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探讨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对NYHAⅡ-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12.5mgd/,如能耐受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结果:两组间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仍存在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美托洛尔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同时伴LVEF的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使用氟西汀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5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0mg/d口服,共120d。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使用氟西汀可使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心率变异指标有所增加。结论:氟西汀可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确诊,心功能NYHAⅡ~Ⅳ级,LVEF≤45%,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1.25~10.0mg/d。定期门诊随访,长期坚持服药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均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但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坚持使用比索洛尔可使心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许珊丽  秦俐侬  张浩 《甘肃科技》2004,20(1):127-127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42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5mg,2次/日→ 2 5mg,2次/日 ) ,疗程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均降低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但两组比较 ,B组较A组疗效显著 (P <0 .0 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心衰竭患者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改善心衰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5.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对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 CHF)进行治疗前后甲状激素测定 ,并与 30例对照组进行相应比较。发现 CHF患者T3降低 ,且降低程度与心功能分级有关 ,治疗后甲状腺素水平上升。因此 ,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程度、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全套、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相对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倍它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33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在心衰从Ⅲ/Ⅳ级转到Ⅰ/Ⅱ级后,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3个月,分析心率血压变化和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倍它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志文 《甘肃科技》2023,(4):95-97+105
研究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采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指标、NYHA分级及6 min步行距离。联合组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79.31%(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YHA分级(1.84±0.46)级低于对照组(2.27±0.53)级,6 min步行距离(376.68±51.30)m大于对照组(351.47±48.29)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可改善心功能、心率和血压状况,增强运动耐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30例)和桂哌齐特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治疗组)(30例),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清电解质等,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定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治疗组LVEF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桂哌齐特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轻,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许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1):1639-1641
用七叶皂苷钠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在70例50岁以上的患者中,取得肯定的效果,提高NYHA心功能2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32例年龄60-77(平均68.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即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组66例,对照组66例为常规治疗组,随访180 d,以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FE)、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80 d时联合治疗组的心功能分级、LVEF、LVES、LVED、较对照组有较大改善(均有P&lt;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很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陈乃辅,周顺英,方建华(福州大学医院,福州,350002)CP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国内外报导较少,本文为笔者应用CPT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1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08-12具有保守治疗条件要求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资料,采用静脉注射MTX20mg,1次/天,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不用甲酰四氢叶酸(CF)解毒;口服米非司酮50mg/次,2次/天,间隔12小时,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连用三天,总剂量300mg;同时加服桂枝茯苓胶囊4粒/次,3次/天,至月经复潮或包块消失.定期监测血β-HCG、B超、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三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达92.6%.结论:MTX配伍米非司酮及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可缩短病程、提高药物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我院内科从1995年1月~1997年4月应用硫酸镁与卡托普利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经低盐饮食、吸氧、休息、积极处理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消心痛)治疗10~20天均不能满意控制心衰,心功能仍为Ⅲ、Ⅳ缓者80例(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为入选病例。全部病历经临床、X线心脏拍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而确诊、资料及检查项目齐全。8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占24例,男性与女性之比3:2,平均年龄56±12…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CPT)是最早用于临床的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我们从1993年4月开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近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3年4月-1994年6月住院患者93例,附合《197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标准委员会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男61例,女3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6岁,平均64.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扬例,对照组4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脏功能、原发病、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2、临床表现:心功能Ⅳ级40例;Ⅱ级41例;…  相似文献   

1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学科的难题和重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治疗观正在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本文将概述慢性心力衰竭概念和发生机制的新认识以及现代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7.
赵越  徐雅萍 《今日科技》1998,(11):36-36
洋地黄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近2百年,至今仍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有效药物.但由于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患者治疗时容易中毒,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更易中毒.本文将肾病患者服地高辛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阻滞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6月~2008年2月我科收治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功能改善Ⅰ级45例(75%),改善Ⅱ级或以上11例(18.3%)。结论标准化治疗方案辅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心衰症状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巯甲丙哺酸(CPT)联合心痛定(NF)治疗急重症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系内科门诊,急诊及留院观察患者,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0-80岁,平均58岁,高血压病程5-23年,平均10年。患者休息5分钟后,平卧位测右肱动脉压2次,其平均值为基础血压,同时测心率一次,然后将NFS-10mg及CPT12.5-25mg,同时口服,分别于用药后15、30、60分钟,2、4、6、8小时测血压和心率,观察副作用,此间不用其它降压药物。疗效标准,按1979年心血管病流行病学郑州会议标准评定。结果降压效果:20例中显效14例(70%),有效5例(25%),1例用药后收缩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80mg/d组(A组)、氨氯地平5mg/d+吡格列酮15mg/d组(B组)及氨氯地平5mg/d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餐后2 h血糖(P2hBG)、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及24 h动态血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结果:用药后12周A组与B组FINS,P2hBG,P2hINS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标(HOMA-IS)升高,HOMA-IR降低(P<0.05).治疗后A组与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FINS,P2hBG,P2hINS,HOMA-IS及HOMA-IR无明显改善.3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