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往的研究表明,甲状腺中分布有肽能神经,包括神经肽Y(NPY)能神经、P物质(SP)能神经和脑肠肽(VIP)能神经.这些神经纤维的终末与血管和甲状腺的滤泡接触.一般认为,甲状腺的功能活动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有关神经肽的调节,尤其是在甲亢状态下的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T4注射建立甲亢动物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对NPY、CGRP和SP 在实验与对照动物的分布进行形态学研究,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模型动物与对照动物甲状腺中的NPY、CGRP和SP进行定量研究.免疫组化技术发现NPY阳性神经纤维密集环绕小血管,其末端与血管内皮紧密联系,一些NPY阳性神经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有SP阳性神经纤维走行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其末端与滤泡上皮接触;CGRP阳性细胞分布于滤泡间的结缔组织中,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放射免疫测定表明甲亢大鼠NPY、SP水平高于对照大鼠,CGRP水平低于对照大鼠.结果表明,在甲亢状态下,机体通过血管收缩介质NPY、SP的增多与血管舒张介质CGRP的减少,控制甲状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这是机体在病理过程中的自稳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解剖技术和生物显微技术观察了小熊猫Ailurus fulqens甲状腺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甲状腺可分为左右两侧叶,没有明显的峡部,呈"V"字形或倒"八"字形,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腺的实质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滤泡、滤泡旁细胞、滤泡间结缔组织和血管、神经等结构所组成.大滤泡的壁由单层矮立方上皮或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而小滤泡的壁由单层低柱状上皮构成.滤泡旁细胞并不均匀地分布在腺实质内.在初生小熊猫的甲状腺内没有发现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3.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5,9(2):171-175,i007
本文是8头白鱀豚(Lipotes uexillifer)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初步研究结果。白鱀豚甲状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它海豚相似。其甲状腺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滤泡胶质嗜酸性,滤泡平均直径为106.4微米,滤泡上皮平均高为9.4微米,滤泡旁细胞平均直径为11.0微米。甲状旁腺分布在甲状腺的腹侧面或前、后方,其上皮细胞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团索状。文中并讨论了白鱀豚甲状腺的一些组织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白鱀豚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8头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初步研究结果。白鱀豚甲状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它海豚相似。其甲状腺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滤泡胶质嗜酸性,滤泡平均直径为106.4微米,滤泡上皮平均高为9.4微米,滤泡旁细胞平均直径为11.0微米。甲状旁腺分布在甲状腺的腹侧面或前、后方,其上皮细胞被结缔组织分隔成团索状。文中并讨论了白鱀豚甲状腺的一些组织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夏枯草胶囊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夏枯草胶囊组、硒酵母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予以正常饲养,模型组和药物组予以PTg皮下注射建立AITD模型,夏枯草胶囊组、硒酵母组分别给予夏枯草胶囊与硒酵母片的生理水溶液灌胃,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取甲状腺组织,HE染色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组织滤泡大量破坏,形态不规则,胶质分布不均匀,滤泡间隙增大,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夏枯草胶囊组滤泡形态尚规则,胶质含量较空白组少,滤泡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与模型组对比,夏枯草胶囊组与硒酵母组滤泡破坏及淋巴细胞浸润有显著改善。2)对照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Fas、FasL蛋白仅呈少量表达,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夏枯草胶囊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及硒酵母组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夏枯草胶囊可能通过减少Fas、FasL的表达,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甲状腺滤泡上皮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硬骨鱼类甲状腺的形态,早经Maurer(1886)、Gudernatsch(1911)、Hoar(1932)等学者研究过。大多数的硬骨鱼甲状腺是许多单个的滤泡散布在喉部腹主动脉周围,一般认为这是正常的分布区。最近Chavin(1956)在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中发现该腺滤泡异位分布于头肾(head kidney或称lymphoidal pronephic remmant)中。