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10例,按要求给予莫沙必利口服;对照组10例,按常规待肛门自然排气后进食。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著异。结论莫沙必利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并减轻腹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10例,按要求给予莫沙必利口服;对照组10例,按常规待肛门自然排气后进食。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用药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著异。结论莫沙必利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并减轻腹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心理护理、生理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焦虑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干预组术前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缜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体征监测,是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中药灌肠与单一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行腹腔镜手术,从术前1 d开始辅用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7 d;对照组35例行单一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 d白细胞恢复正常例数及术后1年内复发例数。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随访1年复发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方法:128例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行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排气早及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病人的护理资料,比较三组病人的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明显快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进食能促进肠蠕动的恢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应提倡早期恢复进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中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胆囊息肉患者,其中34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34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三孔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与传统三孔组比较,单孔组术中出血量9.7±1.6 mL、住院时间2.60±1.51天、术后疼痛VAS评分2.1±1.1分、肛门排气时间18.22±3.14 h、正常进食时间19.96±5.67 h明显降低,手术时间48.86±5.46 min、住院费用15 461±971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胆囊息肉治疗安全有效,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推荐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11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9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8.36±4.91)min、 肛门排气时间(17.69±3.77)h与对照组组手术时间(64.21±2.47)min、肛门排气时间(24.74±4.03)h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术治疗胆囊息肉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加味平胃散对妇科腹部术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加味平胃散,对照组应用2.5%的焦糖液治疗。观察术后病人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舌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平胃散能较好、较快地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加味平胃散对妇科腹部术后诸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加味平胃散,对照组应用2.5%的焦糖液治疗。观察术后病人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舌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平胃散能较好、较快地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对其腹水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5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口服中药制剂。对照组2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肝硬化腹水病人精神状态、腹水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显著较对照组良好(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腹水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腹水病人应用中药制剂,可有效缓解不良症状,促进精神状态恢复,降低腹水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对其肿瘤转移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46例肺癌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口服中药制剂。对照组18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肺癌病人精神状态、肿瘤转移状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显著较对照组良好(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肺癌病人应用中药制剂,可有效缓解不良症状,促进精神状态恢复,降低肿瘤转移几率,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老年病人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前清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8d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外敷疗法对痔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中医疗法中的中成药药膏进行对患处外敷,对实践中39例痔疮疾病患者进行跟踪测试,比对患者应用中医疗法治疗肛肠病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期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排尿功能显示良好。结论加强中医治疗肛肠病的推广,为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方法,采取一定的治疗期间的护理准备和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1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后加高锰酸钾熏洗治疗;治疗组75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后加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情况、肛门功能障碍或畸形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8.4±5.2)d,有10例患者发生了感染,1例出现轻度肛门失禁,2例肛管狭窄,1例后遗肛瘘,4例脓肿复发。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2.1±4.8)d,有4例患者发生了感染,但无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畸形及脓肿复发情况。治疗组在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病例、肛门功能障碍或者畸形及复发情况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熏洗方辅助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晓峰 《河北医学》2010,16(8):924-925
目的:观察错位松解术加中药熏洗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方法,比较138例患者采用错位松解术加中药熏洗法和后正中切扩术法治疗肛裂疗效、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错位松解术加中药熏洗治疗肛裂具有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疗效高、术后无并发症、对肛门外形无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赛必妥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输卵管复通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经X线下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确诊为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介入治疗实施输卵管复通术,术中使用的药物为庆大霉素8万单位,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5ml,赛必妥2ml,缓慢向宫腔内注药防止粘连。治疗组患者手术后每天行中药保留灌肠(经期除外),方剂如下:红藤、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各30g,丹参、丝瓜络各20g,三棱、莪术各15g,桃仁、红花、枳实、乌药各10g,煎成浓汤100ml,用9号导尿管插入肛门14cm,缓慢灌肠,之后卧床休息30分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3%、47.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赛必妥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输卵管复通后再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患者在三联疗法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探讨HPAG患者经标准三联治疗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指导中医药的后续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PAG患者按三联疗法标准方案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7天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减少,脾胃虚弱证型较治疗前增多,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AG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中医证型发生了变化,具有从实证向虚证转变的规律,三联治疗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虚证型较治疗前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观察四磨汤对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客观疗效。方法:收集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第2天开始口服四磨汤,直至胃肠功能恢复,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系统观察,并与未服用四磨汤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急性毒副反应观察与护理。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化疗治疗,观察组予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咽黏膜、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O.05);且因化疗毒副反应中断治疗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治疗,可减轻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