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淫羊藿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结论 AB-8大孔吸附树脂用于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吸附纯化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成分及淫羊藿苷,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为考核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类型,并对洗脱溶剂的选择、树脂柱径高比、洗脱流速、药材与树脂用量比、洗脱剂用量等进行考察。结果:以AB-8为最优型号树脂用于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以70%乙醇,树脂柱径高比为1∶3,洗脱流速6BV/h,药材树脂用量比1∶3为最佳工艺。结论: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证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树脂前处理的方法。方法 以淫羊藿总黄酮洗脱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DM130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大孔树脂前处理的方法。结果 DM130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容量以干树脂计为12.02mg·g-1,用纯化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依次洗脱,以60%乙醇洗脱效果最佳,洗脱率达92.03%,总干燥物中淫羊藿总黄酮含量达75.39%。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作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谢娟平  孙文基 《中药材》2007,30(4):466-468
目的:研究LSA-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箭叶淫羊藿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UV和TLC为检测方法,考察LSA-20大孔吸附树脂对箭叶淫羊藿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条件,并采用UV法测定各提取物中淫羊藿黄酮的含量。结果:LSA-2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淫羊藿黄酮的动态吸附容量为15.3 mg/ml,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可达66.5%,提取率为6.35%。结论:LSA-2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淫羊藿黄酮,85%乙醇可将绝大部分淫羊藿黄酮洗脱,具有工艺简便、快捷,产物纯度高,产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补肾方(何首乌、淫羊藿苷、骨碎补等)总黄酮的特性及工艺条件.方法:选用D101、DA201和DM301树脂,以总黄酮、二苯乙烯苷、淫羊藿苷和柚皮苷为指标,综合考察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补肾方中黄酮成分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并以优选的树脂,进行静态动力学吸附曲线测定、动态泄漏曲线制备、洗脱曲线制备等研究.结果:选用DM301大孔吸附树脂,以0.25 BV(柱体积)/h速度上样,分别用4 BV蒸馏水洗除杂质,然后用70%乙醇4 BV洗脱纯化总黄酮,洗脱速度为2.4 V/h.结论:大孔吸附树脂用于补肾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纯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比较淫羊藿总黄酮在11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最佳树脂,应用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的方法对所选最佳树脂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确定的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浓度30 mg/mL,上样液pH值为4,径高比1∶8,上样流速1.0 mL/min,最大上样量4 BV;解吸先用3 BV水除杂,洗脱液乙醇浓度62%,洗脱流速1.0 mL/min,洗脱液用量4 BV。纯化后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71.84%,RSD为1.38%。结论: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可作为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较佳分离材料,经过优化的纯化工艺稳定可靠,可在工业化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大孔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性能,阐明其吸附机制,优选适合纯化淫羊藿总黄酮的大孔树脂。方法:分别以淫羊藿总黄酮和5种代表性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霍苷Ⅰ)的吸附率、比吸附量、洗脱率、比洗脱量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比较HPD100,HPD600,AB-8,X-5,D101共5种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特性;利用伪一阶、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优选树脂的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运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优选树脂的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从物理化学角度探究树脂的吸附机制。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和洗脱性能均较好,显著优于其他树脂;其对淫羊藿总黄酮及5种代表性黄酮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对5种黄酮类成分之和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 HPD100型大孔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占主导的放热过程,最适吸附温度25℃。结论:HPD100型大孔树脂吸附容量大、洗脱顺畅,吸附机制明确,适用于淫羊藿总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的洗脱率和含量为指标,通过对上样量、洗脱液浓度、洗脱液倍量等因素考察,明确淫羊藿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参数。结果 D101树脂分离效果较好,优选的纯化工艺条件是以3 BV的蒸馏水洗脱,弃去水洗脱液,再以4BV的8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流速均为1 BV/h。结论 D101型大孔树脂可用于纯化淫羊藿总黄酮,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吸附树脂再生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骆  戴静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279-280
目的:对吸附树脂常规再生方法的再生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应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总黄酮进行反复吸附、洗脱10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再生处理;然后检测再生后树脂上淫羊藿总黄酮残留量,检测再生后树脂吸附容量,观察再生后树脂的变化。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树脂柱上有前10次吸附平均收率0.6%的淫羊藿总黄酮残留量,再生后的吸附容量为24.30 mg·ml-1。结论:吸附树脂可连续多批次地用于同一产物的提取分离,再生后有提取物残留,吸附容量变化不大,再生后有利于提高树脂柱吸附过程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比较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能力,考察动态吸附曲线,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淫羊藿所含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结果:X-5为分离纯化树脂并确定分离纯化工艺为:20mLX-5树脂湿法装柱(1.6cm×20cm),淫羊藿提取物浓度为0.6g/mL,以2.4BV/h流速上样,上样量为88mL,进行动态吸附,吸附5h;用水以2.4BV/h流速冲洗20BV,然后用50%乙醇以6BV/h的流速洗脱20BV,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结论:X-5树脂交换吸附淫羊藿中黄酮类物质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卡拉胶即角叉菜胶(carrageenan)是从红藻中萃取的天然多糖植物胶体,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及生化、医学研究等领域中.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长期经口给予卡拉胶可引起肠黏膜损害或溃疡性结肠炎,导致或促进肿瘤发生等.因此,有必要组织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和系统的基础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卡拉胶的食用安全性,消除其食用安全性隐患.  相似文献   

12.
