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各种清管器的结构及其不同的功能,对球型清管器的设计和选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皮碗型清管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提出了当前清管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清管器遇到的挑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欣  余国核  王茜 《清洗世界》2011,27(3):19-23
详细介绍了各种清管器的结构及其不同的功能,对球型清管器的设计和选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皮碗型清管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并提出了当前清管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清管器遇到的挑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磁化水、煤对鸡西烟煤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确定了影响粘度的主次因素和各自的最佳配比条件,结果表明:磁化水配制水煤浆时影响其粘度的主次因素为水质、磁感应强度、磁化时间;磁化水的最佳制浆条件为蒸馏水、磁感应强度547Gs、磁化时间10min。磁化煤对水煤浆各因素的影响主次因素为磁感应强度、水质、磁化时间,最佳的制浆条件为自来水,磁感应强度576Gs,磁化时间30min。并对水煤浆的磁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稀土萃取分离氨皂化废水的产生过程和特点。介绍了该皂化废水的现有处理方法和消除方法。提出了电皂化法。处理方法主要有浓缩结晶法、蒸氨法和吸附法。消除方法主要有钠皂法和电皂化法。介绍了蒸氨法、钠皂法和电皂化法的化学原理。电皂化法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WEB的网络型应用系统,将电能质量的在线监测与技术监督有机结合,建立电能质量数据中心及供电企业内部查询系统,对电网整体电能质量进行评估,仿真分析,提出整治建议,实现科学、有效地治理电网谐波污染。  相似文献   

6.
王涛  李敏  陈虹  李超毅 《广东化工》2011,38(6):45-47
研究了弱酸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时吸附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30 min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速率常数为0.231 s-1,离子交换过程服从Freundlish等温式,温度和流速影响动态吸附性能,使得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发生改变,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的优点,且解吸性能良好,可以进行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7.
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喷雾干燥系统的年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用菲波那契法求解。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Basic 5 .0开发 ,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稳定。将其应用于牛奶并流喷雾干燥器的优化设计 ,算例表明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软件为喷雾干燥器的设计提供了较合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7家橡胶生产厂生产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1502,进行了分子量及分布、微观结构、生胶性能及硫化性能对比分析.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质量尚存在差异,但都满足优等品指标,其数均、重均分子量偏低,分子量分布较宽;结构与组成基本一致;挥发分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有机酸、皂、结合苯乙烯含量结果基本一致;B、F、G厂...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从高分子化学角度提出下一世纪漆酶与生漆化学发展研究方向的建议,如下: 1.新漆酶的制备与重建。2.新型化学活性与生物活性聚合物的制备。3.用新的支持物制备漆酶。4.新的漆酶的合成。5.漆酚的新的光敏聚合。6。漆酚的光化学与新型半导体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国内对空气和废气中的醋酸乙烯标准分析方法未见报道,国外美国环保署EPA.625将醋酸乙烯归类与VOCS中。采用Tenax采样管吸附,气质联用分析[1],该分析方法实验过程复杂,样品分析成本较高,笔者通过对硅胶和活性炭两种采样管进行采样效率实验,选择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气体样品,CS2解析,选择常用的聚乙二醇固定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醋酸乙烯分离较好,相关系数为0.9998,标准偏差0.01%~0.03%(n=5),回收率为98.4%~102.0%。该分析方法符合环境监测气体样品质量控制要求,能适合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醋酸乙烯监测。  相似文献   

