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红滩金矿床是近年在东疆地区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红滩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石炭统梧桐窝子组和华里西中期碱长花岗斑岩。红滩金矿共有11条金矿脉,含金石英脉49条;主要有益组分为金,矿体品位高,最高品位可达462.5g/t。金多呈自然金的产出,同时伴生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含矿母岩以石英脉为主,主要呈近东西、北西向延仲。在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活化作用,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沿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运移、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
苏宁  董德君 《硅谷》2013,(23):126+129
钟家沟铅锌矿是在黄岗梁—乌兰浩特铅、锌、锡、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北东端,在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巴伦楚鲁吐—大石寨—哈拉黑—马鞍山—金山堡银、铁、铜、金多金属一级成矿带。矿体产在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J3mk)碎屑熔岩中,热液蚀变的有硅化、莹石化、方解石化、碳酸盐化,矿石分为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自然类型:在地质观察的基础上,以化学分析结果及镜下鉴定结果为依据,确定矿石自然类型方铅矿闪锌矿矿石。工业类型:主要分为浸染状铅锌硫化物矿石、小团块状铅锌硫化物矿石及小细脉状铅锌硫化物矿石。矿体成因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3.
矿床位于得耳布尔深大断裂的北西侧,绝大多数矿体受控于NW向断裂。比利亚谷银铅锌矿床赋存于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英安岩、角砾凝灰岩中的NW向张扭性断裂带中,主要矿体受NW向次级断裂构造F35、F36、F37控制,矿体形态多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是由多个破碎带型单脉组成的脉群。矿体厚度较大部位是由多条构造及构造之间岩石矿化组成。本文认为矿区NW向断裂构造即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是形成该矿区构造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逊克县库滨铅锌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表明,库滨铅锌矿成因以热液型为主,主要为充填交代的脉状矿体,个别矿体与矽卡岩有关,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其地质特征、矿化蚀变、赋矿层位、矿体空间分布、矿体特征,充分说明了热液与成矿在时空及分带关系、矿化富集和矿化就位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志坚  鄂阿强  孙青松 《硅谷》2010,(11):149-149
该金矿体主要产于中生代细粒花岗闪长岩与古生代二叠系地层接触带内侧。矿石类型为碎裂石英脉和麋棱岩化型,主要蚀变为绿泥石化、硅化,局部高岭土化。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二叠系地层为矿源层。  相似文献   

6.
安燕 《中国科技博览》2014,(29):264-264
青海省都兰县查汗达洼特石墨矿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与下元古界白沙河岩组(Ptlb)的接触带中.石墨矿化大理岩呈灰白色,局部灰~青灰色,细晶结构,薄~中层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含少量石墨、石英等。矿石自然类型为灰白色,矿体大致受层控制,矿床系含较高有机质的碳酸盐岩经沉积变质叠加热变质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林家三道沟金矿床,系国土资源大调查期间及近两年与汇宝合作勘查项目,是辽宁有色地质局找到的又一大型隐伏金矿床,累计提交金资源量(332+333)近20余吨。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矿化类型为含金黑云变粒岩型、含金黑云母片岩型、含金蚀变煌斑岩型。含金蚀变花岗斑岩型、矿体受地层和层间断裂及岩脉的多重控制,呈似层状、扁豆状产出。  相似文献   

