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标准手术,但其远期效果,尤其是术后对其它关节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旨在探讨踝关节融合术后对其它关节的影响及其临床和X线表现。23例疼痛创伤性踝关节炎施行单侧踝关节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1年(12~45年)。每个病例均由2名调查者采用标准的自我评估方法进行临床检测。双侧膝关节、踝关节和足标准X线片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踝关节融合术对其他关节的影响及其临床和X线表现。方法  2 3例疼痛性创伤性踝关节炎施行单侧踝关节融合术 ,术后平均随访 2 1年 (12~ 45年 )。每个病例均由 2名调查者采用标准的自我评估方法〔包括双侧足功能指数、Wester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WOMA)及近期关节状态指数 (ShortForm 3 6—SF 3 6)〕进行临床检测。双侧膝关节、踝关节和足标准X线摄片 ,对每个关节进行骨关节炎X线分级 ,并对每一例患者的双侧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询问、检查和记录。采…  相似文献   

3.
蔡培强  邵玉凯  蔡培素  李伟  李开雄 《骨科》2017,8(1):16-19,2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创及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的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10例)和开放组(16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及1年的骨性融合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的骨性融合率为80.0%(8/10),高于开放组的31.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P=0.016);术后1年时两组病人全部达到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微创组的AOFAS评分为(75.3±2.7)分,明显高于开放组的(68.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8,P<0.001)。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提高早期骨性融合率及改善足踝功能方面较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B组38例,行常规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 A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A组术后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P0.05);A组术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微创性踝关节炎具有创伤度小,并发症相对较少,早期融合率高,融合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对于选择何种方式的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仍需治疗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8月,采用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25例,其中21例在术后20月获得随访,随访检查包括踝关节疼痛程度、足趾关节活动度、跖趾屈力和X线检查.Buck-Gramcko/Lohmannn评分表评价踝关节总体功能,DASH调查表评价踝关节融合术对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踝部疼痛值为1.5,12例趾间关节和10例患足第一跖趾关节出现轻微背伸功能障碍,踝部跖趾屈力为30kg(健侧38kg).X线示踝关节全部融合.Buck-Gramcko/Lohmannn评分值为8.7,其中优5例、良10例及中6例.DASH值为32,参照DASH调查表,结果表明踝关节融合术后部分日常活动受限.结论:踝关节融合钢板内固定成功率高,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术后踝关节部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6.
正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标准手术。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由于创伤小、切口并发症低被逐渐推广应用,但在踝关节融合时是否需要常规植骨尚有争议。2016年,Duan等对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纳入标准:创伤性、退变性和类风湿性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且负重位X线片内、外翻畸形在15°以内。手术技术:使用无创踝套牵引,建立注水通道,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与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开放式组,对比两组骨性融合率及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nkle Hindfoot Scale)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微创组骨性融合率为80.0%,高于开放式组的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骨性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微创组评分明显高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提高早期骨性融合率及减轻疼痛方面较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疗效。方法:对1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1.7)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足踝部畸形有所纠正,疼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植骨均融合。按AOFAS足踝功能评价系统评分,术前平均(40.3±1.5)分,术后平均(73.6±2.1)分。结论:运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能有效治疗患者病痛。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调整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踝关节骨折后,若初期处理不当,复位较差,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为避免创伤生踝关节炎的发生,应用踝关节调整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方法:清理踝关节增生之骨质及瘢痕组织,固定下胫腓关节,保持距骨位置,调整踝关节宽度,结果踝关节调整术后,踝关节骨折得到满意复位,减少了踝部肿痛及行走困难,避免了创伤踝关节炎的发生,结论:踝关节调整术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37±13)岁。均为单侧手术。首次踝关节外伤至踝关节融合术的时间为1~41年,平均12.6年。患者术前均接受保守治疗无效,疼痛明显。术中彻底清除关节面软骨,行关节端“微骨折”处理,初步复位后以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位置,拧入空心螺钉固定。2例同期行关节镜辅助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石膏固定6~10周,部分负重锻炼直至骨性愈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年。术后10~16周骨性愈合,平均12周。步态均得到改善,无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等早期并发症。3例单纯踝关节融合患者术后出现距下关节炎伴疼痛,2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后症状缓解。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8.1±1.5)分,术后1年平均(2.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05)。结论 对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创伤小、切口小、融合率高,但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掌握该技术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踝后经跟腱正中入路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23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其中13例因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而选用踝关节后方入路胫距、距下关节清理、植骨、4.5 mm干骺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7.8岁(30~65岁);平均病程7年(1~15年)。