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志阳 《山东陶瓷》2006,29(4):32-33,37
前言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用陶瓷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将越来越大,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问题是日用陶瓷出口关注的重点,各国对铅、镉溶出量的规定越来越严,铅、镉溶出量是否合格是决定日用陶瓷能否走向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检测实验室应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潮州陶瓷产区是中国瓷都。潮州陶瓷产区生产的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卫生陶瓷三大类产品,已在产量和出口量方面居国内首位。长期以来,潮州日用陶瓷的质量和档次一直受到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良好评价,在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限量方面,已能达到国标、美国FDA、欧盟、国际ISO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产品已销往国外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用陶瓷的年出口额达到1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高。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之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二十五个国家制定个本国的允许铅镉溶出量之标准。现将部分国家关于铅镉溶出量允许之标准列于表一。而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之铅镉溶出量往往超出上述各国之规定数字很多,直接影响到出口成交,尤其是不少被评为我国各级优质产品的粉彩瓷,虽然是装饰效果获得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及好评,但由于其铅镉溶出  相似文献   

4.
无铅无镉陶瓷颜料生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无铅无镉陶瓷颜料关键技术的研究,阐述了无铅无镉陶瓷颜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指出日用陶瓷产品只有从原材料、装饰材料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有效地控制铅、镉溶出量,彻底从源头上杜绝铅、镉等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众所周知,重金属铅和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因此,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检测是出口陶瓷检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强检项目。按照国际通用的检验方法,铅镉溶出量测定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测定陶瓷在22±2℃温度下,在4%醋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的浸出液中的铅镉含量。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在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整个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铅镉溶出量的检测结果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的检测排查,发现引起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主要来源是釉彩中的铅、镉成份。并对易造成铅、镉溶出量超标的釉上彩日用陶瓷的生产、加工工艺中的关键控制点做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进口配额的不断降低,许多国际知名的陶瓷企业到中国进行贴牌生产,日用陶瓷出口潜力仍然很大,但他们对陶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陶瓷装饰材料作为日用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口陶瓷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也就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陶瓷花纸烤烧后的铅镉溶出量能否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日用陶瓷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此,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举行2003年年会,与大家共同讨论陶瓷装饰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社会对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有些陶瓷生产企业对日用陶瓷这一食品接触产品涉及的铅镉溶出风险、危害等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区。从日用陶瓷生产工艺入手,结合近几年全国进出口陶瓷产品铅镉溶出量不合格案例分析,总结出陶瓷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风险和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广大消费者、陶瓷生产企业、经销商、宾馆饭店等使用部门防范风险的意识,指导生产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计划与落实措施,为政府部门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软质瓷低铅熔块釉的开发秦丽娟(唐山市陶瓷研究所.唐山0A2090)1前言降低铅溶出量是日用陶瓷生产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外用户对铅清出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各个陶瓷出口厂家都在努力寻找降低铅溶出量的途径。为此试制了一种低铅溶出的熔块釉,有效地...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修改陶瓷铅镉溶出量标准后,能否大幅度降铅已是关系我国出口陶瓷能否继续占领和拓宽美国市场的关键问题。找准造成陶瓷含铅的原因非常重要。陶瓷所含铅镉主要来源于花纸,花纸所含铅镉主要来源于色料。所以色料、花纸、陶瓷三个生产环节均对陶瓷铅镉溶出量有直接影响。要实现陶瓷降铅必须从色料、花纸、陶瓷生产三个方面同时抓起,“三管齐下”,实施综合治理。其中重点是抓好色料降铅。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领导,陶瓷、花纸、色料三行业并未形成共识和统一行动。陶瓷行业由于直接受到美国修改铅镉溶出量标准的触动,压力很大,危机感很强。  相似文献   

12.
依照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的萃取增加微波加热处理,研究了微波加热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影响。选取铅溶出量在0.500mg/mL、镉溶出量在0.050mg/mL以上的日用陶瓷偏平制品(盘)进行试验,对微波加热处理时间与制品表面溶出的铅、镉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10min以上的铅、镉溶出浓度比只用醋酸浸泡的明显增加,有的达原浓度的1.5倍;微波加热时间在0~25min,浸泡液中铅、镉溶出浓度随微波加热时间递增,20min以上无变化。采用微波加热不仅加速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而且还可增加溶出量。  相似文献   

13.
《佛山陶瓷》2021,31(8)
考察摩擦行为对日用陶瓷中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GB31604.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和GB 31604.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检测市售新的日用陶瓷器皿和长期使用过的日用陶瓷器皿中铅镉溶出量的情况。溶出量试验条件分别为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于22±2℃温度下,浸泡24h±20min,研究动态摩擦行为对市售日用陶瓷器皿中铅镉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摩擦后日用陶瓷第一次浸泡,铅镉溶出量明显高于新购买的日用陶瓷第一次浸泡。并实验不同摩擦次数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行为促进日用陶瓷中铅镉溶出量,当动态摩擦到达7次后,铅镉溶出量基本到达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陶瓷》2004,40(2):17-17
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的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极限》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10月9日发布,2004年6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与ISO6486-2:1999《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和玻璃餐具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美国FDA关于日用陶瓷器皿铅、镉溶出量的新决定》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 2004-04-07《与食物接触的陶…  相似文献   

15.
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成因、危害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俊  卓琨 《佛山陶瓷》2011,21(11):16-19
本文介绍了日用陶瓷铅、镉溶出对人体的危害,日用陶瓷引入铅、镉的原因,以及铅、镉溶出的机理。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检测仪器、检测原理以及检测方法,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行业动态     
《山东陶瓷》2006,29(3):23-28
欧盟新陶瓷铅镉限量标准对我国的影响不可小觑欧盟将于2007年5月20日对我国陶瓷实行新的限量标准,新的标准对陶瓷产品铅溶出量限量为0.2ppm,镉溶出量限量为0.02ppm。这次限量标准的修改,对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甚至对我国陶瓷产业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此次限量标准的修改给我国陶瓷产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铅(PbO)是日用陶瓷釉料中常用的助熔剂,是陶瓷行业制釉的优质原料,最早应用于陶瓷装饰。但铅是重要的生物毒性元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从我国目前的日用陶瓷生产条件出发,分析了日用陶瓷中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降低铅溶出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唐志阳 《陶瓷》2011,(4):19-20
氧化铅(PbO)是日用陶瓷釉料中常用的助熔剂,是陶瓷行业制釉的优质原料,最早应用于陶瓷装饰。但铅是重要的生物毒性元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从我国目前的日用陶瓷生产条件出发,分析了日用陶瓷中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降低铅溶出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保华  王金锋 《陶瓷》2011,(7):19-20
氧化铅(PbO)是日用陶瓷釉料中常用的助熔剂,是陶瓷行业制釉的优质原料,最早应用于陶瓷装饰。但铅是重要的生物毒性元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从我国目前的日用陶瓷生产条件出发,分析了日用陶瓷中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降低铅溶出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陶瓷纵横     
美FDA对陶瓷铅、镉溶出量提出新标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根据美国参议院消费与环境事务小组委员会关于修改日用陶瓷器皿附从政策的要求,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修改了美国日用陶瓷器皿铅溶出量标准.修改后新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