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欣  陈建华  韩洁平 《情报科学》2002,20(4):426-427
本文对影响信息系统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依照ISO9000质量标准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信息系统的质量分析模式,并提出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张育玮  邢雯  徐茜  关记兴 《科研管理》2006,40(11):175-184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企业信息系统(EIS)显示出其优势,愈来愈多企业愿意考虑从传统EIS转换到云EIS系统。然而,却很少研究探讨企业在EIS的转换议题,本研究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发展一个多理论框架去探索企业向云ERP转换的意愿。我们从企业管理者收集了199份调查问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本研究模型与假设,结果发现有用性和易用性是影响转换意愿重要因素,易用性、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则正向影响认知有用性,这些结论,给未来转换意愿研究提供了参考,我们建议云服务供应商应重视系统本身的易用性和有用性,提高系统质量并关注信息质量,以帮助他们提供企业需求的产品,吸引更多企业从传统EIS转换到云EIS。  相似文献   

3.
徐宝祥  郑荣  徐波 《情报科学》2003,21(6):586-590
从现代的信息系统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与模型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以模型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是由一系列模型构成的有序集合。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就是模型在不同层次上的建立方法。模型建立的过程实质上是代数系统中的同构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4.
常金玲 《情报科学》2001,19(9):976-977,991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系统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提出了几种面向数据的数据库质量控制方法,为使用这些方法能够简便、快速而有效地提高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常金玲 《情报科学》2001,19(9):976-977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系统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提出了几种面向数据的数据库质量控制方法,为使用这些方法能够简便、快速而有效地提高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毕新华  尚伟昌  徐杨 《情报科学》2005,23(11):1601-1605
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规律性,即信息系统成长理论的研究,是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指导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一度成为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且出现了许多描述信息系统成长的阶段模型。本文对国内外比较常见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当前该领域中理论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信息系统质量控制(ISQC)是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率和减少信息系统故障率的重要工作。阐述了信息系统的特点,针对成本、进度、人力资源等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要素,提出了一系列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胜军  黄立平 《情报杂志》2007,26(6):33-34,3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应用尤为重要。在研究了传统的信息系统评价后发现,目前的信息系统评价很少涉及对知识管理的评价。综合当前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相似文献   

9.
商用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世明  蒋艳 《今日科苑》2009,(11):123-123
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伴随信息系统的使用所产生的,早在其被民用化之前就已成为各国政府重点研究的课题,目前商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任何一套商用信息系统所关注的核心。本文以此为契机,结合容灾体系中的量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了一种较为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评估模型和算法,以期对商用信息系统新建、更新和系统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控制信息系统开发进度与开发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从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入手,研究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进度管理与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质量上升区间"的概念,分析了因各开发阶段交叠产生的信息系统质量控制复杂性,探讨了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的协调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李琪  李欣  殷猛 《现代情报》2018,38(2):53-61
移动团购发展迅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移动团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是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方式,哪个模型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解释力度更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移动团购为研究对象,基于ECM和IS成功理论比较和整合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和Smat PLS分析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模型均适用于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且ECM对于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力度均大于IS成功理论,而整合理论的解释度最强,整合研究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移动团购的满意度受到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和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影响,且期望确认以及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作用更大,而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周涛  檀齐  邓胜利 《现代情报》2019,39(8):59-65
[目的/意义]近年来,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兴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感知收益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用户的付费意愿,这不利于知识付费模式的持续发展。基于IS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研究了用户知识付费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研究共收集391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平台的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用户的付费意愿。研究结果启示知识付费平台应注重提高平台质量,严格把控内容质量,以促进用户付费意愿。  相似文献   

13.
Measuring the success of mobile government (m-government)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aced by the public sector today, as government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mobile technology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to citizens and m-government endeavors have often fallen short of their potential. To address this gap, we draw on DeLone and McLean’s (2003) upd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success model in order to develop an m-government success model that theorizes service quality as comprising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and further uses perceived value to measure net benefi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286 m-government users in China indicate that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online service quality, but not system quality,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itizen satisfaction, which in tur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valu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service quality and citizen satisfaction is positively moderated by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while citizen satisfac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formation quality/online service quality (but not system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This study extends the updated IS success model b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as well as by introducing the notion of perceived value. Our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to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the role of service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in measuring m-government system success.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测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是信息系统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PZB的SERVQUAL模型,采用实证方法,发展了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检验了新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运用ZOT原理,结合感知服务、期望服务和适当服务三个服务水平对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将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和实际应用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张熠  徐艺玲  程慧平  金玲 《现代情报》2018,38(11):123-129
[目的/意义]对UTAUT模型在国内IT/IS采纳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UTAUT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启发国内应用UTAUT模型进行IT/IS采纳的未来研究。[方法/过程]选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以UTAUT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从研究主题、理论或模型应用方式、调查对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4个方面对筛选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结果/结论]国内应用UTAUT模型进行IT/IS采纳研究主要围绕互联网+"X"、移动服务领域展开,大部分文献通过扩展UTAUT模型方式,以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中萃取的影响因素除UTAUT模型常规变量外,更多关注的是风险、成本、信任。UTAUT模型应用方式主要分为:单一模型、模型扩展、模型组合、模型整合4种方式;按影响因素属性不同可以分为:技术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质量因素;按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分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两栖性因素、调节变量。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e last five decades, maturity models have been introduced as reference frameworks for Information System (IS)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with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the healthcare domain, maturity models have also been used to address a wide variety of challenges and the high demand for hospital IS (HIS) implementations. The increasing volume of data, is exceeded the ability of health organizations to process it for improving clinical and financial efficiencies and quality of care. It is believed that careful and attentive use of Data Analytics in healthcare can transform data into knowledge that can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 maturity model in this conjuncture, is a way of identify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HIS maturity and thus, find a way for improvement and evolu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posal to measure Hospitals Information Systems maturity with regard to Data Analytics. The outcome of this paper is a maturity model, which includes six stages of HIS growth and maturity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形势、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信息系统与生产系统本质的相似性出发,探论了信息系统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信息系统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evidence that--alongside the successes-- many informa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failing either totally or partially. It then develops a new model that seeks to explain the high rates of failure. The model draws on contingency theory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notion of design-actuality gaps: the match or mismatch between IS designs and local user actuality. This helps identify two high-risk archetypes that affect 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ntry context gaps and hard-soft gaps. The model is also of value in explaining the constraints that exist to local IS improvis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all, the article shows how model and theory help understand IS ca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qually, how those cases provide valuable data to help develop IS models and theories.  相似文献   

19.
郭银  陈智高 《科研管理》2008,29(6):101-109
摘要:本文探讨在信息系统外包或购置商品软件开发方式下,IS外部提供方与IS需求方的个体之间,信息系统双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首先在知识转移、信息系统理论的文献基础上,形成一个理论模型,假定信息系统双向知识转移受知识相关因素(共识)、交流相关因素(双向信任、双方的交流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无干扰实证研究方法,基于讨论信息系统知识的网络论坛,模拟实际情况,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论证了12项假设中的10项,证实了这两组影响因素与双向知识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