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膳食纤维质量,研究木瓜蛋白酶及α-淀粉酶制备柠檬皮渣中膳食纤维的工艺。考察木瓜蛋白酶及α-淀粉酶酶浓度、料液比、制备时间、缓冲液p H值、制备温度对膳食纤维得率和质量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制备柠檬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时间30 min,温度60℃,pH 6.0,料液比1∶20(g/mL),木瓜蛋白酶用量0.8 mg/g,α-淀粉酶用量2.4 mg/g。最佳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8.2±0.6)%,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42.2±1.2)%,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总膳食纤维的(39.8±1.6)%。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高峰а-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为混合酶,以还原糖浓度及游离氨基氮浓度为评价指标,在作用时间、酶量、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马铃薯渣膳食纤维的最优条件,并对膳食纤维的基本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作用时间80 min,加酶量1.37 m L,温度64℃,在此最优条件下淀粉酶解后还原糖浓度为1.39μg/mL、蛋白质酶解游离氨基氮浓度0.910μg/mL,制得的马铃薯渣膳食纤维其膨胀力3.81 mL/g、持水率3.71 g/g、持油率1.28 g/g。  相似文献   

3.
以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的方法提取膳食纤维(DF)。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蛋白酶用量、超声功率4个因素为响应变量,以茶树菇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提取的膳食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9(g∶mL),α-淀粉酶用量1.5%,蛋白酶用量1.2%,超声功率150 W。在此优化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为37.70%,与预测值接近,比相同的条件下超声波水提取膳食纤维得率的结果高出5.4%。并对其理化性质指标进行测定,测得其持水力为5.4 g/g,膨胀力为2.7 mL/g,持油力为3.7 g/g。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在化学法基础上采用双酶降解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探讨了酶解的工艺条件,并对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持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80 u/g,温度90℃,p H6.5,时间2 h;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100u/g,温度50℃,p H7.5,时间1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9.0%,且持水力与持油力性能较好,分别为6.63 g/g和2.07 g/g。  相似文献   

5.
建立纤维素酶辅助苹果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苹果梨渣为原料,首先研究了料液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得率的影响。在此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优化出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苹果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比1∶17(g/m L),酶添加量60U/g,酶解时间7h和酶解温度49℃,此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5.31%。然后对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进行研究发现:所得苹果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4.72g/g、持油力2.39g/g及膨胀力4.46m L/g。  相似文献   

6.
以中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共同作用提取香蕉皮中的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α-淀粉酶添加量0.5 g、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5 g、α-淀粉酶水浴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6.35%±0.34%。不溶性膳食纤维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均有一定的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及胆固醇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玫瑰花渣为原料,通过酶-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以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得率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g/mL)、纤维素酶添加量4%(以玫瑰花渣质量为基准)、碱液质量浓度0.045 g/mL、碱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玫瑰花渣SDF得率为43.59%。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取胡萝卜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萝卜皮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pH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胡萝卜皮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2%,酶解温度60℃,酶解pH 4,酶解时间80 min,此条件下胡萝卜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5.32%,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5.25 g/g和5.30 mL/g。  相似文献   

9.
荸荠皮膳食纤维酶化学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α-淀粉酶与NaOH共同提取荸荠皮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在确定了α-淀粉酶酶解工艺的基础上,以NaOH浓度、NaOH用量、碱解时间、碱解温度为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从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化学法在α-淀粉酶用量为0.2mL/g、酶解时间1.5h、NaOH浓度为2%、NaOH用量20mL、碱解温度50℃、碱解时间1.5h的条件下,荸荠皮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9.45%,产品纯度为93.30%,各项指标均优于化学法.  相似文献   

