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优化设计与模拟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讨论了地源热泵系统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理论传热模型及其解析解,然后详细介绍了根据这一模型开发并完善的地热换热器设计和模拟计算软件"地热之星GeoStar V3.0"。该软件除了根据负荷设计计算地埋管的总长度以外,还可计算系统的热泵能耗、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孔壁的温度变化以及其他性能参数。GeoStar V3.0还增加了设计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的功能,可对热负荷占优的建筑进行太阳能集热器与地埋管换热器联合运行的优化设计。本文最后针对某一地源热泵示范工程进行了设计计算。使用结果表明,软件中采用的理论传热模型和设计计算方法可以较精确地用于指导工程实践与相关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
李悦 《煤气与热力》2007,27(2):51-5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了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主要包括钻孔的设计计算及平面布置,埋管的管材选择、管径计算,埋管换热器侧循环泵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价值系数计算方法。针对某实际地源热泵工程,使用地埋管换热器价值系数计算方法对U型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案进行了价值系数计算,并讨论了钻孔费用对设计方案价值系数和地埋管换热器U型管选型的影响。分析和计算表明,地埋管换热器的方案价值系数同钻孔设计深度和孔数有较大的联系。工程上人为设定钻孔深度和数目会影响到地埋管换热器的技术经济价值。在深的钻孔和好的传热条件下,采用双U管或大管径会改善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别墅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与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桂芝  王桂娟  田继民 《暖通空调》2006,36(9):65-67,104
介绍了该别墅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地埋管换热器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组冬季和夏季的运行数据。数据表明,该空调系统的供热量、制冷量、性能系数等基本能达到设计指标,冬季的换热器吸热量略小于设计值,应考虑适当的余量。  相似文献   

7.
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形式相比增加了地热换热器,地热换热器的合理长度对整个热泵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讨论了竖直U型埋管的传热模型,得出地下埋管换热器的热阻表达式.利用Matlab语言对地埋管换热器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机语言编译,得出地埋管长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性能直接影响地埋管设计参数的确定.本文以有限长线热源理论为基础,采用叠代法,计算了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幕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相关参数对单U和双U并联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为准确确定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换热器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客观条件,从热物性测试、埋管形式、埋管数量、系统配置等方面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和空调系统的设计以及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并就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果良好与否关系着整个系统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地埋管传热热阻为切入点,针对影响地埋管传热热阻的3个因素:地埋管施工质量、地埋管设计参数及地埋管累计换热量,明确地埋管换热器的评价应排除第3个因素,而着眼于前2个因素,提出了地埋管出水温度与最优热阻评价2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回顾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蕊  马最良 《暖通空调》2006,36(4):25-29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理论、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发现几乎所有的模型都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举例说明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换热器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流动共同作用的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并且对单井地埋管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能增强盘管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中华奇石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该工程场地的热物性测试、地埋管换热器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及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并就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南昌某地源热泵工程为例,阐述了地埋管管群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设计计算方法,利用Visual Basic.NET与Matlab语言混合编程进行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的存在不一定能强化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当地下水渗流速度低、岩土孔隙率大时不利于地埋管散热,而当贝克利数数大、岩土等效导热系数高时有利于地埋管散热。  相似文献   

14.
对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影响因素的随机性进行了分析,根据随机性理论,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随机模拟.结合工程实例,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对地埋管换热器进行可靠性设计计算,得到不同钻孔长度下地埋管出口水温概率分布.夏季地埋管设计出口温度不保证概率为6.1%时,对应的钻孔长度为650m,这与确定性条件下计算出的734m的钻孔长度相比,减小了11.4%.说明这种可靠性设计方法对缩短钻孔长度、减小工程初投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ANSYS软件对水平、竖直、桩基螺旋地埋管换热器进行建模。在定加热负荷、定入口水温两种设计工况下,对3种地埋管换热器的出口水温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评价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设定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EED2.0和EHPD1.0软件对天津某地源热泵项目不同井间距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进出水平均温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该项目地埋管换热器系统可以按照240口井6行40列排列设计,井间距不应小于6m,有条件的场所,可将间距扩大至7m,以优化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文中对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中的关键参数计算进行了讨论。将典型气象年数据应用在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上。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进而提出由建筑物逐时负荷和水源热泵机组性能拟合曲线,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制冷运行系数和制热运行系数的方法。给出热泵机组最高进液温度、最低进液温度、钻孔热阻和土壤热阻等地埋管长度计算关键参数的选取、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8.
在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管长计算中,存在着很多随机因素,这些随机因素会影响换热器管长的设计计算,进而影响工程的初投资。本文分析了影响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管长计算的随机因素,基于地源热泵地埋管的可靠性设计方法,通过1个工程实例,在一定的失效概率下,分析了各随机因素对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管长计算的定量影响,这种方法有利于检测影响换热器管长的主导因素。本文最后归纳出各随机因素的实际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工程实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为基础,引入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DST模型,将钻孔深度、钻孔间距和钻孔数量作为热泵系统的设计优化变量,通过全寿命周期内的系统运行模拟,提出了确定热泵系统换热器组群最优组合形式的方法。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方案优选和运行策略的评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国际商城一期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中关村国际商城一期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的设计。重点阐述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地埋管换热器及辅助冷热源的确定、冷却塔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