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给予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的84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8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患儿作为对照组,且对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25%,二者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及X线吸收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临床疗效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在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1周后血清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对照组为9.76%(4/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可降低痰热闭肺型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支病例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和寒饮伏肺型。痰热郁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清热化痰药物;寒饮伏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温化寒饮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1例,临床治愈率26.3%,有效53例,有效率66.2%,无效6例,无效率7.5%。[结论]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积分及炎症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疗效显著,能降低相关炎症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耿园园 《光明中医》2021,36(1):69-71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接受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3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并按其入院日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上加上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方式)。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实施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帮助患儿消除肺部的炎症,使患儿能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对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复方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莫西沙星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对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43/44)高于对照组(77.27%,34/44)(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用于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满意,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1):1532-153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证治疗中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50例证属痰热郁肺的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接受西药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每组75例。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2周治疗后咳嗽、喘息、胸闷及哮鸣音评分均低于入组时(P0.05),在2周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喘息、胸闷及哮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2周治疗后,治疗组FEV1及FEV1%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2周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郁肺型AECOPD的治疗中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经口吸入噻托溴铵粉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较对照组的80.43%(37/46)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等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用于痰热郁肺型COPD治疗效果满意,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7例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7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恢复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对照组为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小儿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3与C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周永霞  陈可静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33-733,767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的疗效.方法将 60例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麻杏石甘汤.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 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痰热壅肺型 )疗效较之单纯西药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并比较2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NF-α、IL-1β和IL-6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NF-α、IL-1β均明显降低(P0.01,P0.05)。观察组喘息消除时间、咳嗽消除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麻杏石甘汤散剂与汤剂的治疗效果、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探讨中药散剂在儿科临床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对200名婴幼儿患者进行分组比对,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者,将麻杏石甘汤散剂应用给治疗组,对照组予以饮片汤剂,治疗观察7 d,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依从性。结果麻杏石甘汤散剂治疗有效率(85%)高于饮片汤剂(73%),但两者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散剂治疗有效率高,疗效好,散剂较汤剂有明显的较好的依从性,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4.
王亚红 《新中医》2015,47(4):196-19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痰热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2组患儿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1%,治疗组为9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咳嗽、气喘、便干、痰多黄稠等证候积分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儿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均有所减少(P<0.05),治疗组嗜酸粒细胞含量减少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小儿痰热壅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可降低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提供有效治法。方法从小儿肺炎病因病机分析麻杏石甘汤的配伍原则、现代药理、临症经验,揭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本质。结果通过理论与经验分析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具有缓解咳嗽、发热、咯痰等症状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确有良好疗效,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42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4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疗效95.24%,对照组临床疗效71.4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2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42例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素华  严天顺 《四川中医》2003,21(10):78-78
本文通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进一步阐述了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机理及临床应用。麻黄与石膏巧妙配伍,不论风寒、风热、痰热闭肺,均可起到宣通肺气的作用。临证时若能谨守病机,灵活变通,将能妙法生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都给予饮食,通气及吸氧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塞肟钠或利巴韦林静脉注射,治疗组给予口服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进行治疗。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主症积分、主症消失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症积分显著降低,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痰壅、咳嗽、肺部湿罗音等消失的时间明显早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于红权 《陕西中医》2018,(3):292-294
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对肺炎血清炎症因子影响、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11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麻杏石甘汤治疗。连续治疗5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18.64%(P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增强免疫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辅助检查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显著加快小儿肺炎的恢复时间,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