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结合中国海洋功能区划发展状况,在指出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探讨青岛海洋旅游区划的依据与原则出发,通过分析海洋旅游资源地域特征和功能类型,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方案,确定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体系,包括四大旅游功能类型,28个滨海旅游功能区,同时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互补性,结合旅游发展空间定位要求,进一步提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次序,即南部重点海洋旅游区、西海岸次级海洋旅游区、胶州湾新兴复合海洋旅游区、东部沿海潜在旅游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捷 《山地学报》2004,22(5):619-624
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宜人,独具开发潜质。在分析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明确指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生态旅游区的开发思路,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区具体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冯德显  吕连琴 《地理科学》2003,23(3):379-384
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4.
概述我国近几年旅游景区建设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结合笔者旅游规划工作的体会,提出风景旅游区是旅游的核心,以及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结构图式等新见解。讨论人造游乐景观在旅游资源开发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建设,可根据区位—资源—游客市场定位的研究,按照“资源型”、“客源型”、“资源—客源混合型”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位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排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排瑶村落,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明代与清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南岗排的旅游开发,应当积极发掘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并通过精心设计形成旅游产品。南岗排旅游区应以“排瑶村寨风情博物苑”为主题,重点发掘其排瑶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历史文化。从文化氛围营造、专项文化开发、文化形象宣传3个方面对南岗排旅游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复杂的地质作用、强烈的构造运动以及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造就了西藏自治区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兴旺发达的今天,对西藏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区划,为该区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简单介绍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划分出以拉萨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区、以珠穆朗玛峰为中心的登山探险旅游区、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主导景观的藏东旅游区、以神山圣湖为中心的藏西旅游区和以野生动物和草原风光为主的藏北生态旅游区五大区域。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合作是整合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空间结构、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客源市场等方面论证了贵池旅游区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的可行性.揭示了贵池旅游区与黄山、九华山等“两山一湖”重点景区合作的演化关系,最后提出强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与客源市场共享是贵池区成功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的3种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质资源区划的目的是揭示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确定各个旅游区的范围界限,客观地反映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阐明旅游区的内在联系,查明区域的基本优势和区域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以利于合理组织不同区域的旅游地质资源。辽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可以确定其发展方向和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旅游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旨在平衡旅游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生态旅游主要是在生态旅游区内进行,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和价值进行评估和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为旅游区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个旅游区,可以只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也可以仅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但更多的情况是两种旅游资源兼备。因此,评价的方法也相应而生。本文将根据方广岩两种资源兼备,但比重不同的具体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的丰度方广岩景区包括方广山、葛岭等村及桃花洲、李花洲,面积约10.5平方千米。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三大类8种基本类型。地文景观3个基本…  相似文献   

11.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认定和评价旅游资源是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该文以地貌旅游资源为例,研究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舒城县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中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证实了特征值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成为了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新手段。阐述了运用遥感新技术对四川省乐山市黑竹沟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过程,并结合现场调研和相关资料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评价。首先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2003年的ETM影像数据遥感图像进行了处理,然后建立了解译标志进行旅游资源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最后对黑竹沟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类和评价。黑竹沟的旅游资源可分为2大类、7亚类、21个基本类型,是一处景源内容丰富、景象多变的旅游区,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温泉旅游区以它独有的特色和文化的魅力赢得社会广泛的关注,也吸引更多的人对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的研究。阐述了安徽省温泉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并分析安徽省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现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安徽省温泉多数位于隆起的大别山区、长江沿岸的巢湖—和县一带以及皖南地区;(2)产品开发利用层次不一,大多处于中程度利用;(3)温泉相关的旅游区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相对滞后。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旅游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旅游国。本文从旅游地理的角度,分析了俄罗斯旅游业的发展特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主要旅游职能进行旅游区划。  相似文献   

15.
以区域旅游区位决定模式对防城港市十万大山森林旅游区的区位优劣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客源区位有利,交通区位不佳,资源区位在省市尺度上较优,但在全国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依据最新似定的风景资源普查评价的分类分级系统,十万大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可分为2个景系,5个景类,共14个景型,旅游资源丰富。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评价作了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万大山森林旅游区进一步开发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旨在平衡旅游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生态旅游主要是在生态旅游区内进行,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论广东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学基础及地学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广东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所在地层、岩石特征和地理因素,目的在于研究广东旅游资源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旅游资源、挖掘老旅游区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作为科学导游的内容和普及地学知识的渠道。同时也对广东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探讨,提出了专项地学旅游资源与观光型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观点,皆在寻求提高广东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和科学品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汪德根 《干旱区地理》2008,31(3):456-463
运用最近邻比率Rn、β指数、γ指数、紧密度指数、平均径路长定量研究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形态以及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性和通达性,分析得出,目前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集聚性强(Rn=0.03),适合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但由于β=1.5,γ=0.58,平均径路长为2.57,表明旅游交通网络连接性和通达性较差,说明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空间联系较弱,加强旅游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性和通达性水平,是该旅游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旅游区紧密度指数C=0.81,则表明较紧凑的区域形态为改善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性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研究表明,最近邻比率Rn、β指数、γ指数、紧密度指数和平均径路长等5种分析技术是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较为合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三清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中 《山地学报》2004,22(1):66-72
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对大型山岳旅游地的空间规划与设计案例国内外不乏枚举,但都是从研究对象中进行具象剖析,还没有系统地对某一山岳风景旅游地进行既全面又具体的方法论及其依据理念的总结。本文以江西上饶三清山风景名胜旅游地为例,对涉及旅游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内容进行剖析,力图总结出大型山岳风景旅游地规划与设计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及模式。主要空间规划与设计内容与方法:①三清山旅游资源、旅游地景观结构、形象设计;②三清山旅游区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理念;③三清山旅游区旅游空间规划与设计;④实现三清山旅游区规划布局的空间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论述石家庄-五台山旅游通道,探讨以西柏坡旅游区为中心的石家庄西部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