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烷基胍表面活性剂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合成方法及几种主要的烷基胍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并展望了烷基胍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四种酰胺基烷基膦酸二钠新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质(γ,cmc和Г_∞等),结果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是一类具有单链型疏水基的表面活性剂。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庚烷-戊醇-水的拟三元微乳液相图,并用ATR-IR研究了该微乳液在碳钢表面的吸附作用,表明该微乳液在碳钢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吸附膜,此吸附膜的组成类似于微乳液的界面膜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聚氧乙烯烷基胺类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能 ,从其结构方面分析了此类活性剂的性能和特点 ,重点讨论了其性质与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为研究开发此类活性剂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讨论表明 ,此类产品是一种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制法性能及其应,并介绍了人们不熟知的烷基次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国内磷酸盐表面活性剂生产概况及发展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工艺及其最新的发展动向,并介绍了这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广州助剂化工厂和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研制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于8月30日通过了广州市化学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十二烷基甜菜碱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与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都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配后性能,其中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甜菜碱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是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发展较早、用量较大的品种之一。两性表面活性剂是在分子中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后起之秀。由于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发泡性、增粘性、润湿性、洗涤性、抗静电性、乳化性、低刺激性和低毒性,故近年来在国外获得很快的发  相似文献   

8.
以二苯醚和系列α-烯烃为原料合成出二烷基二苯醚,经氯磺酸磺化和NaOH溶液中和,制得系列二烷基二苯醚单磺酸钠(MAM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烷烃之间在不同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并讨论了盐度、活性剂浓度和烷烃链长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及其工业生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主要性能、工业生产及应用,并对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绿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为主要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研制出一种去污效果优异、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的衣物清洁湿巾。采用质量分数为12%的绿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作为固定基础原料,对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的表面张力、稳定性、去污力等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O-9的质量分数为5%、SCA的质量分数为3%时,制备出低泡、低黏度、去污力符合要求的烷基糖苷羽绒服清洁湿巾。  相似文献   

11.
李国桥  纪海龙  刘杰  闵洁  郝金生  孙琦 《广州化工》2011,39(18):74-75,92
界面张力是评价三元复合体系的重要指标。从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浓度、聚合物浓度、水质矿化度以及体系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不同表面活性剂、碱浓度下,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很大。0.30%S(表面活性剂)+1.2%A(碱)+1650 mg/LP(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在...  相似文献   