10.
以漳州龙海圣女果为原料,利用酶法提取皮渣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通过考察料液比,糖化酶的用量、温度、时间与蛋白酶的用量、温度、时间七个单因素对IDF得率的影响,以及进一步经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糖化酶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45 min、蛋白酶酶解时间60 min,此条件下IDF得率达59.4%。此外,测得所提IDF的持水力为8.62 g/g,持油力为2.43 g/g,膨胀力为5.06 mL/g;番茄红素含量为7.12 mg/100g;且在10~90μg/mL范围内IDF具有良好的羟自由基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包瑞敏  张智  杜亚飞  高群  王彪  张志峰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63-168,175
以黄精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添加量、果胶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探究不同浓度下黄精总皂苷的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果胶酶添加量5.0%、料液比1:16 g/mL、酶解pH为5.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0 h,总皂苷得率4.06%。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3.000 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最高抑制率可达74%,接近于阿卡波糖(0.5 mg/mL)的82%;当黄精总皂苷浓度为2.000 mg/mL时,其对α-淀粉酶最高抑制率可达82%,超过阿卡波糖(0.5 mg/mL)的80%。本研究使用的复合酶法提高了黄精总皂苷得率并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利用蛋白桑叶中蛋白质资源,对其蛋白质提取工艺及酶解物体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本研究以蛋白桑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桑叶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蛋白桑叶蛋白酶解产物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蛋白桑叶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氢氧化钠浓度0.125 mol/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 min和液料比37:1 mL/g。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蛋白质提取率实际值为49.59%±0.45%,所得蛋白质等电点为pH3.5,吸水性为6.49±0.49 g/g,吸油性为2.59±0.06 g/g,乳化活性为7.40±0.17 m2/g,乳化稳定性为72.48%±3.03%。研究考察了蛋白桑叶蛋白质的复合蛋白酶酶解物、风味蛋白酶酶解物、碱性蛋白酶酶解物、胰蛋白酶酶解物、中性蛋白酶酶解物、木瓜蛋白酶酶解物体外降血糖活性,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3.52 mg/mL。本研究认为,此蛋白桑叶蛋白质提取工艺稳定,中性蛋白酶解肽具有较高的体外降血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碱法从高粱乌米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SDF并对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优化后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1.40 g/mL,碱液浓度2.11%,碱解时间90.71 min,提取温度59.30 ℃,SDF最大得率为20.21%。同时,SDF的持水能力、持油能力和溶胀能力分别为3.48±0.05 g/g、1.50±0.07 g/g和13.22±0.03 mL/g。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SDF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与SDF浓度呈正相关。在SDF浓度为3.5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分别为62.02%、56.98%和61.03%。结果表明高粱乌米是一种潜在的天然膳食纤维来源和潜在的功能性食品成分。  相似文献   

14.
对完整形态的板栗仁进行酶解,使之含有功能性短肽,以强化或者赋予其保健功能,拟开发出具有降血压和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栗仁产品。主要对功能栗仁制备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蛋白酶的选择、酶解条件的优化、酶解后栗仁的功能评价等。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可得到较高的短肽得率和水解度;木瓜蛋白酶与α-淀粉酶复合可提高短肽得率;木瓜蛋白酶和其他蛋白酶复合可提高水解度,其中与Flowryme复合水解度提高最为明显;蛋白酶用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酶解反应进行;α-淀粉酶(Liquozyme Supra)的适宜用量为0.35g/100mL蛋白酶液,木瓜蛋白酶和Flowryme适宜的配比为2:1(m/m),蛋白酶的适宜用量为8000U/g,当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时,短肽得率为43.62%、水解度为26.27%;板栗水解物具有较好的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和抗氧化活性,ACE抑制的IC50为4.70mg/mL,亚油酸氧化抑制的IC50值为4.26mg/m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77、7.78、4.30mg/mL。  相似文献   

