家之大忌,翻遍所有兵书战册,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诸葛亮敢再次用火,然孔明先生就敢不可为而为之,第二把火让曹操四十万军队夺路而逃。  相似文献   

8.
准备了大半年之后,美英终于按捺不住,对伊拉克大打出手。战争爆发8天以来,美英联军不仅动用了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而且在开战后立即投入了地面部队,一心想速战速决,用最短的时间消灭萨达姆,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像上次海湾战争似的大获全胜。但战场形势并未向美国预设的方向发展,仗打得十分艰难。布什一方面要求国会追加747亿美元的战争拨款,一方面向伊拉克大举增兵,并告诫国人:“对伊拉克的战争比原计划的要长久。”仗打到这个份上,谁都可以看出,这次伊拉克战争根本不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翻版。这次伊拉克战争与上次海湾…  相似文献   

9.
本文要讨论的是下面两个问题;一、作为史学家,司马光怎样鉴别有关赤壁战役的史料?二、作为著作家,他又怎样剪裁史料来叙述这场战役? 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后汉末年的一件大事。它决定了汉末魏吴蜀三分的局面,牵涉到整个三国三方面的主要人物。但是,范晔的《后汉书》并未详叙这场大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09,(2):11-11
19世纪中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国英国主要的倾销地是中国。1839年清道光皇帝下达禁烟令,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此爆发,结果中国战败,英国得以租借香港150年。1850年咸丰继位,同时也继承了先帝禁烟的政策,1857—1858年清廷与英国极其联军的战争再次爆发。1859—1860年第三次鸦片战争爆发,在清廷求和之前,堪称世界奇迹的圆明园被联军烧毁。  相似文献   

11.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各次大会战中打得最漂亮的会战.跟其他会战相比,有五个突出的闪光点:以中国守军的胜利而结束会战;以己方较少的牺牲而歼灭了大量敌军;指挥恰当,战略正确;上下团结,同仇敌忾;具有更加重要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沙会战的胜利使得日军的侵略气焰严重受挫,其在华兵力不仅很大程度上被削弱,而且无法与德意法西斯形成合力称霸世界。会战的胜利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力量与信心,为中国赢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而且鼓舞了盟军的御敌士气,并牢牢地钳制了在华日军,为国际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众对川军的评价为"双枪军"(步枪和烟枪),"草鞋军"(武器低劣、装备不足、单衣薄裳、赤脚草鞋),只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围剿红军。抗战前,川军被国人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军队"。抗战后,广大川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吃苦耐劳以及流血牺牲精神,不仅在众多杂牌军中首屈一指,就是和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相比,也毫不逊色,给全国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改变了川军只会打内战的"双枪兵"形象,树立了"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人与武器的关系是近现代中国军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军事统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这三位军事统帅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这决定了他们建立的军队的历史命运。李鸿章和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有一些正确认识,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问题。毛泽东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论证了这个问题,解答了"人与武器"的正确关系。在他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一支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本文论述了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三位军事统帅在"人与武器"观点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在当今复杂纷繁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应当坚持毛泽东的科学论断,加强军队建设,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在八旗组织中,汉军与满洲在政治权利、经济待遇、社会生活与舆论宣传等领域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乾隆时期令汉军出旗为民是旗内满、汉差异发展之极致,也是“首崇满洲”这一根本政策支配与驱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部分,其独具匠心的战争描写、炉火纯青的人物性格刻画、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曲折奇妙的情节设计,处处都体现着罗贯申非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何挺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在三湾改编中,他始终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政治主张;面对叛徒的叛变行径,他立场坚定;在龙源口等战斗中作战勇猛,特别是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他指挥英明、果断,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辛亥时期,革命党人对湖北新军卓有成效的革命化改造,为武昌首义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新军革命化改造的成效与蒋翊武的卓越领导是分不开的。作为湖北新军革命化改造中最重要的历史人物,蒋翊武在组织愿景、核心制度、舆论阵地、发展战略等方面,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湖北新军"自下而上"的革命化改造模式。早期革命斗争经验的全面积累和后期对湖北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是蒋翊武为新军革命化改造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今常德城区及近郊存有多座旧式水泥碉堡,传为1943年常德会战中国军队抗击日寇所存留下来的“抗战碉堡”,市政府计划拨款对其修葺保护,以作爱国主义遗连供人景仰。但考察这些碉堡,没有战斗痕迹,并且常德会战后许多记录会战战况的书籍也没有关于这些水泥碉堡的记载,乃至日本方面的相关资料亦没有这些水泥碉堡的记载。另从有些资料看,今存这批水泥碉堡可能是1949年国民党军阻止中共军队南下所修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