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束缚———冷冻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胃窦、胃体粘膜和血液中NO、DA和NE含量在电针前后的变化,随机分为四组:应激性胃溃疡组、应激后电针组、先电针后应激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①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血清NO含量(x±s,578±149μmol/L)比对照组(1330±275)非常显著下降,P<001;胃窦粘膜DA含量显著下降(331±067vs678±465),P<005,胃体粘膜DA呈增高趋势.②电针足三里穴引起应激性胃溃疡大鼠NO水平回升(791±111),与应激组相比,P<001.电针引起胃窦和胃体粘膜DA及NE含量改变,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原降低者上升、原升高者下降,分别与应激组相比,均为P<001.结论电针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它是通过针刺对DA和NE的双向调节,发挥了DA的调控作用,影响NE的水平,通过NO参与的舒血管作用,调节血流量、增强粘膜防御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应激大鼠5-HT NOS及胃粘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粘膜损伤大鼠5HT、NOS和NO的变化与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生化法测定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窦及胃体粘膜5HT、NOS及血清5HT、NO的含量,分析其电针后的变化,并对应激前后电针引起它们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电针使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下降(271±040→186±069,P<001).电针使应激大鼠胃粘膜NOS水平趋近正常对照组,应激前先电针比应激后电针的变化更为显著;电针使胃粘膜5HT水平回落(μg/g湿重,691±308→451±162,P<001).电针使应激大鼠血清NO水平回升(μmol/L,578±149→791±111,P<005).血清5HT及5HIAA含量持续增高.结论电针刺激使胃粘膜损伤大鼠NOS和NO趋近正常,使胃粘膜增高的5HT回落,同时诱导释放NO,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针抗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中一氧化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并对电针中三里穴和阳陵泉穴NOS的变化及与胃粘膜损伤的关系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NOS均增高,尤其是胃粘膜NOS增高非显著;电针足三里使脱离和胃NOS回降,应激前先电针更为明显,使胃溃疡损伤指数显著下降;而电针阳陵泉,与应激组相比虽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OS参与了电针对应激所致胃粘膜损伤的保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 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 ♂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EGb 处理组;通过胃窦部埋置电极记录束缚水浸应激过程胃平滑肌电活动变化,同时测定血浆和胃粘膜组织中丙二醛( MDA) 水平及观察胃粘膜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应激模型组大鼠胃电活动节律明显紊乱、慢波振幅和峰电位发放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MDA 显著升高( P< 0-05) ,并伴有胃粘膜广泛充血、溃疡;EGb 15 m g/ kg 腹腔注射预处理可显著压抑( P< 0-01) 应激过程的胃电紊乱、降低 MDA 水平和胃粘膜溃疡指数.结论 EGb 对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胃运动功能障碍和胃粘膜溃疡有明显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平滑肌电活动和对自由基的清除.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及与血浆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条).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血流量.用RIA法同步测定血浆促胃液素(GT),生长抑素(SS),内皮素(ET)含量,用生化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其电针前后的变化,并观察变化规律.结果电针后足三里组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升高(V,46±07→69±11,P<001),其他组无显著变化.电针后足三里组血浆GT,NO含量也显著升高(ng/L,65±12→102±21,P<001),而SS,ET含量显著下降(ng/L,231±18→194±27,P<005;978±179→558±153,P<005);上巨虚组NO含量显著上升,ET显著下降(P<005),但足三里组的变化趋势更明显.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使狗胃粘膜血流量增加,与通过影响胃粘膜血流量的某些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变有关,并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油乳剂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力  于中麟  张澍田 《胃肠病学》1999,4(3):143-144,188
实验研究大豆油乳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司匹林、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及慢性醋酸4种胃溃疡动物模型,对大豆油乳剂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其中慢性醋酸模型和幽门结扎模型选用Wistar雄性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和阿司匹林模型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同时通过对慢性醋酸模型鼠胃粘膜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检测,对植物油乳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大豆油乳剂对4种溃疡动物模型均有疗效(P<0.01)。另外,大豆油乳剂可增加鼠胃粘膜的内源性PGE2(P<0.01),降低动物胃粘膜的SOD活性(P<0.01)及MDA含量(P<0.01)。结论:大豆油乳剂对实验动物的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其机制主要与增加胃粘膜内源性PGE2、减轻氧自由基对胃粘膜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并对电外足三里穴和阳陵泉穴NOS的变化及与胃粘膜损伤的关系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脑组织和胃粘膜NOS均增高,尤其是胃粘膜NOS增高非常显著(P<0.01);电针足三里使脑和胃NOS回降,应激前先电针更为明显,使胃溃疡损伤指数显著下降(P<0.01);而电针阳陵泉.与应激组相比虽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OS参与了电针对应激所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中枢和肠神经系统对胃功能的双重调节有关,同时NOS的变化与电针胃经足三里穴位特异性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对18月龄雌性老年前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阿片肽含量及下丘脑内阿片肽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rnBlot和神经肽放免测定法。结果与5月龄青年大鼠比较,18月龄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NK)、强啡肽A1-13(DynA1-13)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垂体β-EP、L-ENK含量升高,DynA1-13含量降低(P<0.01);下丘脑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和脑啡肽原(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P<0.05)。肌注戊酸雌二醇后,老年前期大鼠下丘脑POMC和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β-EP含量增加(P<0.05);垂体β-EP降低,L-ENK升高;血浆DynA1-13含量增加(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促进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β-EP基因表达,增强其合成能力,而对L-ENK和DynA代谢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符民桂  杨军 《高血压杂志》1998,6(4):291-295
探讨NO系统和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常规饲食中加入L-NAME喂饲大鼠1或4周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观察α1-AR及IP3R的变化。结果应用L-NAME处理一周,大鼠动脉血压升高30(2mmHg(P<0.05),血浆NOx含量则下降25%(P<0.05)。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增加12%和40%。L-NAME处理4周,大鼠血压升高75±8mmHg(P<0.01),血浆NOx含量下降50%(P<0.01),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较对照组高73%和137%(P<0.01),此时尾动脉肌膜AR及肌浆网IP3R密度亦较对照组增加55%和56%(P<0.01)。结论提示长期抑制NOS引起大鼠持续性高血压的同时,可致大鼠血管α1-AR及IP3R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肝坏死大鼠NO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中的浓度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用化学药物促进或抑制急性肝坏死大鼠NO的合成,检测其外周血NO及ALT,AST的浓度变化,并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①急性肝坏死大鼠血清NO浓度6,12,24,48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μmol/L,90±13,137±31,66±16,44±10vs16±6,分别为P<001,P<001,P<001,P<005);ALT,AST也显著升高(ALT,U/L,698±108,2056±668,858±208,196±34vs35±13,P<001;AST,U/L,801±94,3575±714,1272±242,175±127vs65±22,P<001);②用NAME抑制NO合成,降低了急性肝坏死大鼠外周血NO浓度,却显著升高了ALT,AST浓度.③急性肝坏死大鼠应用NO合成底物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未见NO显著升高,ALT,AST也无显著变化.结论NO对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坏死大鼠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