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以明确骨愈合情况,并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与后足评分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11例获得最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2~3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示术后平均12周融合端骨性愈合(10~15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距舟关节骨关节炎,伴轻度疼痛,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经踝后正中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安全、有效,特别适合于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检查,明确关节内病变并行相应处理。结果 17例获随访,时间11~23个月。患者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好转。按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由术前平均59.1分±7.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4.3分±8.9分(P<0.05)。结论应用踝关节镜诊治创伤性踝关节炎创伤轻、适应证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胫距关节融合术已被普遍用于严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融合方法颇多,但跗横关节与距下关节具有吸收行走时应力的作用,而此种应力易导致该二关节继发性关节炎。对踝关节融合术的远期疗效,以及对跗横关节和距下关节的影响过去甚少讨论。本文作者复习60例踝关节融合术,41例对信访有回信,其中30例並经复查。随访项目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18例。结果 18例术后均获随访5-36个月,平均20个月。X线片显示踝关节及距下关节获得骨融合,未见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骨不连、骨质及内固定物外露等并发症。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45(40-53)分提高到术后的76(70~89)分。结论经外踝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是临床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严重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踝与后足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患者13例15足,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评价踝一后足功能。结果术后1年随访发现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根据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失败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踝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骁  卡索  李丹  刘成  田勇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9):849-85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对2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的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踝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2~37个月,平均(21.6±9.4)个月。同时用关节镜观察踝关节继发病变情况。结果 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8.2±6.2)个月,对手术前后按AOFAS评分法评定,主观及总体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主观评分术前(19.5±5.2)分,术后(37.5±4.2)分(t=-4.004,P=0.000)。总体评分术前(62.0±8.2)分,术后(91.7±4.7)分(t=-7.133,P=0.000),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1—2021-02诊治的24例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采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组),12例采用踝上截骨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CT测量的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TAS)、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1例严重疼痛,对照组1例切口感染、1例严重疼痛导致活动障碍。观察组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TAS和TLS较术前增加、TT和TC较术前减小,观察组TAS和TLS较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踝关节置换术(total ankle arthroplasty, TAA)与踝关节融合术(ankle arthrodesis, AA)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性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国内外TAA与AA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中、英文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后评价偏倚风险,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81例病例,其中TAA组患者253人,AA组患者228人。荟萃分析表明:TAA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AA组(MD=-51.88,95%CI-98.18~-5.58,P=0.03),TAA组Kofoed评分显著高于AA组(MD=6.60,95%CI 3.72~9.47,P<0.01),TAA组术后跛行情况显著轻于AA组(MD=0.17,95%CI 0.05~0.55,P<0.01),但TAA术后翻修次数显著多于AA组(MD=2.73,95%C...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对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间于我院关节外科就诊的42例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拟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关节镜组和开放组,每组21人。开放组给予于外踝中心沿腓骨纵切口行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关节镜组则给予关节镜下于外踝中心微创入路踝关节融合术,门诊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AOFAS踝关节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3个月、1年骨性融合率等基本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关节镜组治疗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开放组(95. 24%VS71. 43%,χ~2=4. 286,P=0. 038);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FAS踝关节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关节镜组AOFAS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开放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P 0. 05);关节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关节镜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 0. 05);关节镜组3个月、1年骨性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关节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14. 29%VS 42. 86%,χ~2=4. 200,P=0. 040)。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相比于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融合术63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对踝关节融合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外侧手术入路 ,手术 63例 ,随访 54例 ,随访时间 6~ 64个月 ,平均 36个月。结果 :根据美国AOFAS踝—后足评价系统评分 ,陈旧性骨折脱位和骨关节炎病例平均 71分 ,1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病例 65分 ,3例腓总神经损伤平均 37分。结论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对神经、肌肉损伤所致的踝跖屈挛缩只能矫治踝部跖屈位畸形 ,改善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