12.
改性碱木质素产品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性碱木质素(HML)作为牺牲剂可以显著地减少主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钠ORS-41的吸附损失(减少量>50%),HML能和石油磺酸钠、碱、聚合物配合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范围,以0.15%改性木质素代替50%ORS-41表面活性剂,复合驱采收率可达到20%左右,略高于单纯应用0.3%ORS-41三元复合体系的复合驱采收率。改性碱木质素作为三次采油牺牲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Fuel》2005,84(12-13):1607-1611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urfactant on the reduction of interfacial tension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behavior of nonane and crude oil with three hexadecylbenzene sulfonate isomers (with benzene rings locat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long the alkyl chains)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could be reduced to ultra-low values at low alkali concentrations by using a surfactant molecule with a phenyl group located near the center of the alkyl chain.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is kind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deal for surfactant flooding. Moreover, the transient low interfacial tensions in crude oil/alkali system were caused by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surfactant and the active species generated at interface, but surfactant molecules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at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4.
陈泽成 《广州化工》2012,40(17):20-22
描述了碱溶性增稠剂的定义和分类和流变行为的研究。分别介绍了共聚单体、聚合物分子量、表面活性剂及交联单体对碱溶性增稠剂增稠剂性能影响的研究。同时介绍了碱溶性增稠剂疏水締合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5.
梅浩林  汤军 《当代化工》2016,(11):2619-2621
油藏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是砂岩表面化学物质与表面活性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ASP复配体系溶液中,碱对表活剂的吸附影响较大,在表活剂溶液中加入碱后,砂岩对表活剂的吸附量下降,且吸附量下降幅度与碱浓度成正比。实验结果表明,碱可以使粘土矿物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量降低70%~80%,而油藏砂岩对表活剂吸附量可降低10%~40%。聚合物对表活剂的吸附影响较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吸附量降低15%~30%。这是由于聚合物在表活剂溶液中水解后,部分分子团带有负电荷,这就抑制了砂岩对表活剂的吸附作用;另外,加入聚合物后,复配体系溶液变稠,使得溶液扩散速率降低,减小波及体积,进而削弱表活剂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6.
Sodium metaborate, a novel alkali, is introduced into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ASP) flooding to solve the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conventional alkalis. Sodium metaborate can reduce the adsorption loss of the surfactant as well as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Weak alkali sodium metaborate causes less viscosity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strong alkalis. Scale precipitation study shows that sodium metaborate can be effective to avoid the scale precipitation damag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dium metaborate result in the highest oil recovery of 56% compared with sodium carbonate and sodium hydroxide, and at the same time avoid the problems caused by conventional alkalis.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PAA-g-AL)和酚醛树脂(PF)制备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酚醛开孔吸水材料(PAA-g-AL/PF),并对PAA-g-AL、发泡剂、表面活性剂、增韧剂加入量和发泡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SEM、FT-IR、DSC和TGA分别对PAA-g-AL/PF的微观形貌、官能团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0 g PF加入7%聚丙烯酸接枝碱木质素、16%发泡剂、8%表面活性剂、7%增韧剂和4.8 g 10%盐酸在发泡温度为62 ℃的条件下2 h发泡成型制得的PAA-g-AL/PF开孔吸水材料,吸水率达33.08 g/g、表观密度为5.1 g/dm3,PAA-g-AL与PF网络之间存在显著的分子间氢键作用,136 ℃以下热稳定性良好且材料为均匀开孔结构,吸水后形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元复合驱 (ASP)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为任一组分NaOH或ORS -4 1浓度函数。表面活性剂ORS -4 1分子膜性质随碱浓度变化表明 ,碱与表面活性剂间存在相互作用。在高表面压下 ,聚丙烯酰胺对表面活性剂单分子膜影响极小 ,在低表面压下影响显著。破乳剂对ASP膜影响较大。使用常规瓶试法测定了W /O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碱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破乳影响较大 ,当ORS -4 1浓度较高时 ,聚合物影响变小。ASP乳状液破乳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9.
无机盐,混合碱NaOH、Na2CO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经过混合组成多元驱。通过实验探讨了该多元驱中各个组分的用量对油水界面张力和稠油黏度的影响,优化了该多元驱中各个组分的含量。实验得出,无机盐的加入可以显著地降低界面张力和稠油黏度。当多元驱中无机盐、混合碱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87%,40.17%,6.99%,聚合物质量浓度为800 mg/L,配成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加热到50℃,油水质量比7∶3混合后,可使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红浅稠油黏度从23690 mPa.s降到84.83 mPa.s,降黏率达到99.64%,体系界面张力达到0.07499mN/m。室内评价表明,该多元驱可使新疆克拉玛依地区9#红浅稠油降黏率达到92%。多元驱中无机盐的质量分数超过50%,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和亲水性的二种性能 ,研究了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规律。在表面活性剂同系物复配的研究中 ,得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表面活性剂不能与原油形成低的界面张力 ,但两种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 ,则可以与大庆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平均当量范围为 410~ 430 ,相对分子质量、碱浓度和界面张力三者之间有一定规律 ,即表面活性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界面张力曲线向低浓度碱方向移动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界面张力曲线向高浓度碱方向移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影响界面张力的又一因素 ,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原油中的碳数分布和界面张力可能存在某种特定联系。支链对降低界面张力方面比直链有更好的效果 ,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越高 ,则油砂对其吸附量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