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玲  闵珺  刘锋  肖秀清  杜凡 《陕西中医》2020,(9):1192-1196
目的:研究黄芪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黄芪后处理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变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5种主要致纤维化因子p38MAPK、TGF -β1、α-SMA、CTGF和Collegen Ⅳ mRNA表达水平; 免疫印迹法检测p38MAPK信号通路上下游蛋白MKK3和ATF-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黄芪后处理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纤维病理变化明显减轻,p38MAPK、MKK3和ATF-2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黄芪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具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雯  李木松  王利兵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74-1079
目的 探讨藤茶总黄酮(TF)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TGF-β1/p38MAPK)通路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灌胃75 mg/kg)、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灌胃300 mg/kg)、激动剂组(灌胃300 mg/kg藤茶总黄酮加腹腔注射2 mg/kg anisomycin),每组13只,除对照组外,余组采用皮下注射25%CCl4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干预5周.检测5组血清ALT、AST、肝组织ColI、ColⅢ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p38MAPK、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p38MAPK、p-p38MAPK、α-SMA、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及激动剂组血清ALT、AST及肝组织ColI、ColⅢ水平均降低,其中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ALT、AST、ColI低于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和激动剂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结缔严重,肝脏明显纤维化,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激动剂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其中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肝脏恢复程度最佳.与模型组比较,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及激动机组TGF-β1、α-SM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MP-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其中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TGF-β1、α-SM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及激动剂组,MMP-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及激动剂组(P<0.05).结论 藤茶总黄酮可显著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其调控机制可能与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TGF-β1/Smad 通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探讨复方丹参片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 关机制。方法采用灌胃腺嘌呤(250 mg·kg-1)的方式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氯沙坦组(0.09 g·kg-1)及复方丹参低(0.3 g·kg-1)、高(0.6 g·kg-1)剂量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灌胃给 药,每日1 次,连续干预4 周。检测大鼠血清Cr、BUN 水平;采用HE 及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 态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肾脏组织中MMP-2、MMP-9、TIMP-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鼠血清Cr、BUN 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病变;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 TIM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 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复方丹参片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BUN 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脏纤维化病 变;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TIMP-1 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Smad7、MMP-2、 MMP-9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 通路及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 水平来实现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颖  杨宇  袁建  刘旺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97-1000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Smad7,即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CCl4油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邪通络组。造模的同时予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0mL(kg·d),阳性对照组予秋水仙碱0.5mg/(kg·d),透邪通络组予三甲散加减方浸膏1.1mL/(100g·d)。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光镜下观察纤维化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2/3及Smad7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能显著降低TGF—β1和Smad2/3的表达,明显增高Smad7的表达,且效果优于秋水仙碱。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害,有效降低肝组织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增高Smad7的表达,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中药复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中医治法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法制备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两种不同中药复方煎剂灌胃,观察大鼠肝组织匀浆TGF-β1浓度及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异常表达;治疗1组、2组均可降低肝组织匀浆TGF-β1含量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尤以滋肾清肝饮组疗效更加明显。结论:滋肾清肝化瘀法与滋肾化瘀法皆可有效防治CCl4大鼠肝纤维化,配伍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后作用可能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加味茵芍散对肝纤维化家兔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苏氨酸激酶2(Smad2)、丝/苏氨酸激酶4(Smad4)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0.10mL/kg的用量腹腔注射CCl4诱导复制家兔肝纤维化模型,50只家兔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加味茵芍散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通过肝脏病理取材确定肝纤维化病变,同时实时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Smad2 mRNA、Smad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秋水仙碱组和加味茵芍散高、中、低剂量组家兔肝组织TGF-β1、Smad2 mRNA、Smad4 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加味茵芍散中、高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TGF-β1、Smad2 mRNA、Smad4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茵芍散能减轻纤维组织增生,可以下调TGF-β1、Smad2 mRNA、Smad4的表达。该方对CCl4诱导家兔肝纤维化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复制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健脾软肝对模型大鼠肝纤维化TGF-β/Smad通路各位点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受体的表达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健脾软肝方可以下调TGF-β1mRNA和TGF-β1受体的表达,调节Smad3/Smad7的比例。结论:健脾软肝方对TGF-β/Smad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多个位点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蚣抗纤方(QF)活血组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Smad2/3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活血低剂量组、活血高剂量组,用双抗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结果:①血清学指标:模型组血清TGF-1含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组血清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并具量效关系.②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肝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明显,活血组肝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芪蚣抗纤方活血组通过降低TGF-β1,减少Smad2/3的激活,从而抑制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减轻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Wiste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柴胡疏肝散高、中、低剂量组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各治疗组于第6周给药至第10周结束。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TGF-β1蛋白、p-p38MAPK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弱,MMP-9蛋白表达显著增强,TIMP-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结论:柴胡疏肝散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柴胡疏肝散经TGF-β/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使HSC低表达TIMP-1、高表达MMP-9从而促进基质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Smad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250 mg·kg-1)灌胃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及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9、18 mg·kg-1),每组10 只,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30 d。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 和Masson 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 理学变化;采用RT-qPCR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血清Cr、BUN 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Cr、BUN 水平明 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4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 变化(P >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 Smad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肾组织转化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的影响。