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的矫治特点 ,探讨其作用机理 ,总结其临床治疗时机、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 13例安氏Ⅱ类错进行深覆、深覆盖、前牙唇向开展和调整磨牙关系的矫治。结果  13例安氏Ⅱ类 1分类和Ⅱ类 2分类错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机理独特 ,只要充分认识其矫治原理 ,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取得患者配合 ,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探讨其矫治原理、方法、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4例安氏Ⅱ类2分类恒牙列错牙合,均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EAW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改正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建立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和磨牙中性关系,明显改善病人面型。SNA角平均增大1.6度、SNB角平均增大3度,ANB角平均减小1.4度。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改善牙齿三维方向的位置,可有效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牙期恒前牙反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咬撬法,塑料联冠斜面导板以及2×4矫治技术对28例替牙期恒前牙反进行矫治。结果替牙期个别前牙反<2mm者,用咬撬法获得矫治,个别或2~3个前牙反在2~3mm者,用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矫治。当多个前牙反>3mm并伴有轻度拥挤者,采用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矫治较好。结论替牙期恒前牙反的矫治可达到快速解除反,疗程短,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4.
前方牵引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20例病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替牙期前方牵引器矫治安氏Ⅲ类错前牙反中骨性和牙性变化。方法 选择2 0例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患者 ,在替牙早期使用前方牵引器 ,治疗开始、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一年拍摄头颇侧位片 ,并以Pancherz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表明 ,在治疗刚刚结束时 ,覆盖增加 6 5毫米 ,其中 40 %为骨性变化 ,6 0 %为牙性代偿。治疗结束后一年发现覆盖减少 1 2毫米 ,即骨性变化占 2 3% ,牙性代偿 77%。覆盖减少的原因为下颌向前生长和下切牙唇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简单固定矫治器 (“2× 4”矫治技术 )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作用。方法 :样本为 18例替牙期前牙反 ,恒磨牙呈中性或轻度近中关系 ,下颌可退至切对切 ,轻、中度凹面形。采用“2× 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 ,平均治疗时间为 6个月 ,治疗开始和完成时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其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相对于颅底未见显著变化;;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ANB角、wits值)发生显著改善;;下前面高(ANSMe)增大。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明显;;矫正了前牙的覆、覆盖;;同时;;软组织面凸角(NsSnPos)明显变小、上唇基角(SN’Sn)明显变大、H角变大;;软组织凹面形改善。结论:早期采用“2×4”技术合并Ⅲ类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凹面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Alexander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1类错的矫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 8例安氏Ⅱ1类错患者 ,前牙深覆盖伴上下牙列拥挤 ,拔除4  45  5 ,采用Alexander直丝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矫治后前牙突度及轴倾度得到明显改善 ,前牙覆覆盖正常 ,UI-NA角平均减少 12 .3°,LI-NB角平均减少 4 5° ,下切牙唇倾得到明显改善 ,上下牙齿排齐 ,咬合关系恢复。结论 Alexander直丝矫治技术是继方丝弓矫治技术和Begg矫治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较为系统的直丝矫治技术 ,托槽设计简单舒适 ,简化而严格的矫治程序 ,使其具有高质量的疗效 ,并能有效的控制牙齿各方向的移动 ,使矫治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徐春华  胡小坤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11,(10):586-587,591
目的研究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应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上颌“2× 4”技术和下颌垫附拉钩施行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2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的患者 ,上颌用“2× 4”技术 ,下颌用带有拉钩的垫式矫治器 ,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2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典型病例直观展示了矫治前后的形态改变。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显示 ,许多项目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本方法为替牙期轻度骨性反的矫治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9.