Gorbman(1955)和Baker(1955,1958,1959)研究了两种牛尾鱼和剑尾鱼在人工变化水中的碘或盐浓度时,发现甲状腺分布到肾脏,并引起肿瘤,偶而少数滤泡入侵到眼睛、鳃及心脏等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球蛋白(thyroid globulin,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甲状腺滤泡上皮起源的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这些癌细胞可以不同程度的合成Tg,在癌细胞胞浆中可见Tg分布状况。本文利用制备的抗人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甲状腺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判断甲状腺滤泡细胞源性癌有特异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鲻鱼甲状腺免疫组织化学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鲻鱼甲状腺的分布与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鲻鱼甲状腺滤泡分散地分布在第1对至第3对鲻弓的入鳃动脉之间;构成同一滤泡的单层上皮细胞呈扁平形和立方形两种形态,反映出同一滤泡中上皮细胞生理活动的不同步,且发现不同发育时期的鲻鱼这两种形态细胞的比例有显著差异。用特异性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对甲状腺滤泡的免疫染色反应显示,阳性物质分布在滤泡上皮细胞的脑膜及围绕滤泡腔的周边与中央胶质,幼年与成年鲻鱼甲状腺滤泡的免疫阳性反应部位有所不同。两种不同活动状态的细胞,扁平形细胞和立方形细胞,在核与胞质的超微结构上有显著不同。扁平形细胞的核为扁平形或椭圆形,核内常染色质十分丰富,核膜光滑,核周腔和核孔没有扩张,胞质中各种细胞器发育较差;立方形细胞的核膜高度凹陷,将核分为2叶至3叶,核周腔和核孔扩张,胞质中各种细胞器发育良好,出现长棒形和哑铃形线粒体,且数量明显多于扁平形细胞,多层粗面内质网呈板层状排列,还有发育好的高尔基复合体。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一种介于扁平形细胞和立方形细胞之间的中间型细胞,其胞质和核的发育明显好于扁平形细胞,但比立方形细胞差。上述结果可为了解鲻鱼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活动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动物学报49(2):230—237,200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成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培养条件,探讨其对BMSCs向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T组)、共培养组(C组)、诱导素组(F组)、共培养+诱导素组(C+F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诱导1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免疫染色法检测甲状腺特有标记物的表达;RT-PCR分析诱导后细胞内甲状腺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组间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D大鼠BMSCs (P3)诱导1周:(1)细胞免疫染色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PAX8及钠/碘同向转运体(NIS)、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与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情况不同,其中以C+F组染色效果显著加深;(2)RT-PCR分析与C+F组比较,B组、C组、F组PAX8 (6.21±0.04,0.02±0.01,0.54±0.03,3.31±0.30,F=283.07,P 0.05)、TTF1 (0.33±0.04,0.03±0.01,0.15±0.03,0.08±0.02,F=73.36,P 0.05)、TG (14.90±2.00,0.10±0.05,1.61±0.40,1.91±0.39,F=134.03,P 0.05)mRNA水平下降。结论在体外BMSCs与FRTL-5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中添加TSH、胰岛素、转铁蛋白、生长抑素及氢化可的松可诱导BMSCs分化为表达甲状腺滤泡细胞特异抗原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麝甲状腺超微结构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麝甲状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认为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可由粗面内质网囊泡(RERV)和由粗面内质网(RER)与高尔基器形成的分泌泡二条途径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和髓样癌的彩超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甲状腺髓样癌和4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超检查,对85例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彩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超声表现以低回声或等回声光团居多,少数病例可有高回声光团表现,且内部回声普遍不均匀,肿瘤与周围组织多有粘连。MTC患者的肿瘤边界多不清晰,内部钙化的病灶数目较多,而FTC的肿瘤边界则较为清晰,内部钙化的病灶数目较少。两组的内部钙化灶数目、钙化形式及肿瘤边界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C与FTC患者的肿瘤内部血流信号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的其病理改变与彩超特征联系密切,彩超检查能有效鉴别、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和滤泡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毕书增  贾林征 《兽类学报》1994,14(3):172-175
通过对麝甲状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认为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可由粗面内质网裹泡和由粗面内质网与高尔基器形成的分泌泡二条途径直接进入泡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相似文献   

13.
