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主干。形式除了"播新闻"外,"说新闻"、"播说新闻"等节目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新闻节目怎样创新?怎样在激烈的"视听"竞争中取胜?辽宁经济广播《大城小事》节目作了有益尝试。节目以"新闻演播+音效点评"的样式出现,可谓是  相似文献   

2.
孙武 《今传媒》2009,(10):68-69
近年来,"说新闻"广播电视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当然,对"说新闻"的社会评价,目前并不一致:不少人认为"说新闻"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为新闻节目的改革开启了新思路,但也有人认为"说新闻"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庸俗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电视台的一档或几档新闻节目的形象往往决定着整个电视台的品牌形象。一个收视率较高的新闻节目不仅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会带动整个台收视率的提高和美誉度的上升。由于新闻节目的重要性,电视台在节目营销中应给予新闻节目营销以优先权。新闻促销的目标有三个:一是获得收视率的统治地位;二是得到个性认同;三是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好的新闻促销运动总能推销出点什么,或者向观众推销新闻主持人;或者新闻的独特理念;或者推销自己在市场中的与众不同的定位。商品广告促销是为了商品能够得到销售。而新闻促销运动是为了让观众购买这套新闻节目,并从收看新闻节目中获益。新闻促销活动主要内容有新闻品牌的促销、新闻主持人的促销、特别报道的促销、新节目的促销和最新新闻设备的促销等等。  相似文献   

4.
胡明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11-212
通过对于新闻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新闻类栏目主持人的重要性,将新闻节目按照形式分为四类,消息类新闻节目,现场报道类新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访谈类新闻节目,对每种形式的特点进行描述,并且根据不同形式的具体要求浅析新闻主持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范劼 《新闻爱好者》2012,(15):80-81
广播由于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收听简便等特点,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很多广播电台都把新闻节目作为龙头节目来吸引听众,由此,广播新闻节目在形式多样的广播节目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很多新型新闻平台,如网站、微博等吸引了大量新闻受众。因此也对广播新闻节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播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吸引广大听众,除了保持原有的传播快捷、生动形象等特点外,还需在栏目设置、节目编排上下大功夫,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新闻节目的深  相似文献   

6.
胡琦 《视听纵横》2009,(4):109-110
广播新闻提要,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练,是新闻节目的综述性导语。从节目形态上来讲,广播新闻提要只是新闻节目流程单上处于开头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正如它所处的位置,提要的重要性在整个新闻节目中也是“首当其冲”的。随着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提要在突出新闻价值、协调传受关系、引发收听欲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串联词属于新闻导语的范畴,它赋予了新闻全新的生命力,避免在一档栏目中各条新闻出现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民生新闻主要是播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因此更要求播报的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串联词在整个民生新闻节目的编排中作用十分突出.在撰写电视民生新闻串联词时应当遵循三大要素:"情"字当先,"联"字为重,"和"字切记.  相似文献   

8.
坚持新闻立台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使命和良性发展的根本之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风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播"到"说"可以看成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外在形式的一大创新,其中最明显的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简短、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新鲜、画面感更强,不再是"高冷"的说教式,使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本文就新闻节目风格及播音员、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变化及受众对新闻播报的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行云 《河北广播》2001,(2):18-19
河北经济广播电台全天侯直播节目开播之时,我做了新闻节目《北方快车》主持人,说是主持人,其实较之新闻播音员最大的区别只是在形式上由录播改为直播,节目设置,编排基本是值班主任的事,虽然我也参与节目编排和采访,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那会儿我的角色充其量应该算是“新闻直播员”,五年后,《北方快车》节目设置了一档新栏目《新闻快餐》,以节目主持人为核心,以今日事,紧要事,突发事,有趣事为采访主题,在贴近百姓生活上做章,这次我才真正做了一次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立台"理念是在中国电视诞生的背景下形成的,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强化改革新闻节目力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和发展。作为选择长效收益和坚持正确新闻的有效途径,"新闻立台"是电视台等媒体的收益支柱和己任。本文在对"新闻立台"追本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对其发展方向和途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曦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02-103
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媒体竞争的焦点是新闻。因此,说新闻节目是龙头也好,谈新闻立台也罢,重要的一点都是强调办好新闻节目的重要性。办好新闻节目,不仅要有好的节目内容,而且必须讲究编辑技巧。广播新闻是广播电台的骨干节目。新闻节目的编排,指的是一系列新闻在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在新闻播音过程中,主持人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才能去感染观众,让新闻节目变得更有生命力,从而与观众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本文主要对新闻播音过程中主持人情感表达的技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的选题,多来源于新闻热线,是观众需求的反映。但民生新闻又不局限于线索上关乎百姓生活中一件件具体的事儿,民生新闻还具有反映"大民生"功能。生态、环保,是"大民生"。民生新闻节目一般不太涉猎这样的选题,偶有拍摄,也是关注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常节目中播发。黑龙江省生态保护成绩斐然,如何在民生新闻中,讲好龙江故事,让观众为有这样的家乡骄傲,进而再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安卫光 《今传媒》2011,(8):125-126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剖析"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濮京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04-105
本文针对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进行分析和阐述。什么是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苏文超 《视听》2016,(6):48-4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广播新闻事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广播媒体发展推向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前。广播媒体要提高自身的新闻策划能力,才能够强化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高广播新闻传播效果,扩大自身媒介影响力。基于此,本文期望在分析"互联网+"时代提高广播新闻策划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找到提升广播新闻策划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万怀 《今传媒》2010,(4):89-91
"说"新闻和"播"新闻同为当前广播、电视媒体新闻播报的两种不同方式,特别是"说"新闻,因其独特的新闻播报方式,获得了听众和观众的普遍认同。同为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新闻内容、听众定位大致相同,然而,其各  相似文献   

18.
正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代表着电台的立场和态度,既是广播媒介政治原则的集中体现,又是广播编辑审美观念的综合反映。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门艺术,广播新闻编辑通过艺术手段把杂乱和风格不一的个体新闻进行有效整合,编发成一档有滋有味的广播新闻节目,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那么,怎样才能编排好一档广播新闻节目呢?树立编排思想编排思想是在节目编排中反映出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报纸历来称编辑思想为版面的"灵魂"。广播新闻节目也  相似文献   

19.
凌斌逸 《视听界》2009,(5):98-99
新闻策划是在新闻节目架构设置和采访前做的规划和思考,有硬件策划和软件策划之分。 新闻的硬件策划,是指新闻节目的架构策划。《今晚九点半》是镇江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相比于周边城市,它诞生得较晚,因此得以吸收各家之长。其架构的指导思想是:舆论监督是媒体最主要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韩承峰 《视听界》2006,(5):93-94
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县级台的自办新闻节目一般只开一档以时政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新闻栏目。笔者长期在县级电视台工作,认为县级台新闻的现状实在不尽如人意,“八股”现象始终未得到改善。所谓“八股”,是指把新闻节目中的时政题材,长期以一种空洞的、陈旧的内容和机械的、单一的形式进行采编播的现象。“八股”一天不破,县级台新闻改革便一日难成。一是新闻题材上“惟官”。二是报道角度上“惟工(作)”。三是报道手法上“惟旧”。同样的画面,今天能用明天也能用,这儿能用那儿也能用,有也行,没有亦可,终于把时政新闻磨成一张几十年不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