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目前运行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半工半读”等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来看,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实习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应充分调动政府、学校、企业的力量并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定相关制度,优化相关保证机制,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金工实习的教学需求,结合宝鸡文理学院实践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习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进行金工实习的实习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进行金工实习有效利用了企业资源,提高了实习质量,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协作,为金工实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主要校企合作模式有:全面合作、校企互动、工学结合、“2+1”培养、订单培养等。任何一种校企合作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学校需立足自身特色和企业实际,科学设计合作层次,认真选择合作行业企业和合作模式,提高学校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开展高效的合作工作。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度校企合作与订单式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不断优化,从“实习-就业”的培养形式过渡到“入学-实习-就业”的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适应企业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把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把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前所未有就业压力。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识。因此,工学结合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常态模式。  相似文献   

6.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为基础,结合校企合作评价、反馈与指导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多元评价等理念,对“多元考核、企业评价”模式进行探索。以更好地确定评价指标、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标准及成绩评定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的学生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环节还存在诸多实践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创造性地开发与实施了"企业主修课",并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建设,促进了校企的深层次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多赢。  相似文献   

8.
“校中厂”作为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通过对“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形成背景、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校中厂”校企双方在开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入职培训以及技术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伏广利 《科技资讯》2013,(32):184-184
职业教育走市场化道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采取“订单”教育、“岗前培训”及“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多层次,多维度地合作,使学校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只有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实现学校.企业资源共事,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0.
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采用"2+0.5+0.5"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企业全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学习,企业学校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的教育实施,培养了满足苏州地区的汽车售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实践能力、技术文案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阐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2+1"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生产实习作业模块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理论指导的作用.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探究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专业设置适应企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开发适应企业需要,教师聘任与培养充分依靠企业,积极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有效措施,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中企”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趋势,"校中企"就是一种校企合作的创新形式。在"校中企"合作中主要存在校企合作定位、企业管理团队力量薄弱、学生心态波动性大等突出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形成合力从明确合作定位、提升企业团队管理水平、调整实习心态等方面来化解。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高职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经验,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教育要按工学交替的教学安排,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建立基于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汇聚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力量,走出一条适合我我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探索中提出政校企、行校企协同融合的“双三元”办学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的“政校企”三元合作,与以行业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的“行校企”三元合作,同时就“双三元”中各要素的作用与职责以及该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配套进行分析,以求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4,(23):209-209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校企合作能够极大程度的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相似文献   

17.
王振云  钱逸秋 《科技信息》2010,(8):I0199-I0200
“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实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了多方位、全要素、深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是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模式。采用这一模式,解决了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下的具体教学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服务产业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学生、企业、学校‘三赢’机制”上有较大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克服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应运而生。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和高等学校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校企合作模式并不成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碍。为了良好的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政府.企业.高校必须善于总结,力求创新,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类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形成了顶岗实习制度化、学生培训系统化、过程监控全程化、实习环境职业化的基地运行模式.同时,开展了企业员工培训和校企联合技术开发等深度合作,确立了“三维并行,两线穿插”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持续、稳定、互惠、双赢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之一,是由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顶岗实习既不同于课堂教学,也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生产活动,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两方面,制定科学、有效、实用、易操作的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确保顶岗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