徐洪波  虢毅  邓昊 《生命科学研究》2012,16(1):74-78,84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分遗传型髓样癌和散发型髓样癌两种.MTC主要由RET原癌基因突变引起,对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能在基因水平诊断MTC,从而为患者早期行预防性手术治疗提供依据.从甲状腺髓样癌临床分型、分子遗传基础及动物模型不同层面进行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致病机制和开展药物实验性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眼镜蛇甲状腺结构的年周期变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敏  高晨 《动物学研究》1995,16(3):247-254
本文报道眼镜蛇甲状腺结构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发现:(1)眼镜蛇甲状腺的滤泡、滤泡柱状上皮和吞饮泡的总数均值皆近似单峰曲线的年周期变化。滤泡、滤泡柱状上皮和吞饮泡的总数均值的高峰时间分别为6月17日、5月27日和5月30日。眼镜蛇甲状腺结构3项指标总数均值的高峰期处于血浆TSH浓度高峰期后,血浆T3,T4浓度高峰期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经历外科或者放射治疗后可引起甲减,只能通过终身服用合成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随着多能干细胞分化研究的深入,已有多种方法将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甲状腺滤泡细胞,利用多能干细胞产生甲状腺滤泡细胞,为临床移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总结近年来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化细胞的鉴定、安全性及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头孢克肟对健康SD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头孢克肟高、低剂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头孢克肟18 mg/kg、36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1周后,取血及甲状腺,ELISA法测定血清FT3、FT4、TSH、rT3,HE染色、光镜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头孢克肟高、低剂量组血清FT3、FT4、rT3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头孢克肟高、低剂量组甲状腺滤泡大小不均匀,滤泡明显萎缩,滤泡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头孢克肟可导致健康SD大鼠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7.
重视周围血管疾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水英  冯蔚芬  林爱珍 《蛇志》2007,19(2):147-149
周围血管疾病(PAD)系指导致大动脉和非冠状动脉分支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或瘤样扩张的多种疾病状态,其中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内脏动脉和下肢动脉血管分支。临床表现为大动脉及其动脉分支(除外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和瘤样病变,它包括(除心脏以外)所有循环系统疾病。因此,PAD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对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访,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均位于甲状腺下极,实性,切面暗红色,镜下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胞浆较丰富,嗜酸性,多呈空泡状,细胞间可见血管腔,免疫组化:CD34(+)、Vim(+)、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甲状腺球蛋白(thyroid globulin,TG)(-)。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乔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46例HT和15例滤泡性腺瘤瘤旁甲状腺组织中IgG4+浆细胞、IgG+浆细胞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依据IgG4+浆细胞20/HPF及IgG4+/IgG+30%的标准,将HT分为IgG4组和非IgG4组,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Bcl2、Bax蛋白分布、表达的差异。结果 46例HT患者中11例为IgG4-HT(占23.9%)。与非IgG4组比较,IgG4组患者更容易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P=0.02)、甲状腺纤维化程度更显著(P=0.006);IgG4-HT甲状腺滤泡上皮中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非IgG4-HT组(P=0.001),且与甲状腺纤维化的程度呈正相关(r=0.622,P=0.04)。结论 IgG4-HT代表了更具破坏性的一种乔本甲状腺炎亚型,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凋亡促进蛋白Bax可能在IgG4-HT的病理进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与微血管密度关系,提高认识.方法:分别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病理切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染色.在高倍视野(×400)下选取5个血管着色密集区进行计数并取其平均数,MVD值=(n1 +n2+n3+n4+n5)/5.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平均MVD值分别为(65.54±19.21)个/HP、(54.54±11.76)个/HP、(47.85± 10.92)个/HP、(21.82±7.43)个/HP,甲状腺乳头状癌MVD值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MVD值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2)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VD值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男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VD值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40岁及≤40岁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VD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MVD值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MVD值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