安氏Ⅱ类 1分类是较常见的错类型 ,临床主张双期矫治 ,即生长活跃期矫治上下颌骨之间的矢状不调 ,待恒牙完全建后矫正错位牙齿。作者对收治的 13例替牙期或恒牙列初期的安氏Ⅱ类 1分类患者 ,用改良Andresen矫治器进行矫治 ,并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 ,探讨其对牙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3例安氏Ⅱ类 1分类错患者 ,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年龄 8~ 12岁 ,平均 10 9岁 ,混合牙列期或恒牙初期 ,均为面下 1/ 3短、下颌后缩 ,有Ⅱ°以上深覆和深覆盖 ,磨牙关系远中或安氏Ⅱ类 1分类的亚类。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EAW技术矫治骨性安氏Ⅲ类错,探索骨性安氏Ⅲ类错非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选择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3~22岁,平均16.5岁。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矫治结束时至前牙反解除,尖牙磨牙为中性关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前牙唇倾度加大,上后牙近中移动,下前牙代偿性舌向移动,下后牙远中直立。平面变平,颌骨变化较小。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以通过牙的三维移动矫治骨性前牙反,拓宽了正畸矫治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替牙期假性安氏III类错的牙颌特征 ,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假性安氏III类错组包括替牙期拍摄的 36张头颅侧位片。该组为追踪观察至生长发育期后确定为假性安氏III类错的患者 (女 1 5名 ,男 2 1名 ) ,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时的平均年龄为 1 0 7± 2 0岁。选择标准为 :①安氏Ⅰ类磨牙关系 ,前牙反 ;②功能性下颌前移位。真性安氏III类错组包括替牙期拍摄的 40张头颅侧位片。该组为追踪观察至生长发育期后确定为真性安氏III类错并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的患者 (女 2 1名 ,男 1 9名 ) ,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时的平均年龄为 9 7± 2 2岁。选择标准为 :安氏III类磨牙关系 ,前牙反。安氏Ⅰ类错组包括 31名安氏Ⅰ类错患者 (女 1 7名 ,男 1 4名 ) ,平均年龄为 1 1 2± 1 4岁。选择标准为 :①安氏Ⅰ类骨面型 ,②覆覆盖正常 ,③轻度或中度牙列拥挤 ,④正中位时为直面型。结果 假性安氏III类错组中 ,女性“A”点到Nperp的距离平均值为 - 1 63mm ,与安氏Ⅰ类错女性平均值 0 52mm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假性安氏III类错组上切牙较直立。结论 替牙期假性安氏III类错组的牙颌特征为 :①面中部长度 (Co A)稍短 ,②下颌功能性前移位 ,但下颌长度正常 ,③上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和骨性影响。方法:选择 17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牙合,矫治开始及前后各 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期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SNA平均增大 2. 6°, A点平均前移 3. 1mm;前牙覆盖增加 5. 2mm, 其中骨性变化占 63%,牙性变化占 37%。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13.
口腔正畸学     
方丝弓矫治技术中人宇型唇弓的临床效果评价,交互牵引在矫治替牙期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中的临床应用,十堰地区错黯畸形患者Bolton指数的测量,远中错黯畸形的Moyers分粪,改良型Twin-block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面部生长型正常的前牙倾斜度,以及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前牙代偿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对158例正常及24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前牙倾斜度相关的测量指标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代偿特征。结果1)正常垂直生长型中上下颌前牙相对舌倾,水平生长型中上下颌前牙相对唇倾。2)与正常不同生长型均值比较,安氏Ⅱ类1分类错上颌前牙在不同生长型中相对于正常均唇倾,下颌前牙在垂直生长型和平均生长型中相对于正常唇倾,在水平生长型中没有变化。结论在临床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生长型及牙代偿特征,选择相应的矫治方法和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探讨其矫治原理、方法、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4例安氏Ⅱ类2分类恒牙列错[牙合],均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EAW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改正前牙内倾型深覆殆,建立前牙的正常覆聒覆盖和磨牙中性关系,明显改善病人面型。SNA角平均增大1.6度、SNB角平均增大3度,ANB角平均减小1.4度。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改善牙齿二维方向的位置,可有效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中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后牙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结果2×4矫治技术可以改正前牙反,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结论2×4矫治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特点,探讨其作用机理,总结其临床治疗时机、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对13例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深覆(牙合)、深覆盖、前牙唇向开展和调整磨牙关系的矫治.结果 13例安氏Ⅱ类1分类和Ⅱ类2分类错(牙合)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多曲方丝弓技术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机理独特,只要充分认识其矫治原理,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取得患者配合,即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215;4矫治技术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215;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后牙[牙合]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结果2&#215;4矫治技术可以改正前牙反[牙合],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结论2&#215;4矫治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27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应用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磨牙调整为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颌关系及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改良Twin - 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能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20.
熊莉  陈晓峰  段义峰 《口腔医学》2012,(11):690-692
目的分析双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1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Ⅰ期Twin-block功能矫治和Ⅱ期固定矫治,并行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经Ⅰ期和Ⅱ期矫治后,患者通过头影测量分析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覆盖减小。结论对于生长期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采用双期矫治有明显效果,对于牙型和面型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