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企业生存的关键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生存。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原有体制束缚较多、机制不灵、企业内部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2.
薛勇 《种子世界》2005,(11):22-22
1股份合作 在目标市场内,选择数个资金充足、信誉较好的大经销商,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吸引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加盟,成立股份制销售公司,实现市场资源的整合,厂家商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你”和“我”的关系变为“我们”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经销商必须按厂家制定的政策进行销售,经销商的利润来源不再是经销的批零差价,而是按股份多少对整个公司税后利润的分红。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种子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种子企业管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整体价值最大化;人由“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进而成为“人力资本”;由传统的监控型管理转向授权型管理,最终转向以潜能开发、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为主体;由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转向扁平化组织结构、团队式的管理运行模式;由传统的物力、财力竞争转向企业对市场瓜分能力的竞争;由依靠严格完备的规章制度转向以共同远景来集聚企业的向心力;由短期激励转向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物质推动型激励转向情感满足型激励;员工由被动接受型转向参与管理型,进而转向自我管理型。在种子市场新秩序下,新的理念新的理论层出不穷。这就要求种子企业必须学习,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研究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新思维、新趋势,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坚持在企业战略、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国际化经营的管理理念上创新。  相似文献   

4.
成本领先战略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是指通过有效途径,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以获得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的利润。面对今天种业市场异常残酷的竞争,总成本领先地位十分吸引人,一旦哪个种子企业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就意味着该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后续品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一明 《中国种业》2007,(12):14-16
种业门市是种子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门脸”。种子门市虽不大,但它浓缩和展示了企业的全部,有的种子企业与门市还是一体的,只要顾客步入门市,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水准。因此,被比喻为企业的“窗口”,它还是企业零售利润的实现者。  相似文献   

6.
毛英魁 《种子科技》2006,24(5):24-25
世界著名管理学家鲁克1954年在他著名的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才能够开发利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现代种子企业绩效如何,起关键作用的是“人”,而营销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市场开拓的大小,订单签订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激励种业营销人员追求卓越,创造最大绩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品种利润     
杜启星 《种子科技》2007,25(4):17-18
品种是实现利润的载体,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市场新品种的不断产生,品种本身也达到一个新高度。由于育种目标的趋同化,育种方向的市场化,使得产品的差异化变得不很明显,因此,最低成本战略越来越被诸多商家所应用,市场价格竞争将空前激烈。那么,如何最大限度攫取产品利润就非常关键,重新认识产品与利润就显得非常重要。品种利润就是指某个特定品种在其生命周期中带来的全部利润。因此,品种利润不能仅仅简单地对某品种某一年或某一阶段所得的利润进行计算。影响品种利润的因素包括品种、生命周期以及单位利润等三方面。下面仅以玉米品种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3、5个人的企业靠自觉,30、50个人的企业靠制度管理,300、500人的企业靠文化”。目前中国的种业企业恐怕还没有一个完全靠企业文化就能够创造奇迹的先例,企业文化的建立还是中国种业老板们梦寐以求的奢望,大多数的种业企业还需要靠制度来约束,向管理来要效益。而众多的企业管理课题中,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失控,  相似文献   

9.
名牌战略是21世纪兴茶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成 《贵州茶叶》2004,32(1):1-3,5
名牌地位重要。邓小平早就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11月2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抓住机遇,把自己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  相似文献   

10.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国土面积1413km^2,辖8个乡镇、79个行政村,人口1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万人,农业人口中涉茶人口7.63万人,全县2011年茶园面积4773.3hm^2(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00hm^2),茶叶总产3250t,其中夏秋茶产量2400t。全县春茶以名优茶为主,人工手采能够确保名优茶质量要求,春茶后期和夏秋茶以生产大宗红、绿茶为主,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手工采摘的成本提升,影响茶叶及时采摘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比较低,研究示范山区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是提高采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所形成的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中国种业的市场绩效反映了在中国特定的“二元性”种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进步绩效3个方面来衡量。  相似文献   

12.
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管理者要考虑的头等重要问题。笔者试从品种、品牌、服务、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构建等方面探讨提高种子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1 品种决定成败 农作物种子是种子企业经营的载体,种子受市场欢迎的程度取决于所经营品种的田间表现、产量水平、综合抗性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种决定了一个种子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潜力,品种就是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身处风云变幻的“花海”市场,企业会亏损还是盈余?人算不如天算。若想从容应对,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从技术或策略,找到自家的那根“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14.
宁家林 《种子世界》2004,(12):21-22
观念创新的关键在于种业决策型领导观念的创新,要从以前的“等、靠、要”观念转变过来,勇于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履行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要有发展的市场竞争新观念,一个种子企业没有一支全新观念的领导队伍,无法将种业发展下去。只有领导观念转变,才能带动整个企业人员的观念更新,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食品行业里对中小食品企业影响最为严重。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一些中小食品企业产品销量的缩水,进一步引发了中小食品企业在利润、资金、人才等方面一系列的危机。然而对于多数中小食品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会伴随着市场风险,但同时带来更多的可能是“危机”两字中的机会。金融危机会淘汰那些没有品牌和市场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陈钢 《中国种业》2020,(10):8-10
“品种井喷”是种业审定制度改革以后诞生的名词。是种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本文从品种“井喷”历史背景、市场效应、途径、方法及意义,阐述品种“井喷”对企业、育种人的影响,说明我国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对现代种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命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营销能力就是市场竞争力 市场营销是企业管理中的命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兵团企业要想在这个大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就要研究市场、研究营销、建立营销机制、营销队伍,从企业内外挖掘、引进人才,这样才有可能和市场及国际接轨。市场营销中视顾客为上帝,以消费者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如果把市场营销看作是一场战争,那么敌人就是竞争对手,顾客就是赢得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田战旗 《种子科技》2006,24(2):18-19
物流,顾名思义,货物的流动,在我国原来被称作“商品储运”。按照市场营销学定义,就是“有效地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内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可以说,它贯穿于从企业销售预测到产品最终到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吴凤兰 《种子世界》2004,(10):18-19
有许多因素可促使一家企业获得成功。然而今天,世界各地的各个层次的成功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着重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来稳定和拓展自己的业务。美国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总是耐心倾听顾客意见、关心顾客所需以及严格控制成本,以向顾客承诺“我们的价格总是最低”来赢得新老客户。美国联邦运通公司(Federal Express)通过不断地履行其快速、可靠的小包裹邮递承诺,成为美国小包裹运输行业的老大。世界连锁的丽兹一卡尔顿饭店对顾客真诚的承诺和提供的满意服务,使宾客得到了“难忘的感受”。世界软饮料长期的主导企业一可口可乐公司的“永远的可口可乐”,总能解渴,总能配餐,总是冰凉,而成为顾客生活的一部分。中国海尔电器集团以履行“真诚到永远”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其产品由中国走向世界。这些以及其他获得高度成功的企业,用已做到的承诺阐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关照好顾客,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就会随之增长。因此在我国,“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成为不少种子企业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0.
贾建学  苏洪生 《贵州茶叶》2002,30(2):22-23,25
阐述了以市场为导向对茶叶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经营管理方面提出了全员营销的观念,无边界管理的机制。“零缺点”的工作要求,从市场营销方面提出了必须作出6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