方法:将4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缬沙坦组、模型组、丹参提取物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MsPGN模型。丹参提取物组按丹参5 g/(kg·d)的剂量灌胃给药;缬沙坦组按缬沙坦0.01 g/(kg·d)的剂量溶于温水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每天给予等量温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后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和p38 MAPK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和p38MAPK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TGF-β1和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6周和12周缬沙坦组、丹参提取物组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TGF-β1和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丹参提取物组TGF-β1和p38MAPK mRNA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的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p38MAPK蛋白和mRNA水平,抑制TGF-β1/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红芪术软肝煎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10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桃红芪术软肝煎组(桃红芪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分3、6、9周3个时间点采用50%CCl41 mL/kg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进行肝纤维化模型制作,同时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理表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的E-Cadherin、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Smad2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E-Cadherin、Vimentin、TGF-β_1、Smad2的mRNA表达。结果:肝纤维化病理结果显示,随着造模、给药时间的延长,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阻断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进展;与模型组比较,第9周时桃红芪术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从第3周至第9周,E-cadherin表达均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用药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TGF-β_1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mad2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芪术低剂量组Vimentin mRNA、Smad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芪术软肝煎中剂量组Smad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正化瘀胶囊组TGF-β_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芪术软肝煎可持续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治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from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TGF-β1,Smad3,Smad7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TFL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ip DMN 4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g水飞蓟宾为阳性对照50 mg· kg-1组,用不同剂量的TFL(400,200,100 mg·kg-1·d-1)ig给药,造模当日开始分组给药,每日1次,共给药6周.于实验第6周末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留取肝脏同一部位行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血清AST,ALT均显著升高,肝组织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Smad7 mRNA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TFL各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血清AST,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smad7则有所升高.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可减轻实验性大鼠肝损伤及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珠方的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肝脏TGF-β1,Smad4,Smad 7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芪珠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珠方醇提高剂量组,芪珠方醇提低剂量组,芪珠方水提高剂量组,芪珠方水提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_4)橄榄油造模,首次5ml·kg~(-1),以后每次3ml·kg~(-1),每周2次,共8周。于造模开始次日给药,芪珠方高,低剂量组16.2,9.72g·kg~(-1)ig,秋水仙碱组5ml·kg~(-1)剂量ig,每日1次,连续8周。造模结束后所有大鼠处死,肝脏组织学观察,Western-blot检测TGF-β1, Smad4,Smad 7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Smad4,Smad 7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炎症程度高于正常组,肝组织内TGF-β1,Smad4的表达增加, Smad7的表达减少(P0.05);经过芪珠方治疗后,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纤维化和炎症程度降低,肝组织中TGF-β1,Smad4的表达降低,Smad7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芪珠方抗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效果,其作用机制与其能影响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大鼠60只,正常组10只,其余腹腔注射STZ制备DM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等量蒸馏水)、厄贝沙坦组[27 mg/(kg·d)]、中药低剂量组[3.465 g/(kg·d)]、中药中剂量组[6.93 g/(kg·d)]、中药高剂量组[13.86 g/(kg·d)],每组10只,给药8周,检测血糖、Scr、BUN,观察肾组织的病理,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p38MAPK、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血糖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显著增高(P<0.01),肾组织有大量TGF-β1、p38MAPK、FN mRNA及蛋白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BUN、Scr明显降低(P<0.01),TGF-β1、p38MAPK、F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厄贝沙坦组、中药中、高剂量组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TGF-β1/p38MAPK通路的激活导致肾间质病变,益气升清方可减少TGF-β1、p38MAPK的表达,从而减少FN的沉积,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方明  过建春  包剑锋  王运发  徐骐 《中医药学刊》2012,(5):1026-1029,I0003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TGF-β1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5)及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M,n=20)及药物干预组(Y,n=20)。M及Y组采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Sham组仅作胆总管分离,不作胆总管结扎。Y组于术后1周开始经灌胃给予黄芪多糖,1日1次,共4周。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处死取材。统计分析实验过程大鼠死亡率及腹水发生率,观察实验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学;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M组比较,Y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及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TGF-β1表达,这可能也是黄芪汤组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芦根多糖抗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及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芦根多糖大剂量(420mg/kg)、中剂量(210mg/kg)、小剂量(105mg/kg)连续灌胃9周。放射性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CIV)的水平;取部分肝脏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芦根多糖各剂量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HA、LN、CIV水平;减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并增强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芦根多糖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不同剂量的养营活血汤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α-SMA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比较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并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α-SMA及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养营活血汤各剂量组肝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F-β1及肝组织α-SM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养营活血汤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和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及α-SMA的表达,直接或间接抑制了HSC的活化,从而抑制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TGFβ,Smad3、Smad7的影响,探讨CMP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Smad7的表达,以香菇多糖、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表达显著增强(P〈0.01),Smad3高表达(P〈0.01),Smad7低表达(P〈0.01)。CMP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和Smad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Smad7表达显著增强(P〈0.01),显示了较好的调节TGF—β、Smad3、Smad7表达的作用。结论:CMP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TGF-β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下调Smad3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对TGF—β—Smad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9,(7)
目的探究黄芪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秋水仙碱,50 mg/kg)和黄芪总黄酮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HE染色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HA、LN、PCⅢ、CⅣ、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黄酮组能抑制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显著降低ALT、AST活性,HA、LN、PCⅢ、CⅣ,以及IL-1β、IL-6、TNF-α水平和α-SMA、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抑制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