15.
利用莲藕加工的副产物藕渣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藕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最优提取条件下得到的藕渣IDF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藕渣ID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NaOH浓度0.60 mol/L、碱解时间90 min、热稳定α-淀粉酶酶解时间60 min、碱性蛋白酶添加量2%,此工艺条件下藕渣IDF得率29.90%±0.06%,藕渣IDF的纯度为91.93%±1.16%,持水性(6.58±0.25) g/g,持油性(4.73±0.33) g/g,膨胀性(3.03±0.12) mL/g;同时,藕渣IDF的亮度值(L*)为38.266±0.187,红度值(a*)为3.412±0.027,黄度值(b*)值为5.268±0.042。研究表明该法所制得的藕渣IDF得率、纯度较高,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开发山药皮的利用价值,以山药皮残渣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碱法提取山药皮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图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提取物进行表征,并对其膨胀率(Swelling Capacity,SC)、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持油力(Oil Holding Capacity,OHC)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碱法提取山药皮残渣SDF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时间90 min,NaOH浓度12 g/L,液固比40:1(mL:g),提取温度为80 ℃;在最优工艺下,山药皮残渣SDF得率为11.52%±0.23%;山药皮残渣SDF属于纤维素I型,其红外吸收峰呈现出典型的多糖吸收峰;SEM结果显示,山药皮残渣SDF是由多个细小颗粒团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疏松结构;与山药皮SDF相比,山药皮残渣SDF有着更好的膨胀率、持水力、持油力,分别为7.63±0.32 mL/g、9.81±0.21 g/g、4.45±0.24 g/g。综上,山药皮残渣SDF有着良好的理化性质,这使其有成为功能性食品中有效成分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低共熔溶剂提取条件对黄精多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鸡头黄精为原料,对不同条件下低共熔溶剂提取得到的黄精多糖进行相对分子量、单糖组成等基本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水提醇沉法,采用低共熔溶剂法提取黄精多糖,70 ℃时得率为18%,提高了36%,所得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变小且半乳糖含量升高;100 ℃提取的多糖相对分子量更小,且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羟基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均表明,采用低共熔熔剂在70 ℃条件下提取的黄精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传统水提醇沉法和低共熔溶剂法在100 ℃条件下提取的黄精多糖。当浓度为3.0 mg/mL时,采用低共熔熔剂在70 ℃提取的黄精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为4.5 U/mL,是水提多糖的4.3倍,是100 ℃条件提取黄精多糖的7.4倍。低共熔溶剂对黄精多糖具有降低分子量、提高抗氧化性等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低共熔溶剂在多糖提取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芋头球蛋白体外调节血糖活性。方法:以磷酸缓冲液提取芋头球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和次数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离子纤维素柱层析法纯化粗蛋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化所得球蛋白的纯度,并测定其等电点和分子量。研究了芋头球蛋白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评价其体外调节血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6 g/mL、温度41 ℃、时间124 min,此时提取率为36.75%±0.31%,得率0.70%±0.04%,纯度85.72%±0.47%。纯化后的球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一主峰,纯度为93.27%,得率为0.20%±0.01%,等电点pI=5.6,分子量为22 kDa左右。芋头球蛋白对两种酶的抑制活性与蛋白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对α-淀粉酶的IC50为0.75±0.10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2.09±0.19) mg/mL,而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IC50为(0.61±0.13)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为(0.69±0.16) mg/mL,说明芋头球蛋白对α-淀粉酶略低于阿卡波糖,而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远低于阿卡波糖,二者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性的非竞争性抑制,对α-淀粉酶抑制的Ki=(0.61±0.05)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Ki=(0.26±0.02) mmol/L。结论:本研究优化了芋头球蛋白的提取工艺,纯化得到芋头球蛋白,研究发现其有一定的体外调节血糖的活性,对功能食品的研发和芋头产品提高附加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酶结合碱法提取薯渣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结合碱法从甘薯渣中提取纤维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105W辅助下,提取薯渣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的用量0.6%、酶解时间45min、氢氧化钠浓度7%和碱解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产品纤维素的含量为80.09%,并测定其持水性和溶胀性分别为5.34g/g和10.53mL/g,均优于酶结合碱法,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前期对广西长寿人群队列饮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长寿人群食谱,本研究以食谱中特定比例的8种代表性膳食纤维复合体(dietary fiber complex,DF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并进行基本组成成分以及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0.3%,超声波功率242 W,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86 ℃时,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的最大得率为63.90%,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优化后DFC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杂质含量分别由(2.66%±0.12%)、(5.31%±0.14%)降至(1.90%±0.08%)、(1.77%±0.26%),且TDF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从(39.71%±1.17%)增加至(64.83%±0.28%)。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36 g/g、2.83 mL/g、3.56 g/g、21.81%、36.8%。因此认为不同种类、特定比例的多种膳食纤维复合体(DFC)具有良好的品质,为广西长寿人群食谱中膳食纤维复合体特性的了解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