亚麻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亚麻根Linum usitatissimu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vanillic acid,1),丁香酸(syringic acid,2),黄嘌呤(xanthine,3),牡荆苷(vitexin,4),异香草醛(isovanillin,5),(E)-3,3'-二甲氧基-4,4'-二羟基-1,2-二苯乙烯[(E)-3,3'-dimethoxy-4,4'-dihydfoxystilbene,6],2-甲氧基对苯二酚-4-β-D-吡喃葡萄糖苷(tachioside,7),β-谷甾醇和豆甾醇(8和9)混合物,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10).结论:化合物1~3,5~7,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炮制时间附子饮片的毒-效性与饮片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以附子"回阳救逆"功效为评价重点,采用Bliss法和序贯法对不同炮制时间附子饮片进行安全性评价;将饮片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变化与饮片TD_(50),ED_(50),TI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对3种双酯型生物碱与饮片毒性、药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回阳救逆"功效和"高效低毒"特点的附子饮片保存了适量的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乌头碱干扰了附子"回阳救逆"功效的显现(负相关),次乌头碱与附子的毒性和"回阳救逆"功效均成正相关.结论: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在饮片中的适当配比存在是保证附子"回阳救逆"及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羽  董志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651-655
综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对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防治癌症、抗炎、抗糖尿病、抗胃溃疡、保护肝脏、抗辐射、提高学习记忆、促进毛发生长等药理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银杏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优选银杏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提高银杏内酯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银杏内酯B的体外溶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银杏内酯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试验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银杏内酯B从PVP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速率比原药粉末显著提高,且药物中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从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相似性(f_2值均大于50)优于原药粉末.结论:将银杏内酯制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于进一步制备其固体剂型.  相似文献   

16.
斑蝥及其近缘种属药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斑蝥及其近缘种属药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含斑蝥素昆虫,除芫菁科7属45种外,还有同翅目蜡蝉科的鼻蜡蝉属Zanna、蜡蝉属Fulgora、翅蜡蝉属Lycorma,鞘翅目拟天牛科中Oxocopis属、Heliocis属、沃黄拟天牛属Xanthochroa,曹氏拟天牛属Oedemera等7个近缘属9种.斑蝥素药用新资源丰富,斑蝥素生物合成具有生物亲缘关系,斑蝥素形成与生态有一定关系,活体提取等斑蝥资源利用的新方法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七叶内酯(es-culetin,1),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2),6-hydroxymethyl-3-pyridinol(3),5,5'-bi(6,7-dihydroxycoumarin,4),6,6',7,7'-tetra-hydroxv-5,8,-bicoumarin(5),loliolide(6),dehydrololiolide(7).结论: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单面针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单面针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大孔树脂和硅胶色谱分离化合物,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单面针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8-二甲氧基-3,4环氧呋喃香豆素(1),异茴芹素(2),β-谷甾醇(3),羽扇豆醇(4),新橙皮苷(5),胡萝卜苷(6),熊果酸(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5,8-二甲氧基-3,4环氧呋喃香豆素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对市售雷公藤制剂样品中雷公藤红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外标法.Hanbon Kromasil 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酸水(83:1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25 nm.结果: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最高,在每片89.04~344.0μg;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红素含量在每片14.98~217.80μg;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是每片22.32μg,含量相对较低些.结论:不同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有很大差异.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雷公藤多苷片和昆明山海棠片.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对其进行质量监控和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络石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络石藤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以评价络石藤药材的质量.方法:利用HPLC-VWD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4批络石藤样品.色谱条件为: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A相为水,B相为甲醇,梯度洗脱(10%~60%B),分析时间60 min;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14批络石藤样品得到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峰,经相似度计算,14批药材整体相似性较好,其中10批药材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另外4批药材相似度偏低.结论:络石藤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络石藤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