11.
锦纶66微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人成  杨荣 《染料与染色》2005,42(1):35-38,14
采用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锦纶66微纤维染色,详细讨论了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和皂洗方法对染色深度和固色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染色条件的敏感性。活性染料对锦纶66微纤维的染色深度、固着率和固着效率受温度、pH值、染料母体结构和活性基的影响很大。毛用活性染料更适合于锦纶66微纤维的染色,普通乙烯砜硫酸酯及乙烯砜硫酸酯/一氯均三嗪染料可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毛用活性染料合适的染色pH值约为4,其它染料适用的pH值因品种而异。采用酸性染色或先酸性后碱性的染色条件均可,后者的优点是固着效率高,但染色深度未见提高染色后采用碱性条件皂洗有利于染色深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内外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世界范围内正在展开的新一轮竞争的主要特点,合成纤维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已转移至中国,中国合成纤维市场消费持续增长,未来受到制约。分析了合成纤维技术进步的主要进展状况,生产趋向于大型化和柔性化,品种开发向高新技术纤维领域发展。提出了未来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US)/紫外(UV)辐射协同降解水中碱性桃红,考察了US/UV的协同效应以及超声功率、染料初始浓度及初始pH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对降解动力学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US与UV对碱性桃红的降解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US/UV协同作用下的降解速率比US和UV两者单独作用时的降解速率提高了2倍.降解效率随超声功率的增大以及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大,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较好,而中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较差.碱性桃红的降解为一级反应,降解速率常数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随碱性桃红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呈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4.
DMTDA交联聚醚聚氨酯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醚多元醇(N22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癸二酸二异辛酯(BOD)、二缩三乙二醇以及有关配合剂为原料,采用预聚法制备了聚醚聚氨酯胶粘剂的甲组分,采用3,5-二甲硫基-2.4-甲苯二胺和3.5-二甲硫基-2.6-甲苯二胺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DMTDA)作为乙组分,对甲乙组分配比对胶粘剂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测试了胶粘剂的本体强度、粘接强度和粘度。结果表明,DMTDA作为交联扩链剂可以提高胶粘剂的本体强度、粘接强度。当DMTDA控制在4.0~5.0之间时,可以获得良好的本体强度、粘接强度以及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Pb、Bi连续测定中的Pb、Bi废液采用Na2S沉淀,HNO3溶解后配制成分析溶液,将原来的分析实验设计成集回收和测定于一体的综合实验,使Pb、Bi溶液可以循环利用,解决了废液排放造成的Pb污染和试剂消耗,实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利  宋国君  杨晓宇 《弹性体》2010,20(5):53-56
采用机械混炼法制备了溴化丁基橡胶/有机蒙脱土(BIIR/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和XRD对其亚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耐寒性能和阻透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MMT片层以剥离状态分散于BIIR基体中;添加OMMT之后,BIIR的交联密度明显提高;OMMT能够略微降低BIIR的耐寒性能;OMMT片层具有优异的阻透效应,能够明显提高BIIR的热稳定性能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杀虫双生产的第一工段胺化的反应过程及工艺控制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提高胺化收率的各个具体因素,指出一次酸化的必要性,在小试中成功地优化了工艺条件,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将主产品的收率提高了10%,并提出了具体应用到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苯胺和苯胺与多聚甲醛、烯丙基双酚A合成了含烯丙基的苯并恶嗪(BA),采用红外及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与单官能度苯并恶嗪(PAF)在溶液中共混并加热固化。通过DSC,TGA及DMA对BA及共混物、固化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固化峰值温度>250℃,与PAF共混后固化温度下降,且随PAF加入量的增加而下降。共混后固化后热稳定性较好,其中含间位取代苯胺的烯丙基苯并恶嗪与PAF共混树脂的热稳定和弯曲强度最高,热失重5%和10%时的温度分别为308℃、384℃,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1℃,弯曲强度24 MPa。  相似文献   

19.
塔河稠油降粘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河高粘稠油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掺稀前后和加醇前后的流变特性和粘温特性,评价降粘效果,探索塔河稠油降粘机理。结果表明:掺2#片区稀油的高温降粘效果较为显著;实验分析确定45℃为稠油降粘的最佳加剂温度;加醇降粘效果与"醇型-浓度"有关;异构醇降粘效果较正构醇差。塔河稠油复合降粘是溶剂化、乳化、氢键重组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香薷草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23种和13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17%和97.72%,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