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热轧机辊道清刷装置清刷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刘志鹏 《有色金属加工》2012,41(4):38-39,37
辊道清刷装置是目前铝带热轧机中一种新型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辊道清刷装置的结构、设计参数,以及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和日立为了进一步探讨节能措施,共同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用“加热管式冷却锅炉”来回收连铸坯显热的装置,并已开始试运转。连铸板坯被切成所规定的长度以后,由辊道传送到轧机,在传送过程中,连铸板坯的显热,可通过安装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鞍钢半连轧厂精轧机输出辊道水幕冷却系统的设计、生产试验研究,以及水幕冷却产品的综合性能研究。系统投产一年多来,证明该设计满足了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金属科学研究所和马克耶夫冶金联合工厂一起,在300带钢轧机轧制线上开发和试验了带钢快速冷却装置. 带钢成卷或在垛上缓冷是其生产工艺的特点,但结果降低了机械性能,破坏了平直度.由于生成二次氧化铁皮,又增加了金属的损耗。为使轧件快速冷却,试验了安装在飞剪后面辊道上的喷水冷却装置。该装置长12m。当轧制速度为8~10m/s时,冷却时间为10~12s.在上集水管配置120个喷嘴,下集水管配置32个喷  相似文献   

6.
余蓉 《上海钢研》2006,(3):21-21
具有高可成形性的高强度钢是热机控制加工(TMCP)的主要目标。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DiWu等人在实验室热轧机的输出辊道(ROT)上对3步冷却(第一次水冷,随后空冷,再第二次水冷)模式以及TMCP对Fe—C—Mn—Si多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热轧后的输出辊道上进行3步冷却可以获得含多角形铁素体、晶粒状贝氏体和大量稳定残余奥氏体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7.
水幕冷却装置介绍 由鞍钢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水幕冷却装置已在鞍钢半连轧厂一次投产成功,该装置中采用了两项已通过冶金部鉴定的新技术。第一项是水幕头技术,它可保证形成层流幕状,达到节水、充分冷却的效果。水幕外观呈现出玻璃板状。第二项是三通气动球伐,它具有响应速度快、用有支承面的蝶形弹簧进行自动补偿,因而使用寿命长、安装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热带钢轧制技术发展很快,伴随这项技术发展而出现的热带钢连轧机输出辊道上都设置冷却装置,快速冷却带钢,保证并控制合适的卷取温度,提高产品级别,并获得性能优良的产品。为此,国外对热带钢连轧机输出辊道上冷却形式极为重视,冷却方式的研究在不断地发展,力图用最佳的冷却装置,充分发挥冷却水的冷却能力,有效而充分地强冷钢材,提高钢材性能和合格率,挖掘钢材的  相似文献   

9.
陈芝  何支安 《宽厚板》1996,2(4):26-30
本文论述上钢一厂钢板厂船板生产中是再结晶控制轧制工艺,作为控制轧制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控制冷却,是钢板厂控制轧制工艺中的薄弱环节,鉴于控制轧制工艺的需要于1992年研制扣板线在线生产用钢板水幕冷却装置,通过在研制,于1994年水幕冷却装置投入使用,采用水幕冷却后完整了控制轧制工艺。  相似文献   

10.
水幕冷却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钢材的综合性能,提高产量和生产率,济南钢铁公司中板厂在实际生产中引进了控制冷却技术,结合水幕冷却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水幕冷却方式的特点,控冷模型及其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改进我国中厚板控制冷却系统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ABB公司的DCS502B全数字直流传动模块、ACS600交流多传动控制模块和西门子公司的S7-300程控器等完成的1300mm铝板带热轧机电控系统为例,介绍了现代铝带热轧机传动电控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并着重介绍了辊道电机的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12.
韩庆生 《四川冶金》1995,17(4):67-70
本文对水幕冷却装置及09SiVl轧后冷却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第四种冷却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厚板车间控制冷却工艺中水幕冷却技术的主要特点、系统组成和水幕冷却的控制方法,对影响水幕冷却技术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所在单位斯太尔摩风冷线的风量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对不同轧制品种的自动识别,使冷却风机风门开口度的调节与辊道速度的变化具有快速反映能力及跟随性,从而实现了冷却速度的智能控制,达到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控冷要求。这种方法可以在相关问题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钢板水幕冷却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钢板轧后水幕冷却时影响对流换热系数和冷却效果的各种因素。冷却时间、冷却区长度、冷却水消耗量、冷却装置的数量与安装形式以及系统的冷却速度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可对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八田夏雄 《武钢技术》1991,(10):50-55,61
为了预测热钢板的水幕冷却工艺,已将以前建立的数模推广到用长宽比非常大的狭缝喷嘴喷出的水幕对热钢板进行冷却的工艺上。因为层流冷却与水幕冷却之间可能存在一些相似点,一因此用改进后的数模计算出的冷却曲线与各种水流量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水幕冷却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钢板控制冷却的意义,对钢板水幕冷却方式的特点、水幕冷却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连铸板坯辊道输送和堆冷过程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有限元热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冷却初期辊道输送和堆冷过程铸坯都会发生两端翘曲变形,冷却后期辊道输送过程铸坯会恢复平直而堆冷过程铸坯会发生反向弯曲。堆冷过程中加盖保温罩能使铸坯在冷却后期恢复平直而不发生反向弯曲,并且铸坯内残余应力也变小了。  相似文献   

1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过热冷却保护装置,属于电机降温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和循环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设有进、出风口和第一进、出水口的换热腔室、水幕装置和隔水滤网、排风扇、送风机和引风机;循环结构包括冷却水箱、设置在冷却水箱内部上方的回水喷淋管、进水泵和回水泵。该装置可极大程度上降低空气温度,提高冷却效率、换热效果强、实现冷却装置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钢板纵向、横向、厚度温度分布的差异,建立了在线冷却过程中的控制冷却模型,可分别采取控制钢板输送速度、保持一定比例的上下水量及边部遮蔽的措施,改进钢板纵向、厚度及横向的温度分布。应用表明,通过改进水幕冷却系统参数和冷却区辊道参数,实测终冷温度与目标终冷温度最大偏差为19℃,最小偏差为4℃,试验坯料板形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