8.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等特点,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斑岩铜矿的分布主要受板块构造控制,多集中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成因的黄铁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及铅、锌、银、金等多金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相伴生,具有特征的矿化蚀变组合及分带,而在表生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富集带。本文从理论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简述了斑岩型铜矿床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斑岩铜矿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拉陵灶火AS03北矿带金矿体赋存于奥陶系上统纳赤台群,M2金矿体北西西向展布,北倾,倾角35°-57°,岩性组合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碎裂岩、浅黄色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长石石英砂岩。矿(化)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文中主要介绍矿体特征及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
福建屏南代溪铅锌矿床形成于火山活动频繁的断陷带中。矿体主要产于震旦纪麻源组地层中,矿化受绿片岩相控制,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矿石具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围岩蚀变包括角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等。矿床找矿标志明显,可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八家子铅锌矿床前人认为是“矽卡岩型矿床_通过矿区及外围含矿层位层序岩性对比及研究,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型层控矿床”。从铅锌、黄铁矿矿体地质产状、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元素组合上看,八家子铅锌矿床可分为沉积一成岩阶段、热液叠加阶段、矽卡岩作用阶段。该矿床成矿元素的垂直分带:上部为自然银+方铅矿组合(Ag+Pb):中部为褐色闪锌矿+细晶方铅矿+粗晶黄铁矿:下部为黄铁矿(胶状、同心圆状)Fe+Zn,黑褐色闪锌矿。  相似文献   

12.
孔各庄金矿床处于紫荆关大断裂旁侧,由十余个薄脉型和似层状矿体组成,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产出。矿石分脉状及浸染状矿石两种类型,矿床成因类型与卡林型金矿相类似,属中低温气水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威宁县潘家山铜矿位于北东向的玉龙断层西南部,矿体受玉龙断层的次级断层和裂隙控制;矿体产出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四段(P3β4);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研究区内地质特征和矿床特征,为区内的找矿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武光 《中国科技博览》2014,(37):388-388
石头囫囵铅锌银多金属矿经过工作,初步揭露矿石矿物均呈他形、半自形粒状集合体结构,矿石构造可大致分为浸染状、块状、细脉状、斑点状。其中红旗营子群地层中铅锌银含量的丰度值较高,为克拉克值的6倍,因此被公认为是本区多金属矿床的潜在矿源层,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政和一大埔断裂带是福建省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测区有良好的区域成矿背景。区内银金矿体产于次火山岩流纹斑岩、流纹岩与自垩系陆相火山碎屑岩接触带,并严格受火山机构控制。属浅成低温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6.
侯策 《中国科技博览》2013,(16):302-302
阜新于家梁地区萤石矿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变质岩、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细致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为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找矿标志主要为岩浆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和找矿标志呈紫色、绿色的萤石矿化,为今后该地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阜新县马吉沟金矿区在区域上位于辽西锦州一阜新金成矿带中,并且具有1/20万化探金异常存在。通过开展1/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地质勘查工作,共圈出金异常6个,发现金铜矿化体4条,矿化体类型为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从已取得的化探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具有较好的地质成矿条件.有望发现较大的金铜矿体。  相似文献   

18.
南澜沧江火山岩成矿带位于特提斯亚构造域(东段)之澜沧江晚古生代-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带。成矿带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和类型多,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带内铜矿类型有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型铜矿床;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热液脉状型、矽卡岩型和斑岩型铜矿床,以及复合成因的脉状铜矿床。介绍了区带内相继发现的一批以海相火山岩型(大平掌、三达山等)、热(卤)水沉积-改造型和斑岩-火山岩型(民乐铜矿)为主的大、中型铜矿床;展望了澜沧江火山岩成矿带具有寻找火山岩型铜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汞洞沟金矿点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南缘,金矿化属中(偏高)温热液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可以划分为白色块状石英-黄铁矿阶段、微-细粒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细网脉状石英-粉末状黄铁矿阶段。黄铁矿具空穴型导电性,黄铁矿晶体形态、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等标型及其分带性可以作为深部矿化预测准则。找矿矿物学方法与成矿岩石学研究相结合,是对金矿评价和深部预测的有效方法,对寻找深、盲矿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立杰  姜文强 《硅谷》2010,(7):107-107
辽宁省兴城市兴上屯多金属矿是典型的与火山岩有关层控热液型矿床,矿体赋存于白垩系义县组火山岩系的沉凝灰岩中,空间分布位置稳定,具有层控特点。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有用组分以锌为主,共生铅,伴生铜、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