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测评。方法调查选取北京大、中型超市常见食用菌5个品牌的4种食用菌共20个样品,进行清洁、烘干、磨粉、过筛和硝酸高氯酸湿法消解,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重金属As、Pb、Cd含量。结果所测样品As、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标准的32%、60%和NY/T 749-2003的81%,总体上是安全的;其中,金针菇超标率为26.7%,杏鲍菇为13.3%,平菇为6.7%,蟹味菇未检测到超标;20个检测样品中,3个Pb超标、4个Cd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5%和20%。结论北京市场常见食用菌As、Pb、Cd污染较轻,总体安全,但个别样品Pb、Cd含量超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西藏4地市(山南市、日喀则市、林芝市、拉萨市)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的糌粑中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铅(Pb)、汞(Hg)含量,并开展污染情况全面分析评价,以提高西藏各地市糌粑的质量安全水平,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西藏4地市分别采集不同模式生产的糌粑样品101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糌粑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与质量安全评价。101个糌粑样品中,按照糌粑质量分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糌粑中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电磨和水磨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不同地市生产糌粑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山南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日喀则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林芝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拉萨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根据Nemerow综合污染等级评价4地市中的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因此,西藏4地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Cr、Pb、Hg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  相似文献   

3.
蔬菜水果重金属膳食暴露评估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津塘沽地区居民日常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为研究对象,使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化,用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对样品中Cr、As、Cd、Hg、Pb 5 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蔬菜和水果部分样品存在重金属含量 超标情况,其中蔬菜Pb和水果Pb超标率均高于10%。为精确评估各种重金属对于膳食风险的贡献率,引入层次分析 法确定各元素的风险权重。应用暴露评估法和目标风险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将风险量化,结合THQ 值和各元素超标情况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重金属元素风险权重。结果表明,平均暴露水平下5 种元素的风险权重 为Cr 0.141 1、As 0.157 0、Cd 0.341 1、Hg 0.040 4、Pb 0.320 4,风险等级Cd、Pb>As、Cr>Hg,确定了不同重金 属基于摄入量和超标情况的膳食风险贡献率,为食品中多元危害物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即食海蜇金属污染现状和食用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即食海蜇中的Al、Cr、As、Cd、Hg、P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即食海蜇中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lCrPbAsHgCd, Cr、As、Cd、Hg、Pb均满足限量标准,部分样品中Al含量超标,超标率为2%; Al、Cr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48和0.29;即食海蜇中As、Cd、Hg、Pb含量小于每周可耐受输入量比例的10%,考虑到Al、Cr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即食海蜇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居民人均每周摄入量不超过0.055 7 kg。  相似文献   

5.
陈黎  刘俊  张璐  李玉婷  张骁 《食品科学》2010,31(16):220-224
目的:对四川地区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As、Hg 和Pb,原子吸收法测定Cu、Mn、Cr 和Cd;对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所调查的52 份食用菌总合格率仅为7.69%,Cr、Hg 和Cd 含量在部分食用菌中超标,其中Cr 元素超标最为严重;而元素Mn 在食用菌中的含量相对其余6 种元素最多,平均可达15.93mg/kg;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r 对食用菌污染最严重。结论:四川地区食用菌重金属污染严重,并且应尽快完善Mn 含量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除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国家环境保护局),最高为Hg,为背景值的3.46倍。Cd与棚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从地理分布来看,Hg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As、Pb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从重金属单项质量指数来看,Cd、Hg、As、Cr、Zn均未超标;Cu、Pb超标率分别为7.37%和22.11%,属轻度污染。从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看,3.16%的土壤为超标土壤,属轻度污染,超标率较高的区县为隆化县、乐亭县、滦平县、宽城县和滦南县,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存在Cu、Pb的轻度污染现象,后续需要对蔬菜中的Cu、Pb进行调查以评估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烟田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江西省烟田常用肥料中重金属的质量安全状况,采集了钙镁磷肥、镁肥、钾肥、硼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烟草专用肥样品,通过ICP-MS法分析了样品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含量,并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江西省烟田肥料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各类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钙镁磷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且钙镁磷肥中Cr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中As存在超标现象;镁肥、钾肥和硼肥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方差分析显示,钙镁磷肥中Cr和Ni、有机肥中Cd和Hg、有机-无机复混肥中Z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肥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楚雄州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估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健康相关风险。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Hg)、镉(Cd)、铅(Pb)、砷(As)的含量进行测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86份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检出率为100.00%,重金属总体超标率为44.19%,Hg超标率高于Cd、As、Pb(P0.01);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食用菌样品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样品质量评价为三级;干食用菌和新鲜野生牛肝菌的食品安全指数(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IFS)大于1。结论食用菌中的Hg、Cd、Pb、As等4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野生牛肝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均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应高度关注并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浙江省7个地区冬笋中Pb、Cd、Cr、As、Hg 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84个冬笋样品中Pb、Cd、Cr、As、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中的限量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冬笋的污染状况。结果所测定的84个冬笋样品中,Pb、Cd、Cr、As、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6、0.59、0.10、0.01、0.03;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的结果表明,67份样品处于未污染状态,占总样本的79.8%;8份样品处于警戒范围内,占总样本的9.5%;8份样品处于轻污染状态,占总样本的9.5%;1份样品受到中度污染,占总样本的0.2%。结论浙江省所采样地区的冬笋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风险主要来自Pb,其次是Cd,Cr、As和Hg的污染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夏枯草中铅、镉、汞、砷、铜、锌、铬的含有量,并进行污染等级分析。方法 夏枯草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等级分析。结果 7种重金属元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5%~109.5%,RSD为2.3%~5.1%。将测得的重金属元素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等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19批样品中铬元素超标、7批样品中锌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00.0%、36.8%,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单项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为铬、锌、镉、汞、铜、砷、铅,综合污染等级均值为轻度污染及以上。结论 夏枯草主要受铬元素污染,其次是锌元素;该实验可为夏枯草中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的起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部分市售儿童小食品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栾娜  张莹 《食品科学》2006,27(10):473-476
为了解北京市中小学周边食品店中出售的儿童小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31种儿童小食品中的Cu、Zn、Pb、Cd、Cr的含量。结果显示,儿童小食品中对人体有害的铅、镉检出率分别为95%和60%~75%,除镉、铬的合格率分别为75%~87.5%和75%~100%,其他元素合格率均为100%。其中镉污染较重,大于1/2标准值及超标的样品比例占45%~75%,儿童小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除镉元素外,大部分元素含量在国家标准值内,以低于1/2国家标准值为多。这些小食品受镉、铅、铬污染虽不严重,但普遍存在。镉污染较铅、铬污染相对严重,应给予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存在的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该地区15种常见贝类肌肉和内脏中As(无机砷和总砷)、Pb(铅)、Cr(铬)、Cd(镉)、Hg(甲基汞)的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法评价了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海虹(贻贝,Mytilus edulis)、栉孔贝(Chlamys farreri)、生蚝(Ostrea gigas thunberg)和毛蚶子(Scapharca subcrenata)等的重金属综合污染(MPI)较高。根据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进行重金属评价。秦皇岛海域食用贝类六种重金属含量最高为Cd,均值为1.129 mg/kg,超出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污染较严重,总As和无机As均值分别为0.161、0.021 mg/kg。Cr和Hg均值分别为0.107和0.013 mg/kg,均未受污染,Pb均值为0.188 mg/kg,污染较轻。但部分贝类Cd污染比较严重。其中内脏污染比肌肉部分严重,尤其是大小海螺(Busycon canaliculatu)。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秦皇岛海域可食用贝类中Pb和Cd的污染来源并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台州椒江区近海海域捕获的不同种类的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及食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国家铅、镉的标准检测技术,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采集的186批次水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类水产品,为0.2365;鱼类和甲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较低。在4类水产品中,品种间的铅的差异性不明显;镉则差异明显,头足类和双壳类水产品镉最高。结论双壳类容易受铅、镉这2类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双壳类的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均值型污染指数来看,4种水产品污染的程度较为轻微,可以放心食用,但建议消费者穿插食用多种类水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新疆冷水鱼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法,并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不同组织进行Pb、Cd、Cr、Hg、As、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鱼体内的蓄积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同一器官组织对不同重金属的蓄积量不相同。Cd、As含量在凹目白鲑的肠胰脏中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最少,Pb含量在凹目白鲑的皮含量最高,均小于国标规定食用性安全含量(Pb<0.5?mg/kg,Cd<0.1?mg/kg,As<0.1?mg/kg)。相关性分析显示,除Ni和Cr含量在凹目白鲑部分组织中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P<0.05),重金属含量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较显著。污染程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除肌肉组织外其他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食用赛里木湖区域的凹目白鲑无明显的健康风险,食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安全水平,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三峡库区腹地6种根茎类蔬菜进行检测,根据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计算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Pb、Cd、As、Sn、Cu和Cr等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市售部分根茎类蔬菜中存在重金属As、Sn和Cr含量超标现象,其超标率分别为27.08%,12.50%,8.33%;单项污染指数表明,As对胡萝卜、Cr对胡萝卜和白萝卜的污染均处于警戒级,尚在可控范围之内;As对白萝卜和莲藕有轻度污染;而Cr和Sn对莲藕的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表明,6种根茎蔬菜中土豆、红薯、胡萝卜和莴笋未受污染;白萝卜受到轻度污染;而莲藕受到了重金属的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生长时期高体鰤各部位5种金属元素(Zn、Cd、Cr、Pb和Cu)含量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分别对高体鰤大鱼(鱼龄2~3年,重7~8 kg)和中鱼(鱼龄1年, 1~2 kg)的背肉、腹肉、皮、鳃、头和内脏进行微波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Zn、Cd、Cr、Pb和Cu含量,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从高体鰤大鱼和中鱼单个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上看,Zn、Cd、Cr、Pb和Cu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8.5887、0.0453、0.6402、0.1307、5.0417 mg/kg和14.0747、0.0660、0.4760、0.1212、0.9818 mg/kg,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但从高体鰤各个部位来看,其内脏、鳃、鱼皮中积累的重金属较多,且两种规格的高体鰤各个检测部位中Zn超标,主要集中在大鱼的皮、内脏和中鱼的皮。高体鰤大鱼Zn、Cr、Pb和Cu的平均含量都高于中鱼,Cd的含量低于中鱼,但无显著差异(P>0.05)。污染评价表明,不同生长时期高体鰤的5种重金属均达到无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也为无污染,单一金属风险和重金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可视化分析畜牧场中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利用优化GIS布点, 结合GPS精准采集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整体畜牧场园区内部10 cm, 50 cm深度的土壤、地表水及园区粪便样品。对主要重金属元素As、Hg、Cd、Pb、Cr、Cu、Ni、Zn依据国标和行标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GIS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污染指数法对场地超标重金属进行污染空间格局分析和污染评价。结果 不同土层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中As元素均为重度污染级别, 其他7种元素属于安全等级, 综合污染指数属于重污染等级。畜牧场内外地表水中Ni元素以及牛饮用水中Sb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属于警戒线等级, 其他元素属于安全等级, 其水样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为轻度污染等级。粪便样品的所有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属于安全等级。重金属污染污染呈现垂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特征, 水平分布结构相似。结论 应用GIS可更加准确更加直观的获得重金属在不同介质, 不同深度下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