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山剪瓷雕作为闽南一带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在造型上极具艺术特色。虽然剪瓷雕的形成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如今它的工艺、题材及寓意等方面的映射关系仍然较为模糊,符号结构混乱。运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分析剪瓷雕在能指和所指方面的内容,能够厘清剪瓷雕的符号结构,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剪瓷雕艺术。  相似文献   

2.
林长华 《建筑》2021,(16):57-58
追求技艺的完美,在重复中精益求精是工艺雕塑家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1993年7月13日,央视在当时收视率很高的《神州风采》栏目播出《精雕细镂关帝庙》,介绍东山岛铜山关帝庙(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剪瓷雕艺术.其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代表着闽南古建筑技艺用于庙宇外装饰的彩瓷剪贴,其塑像造型的精妙、精巧、精湛,不仅与庙内的木雕石雕互映精华,还以它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在闽南人的心里,无数古建筑承载了他们对于家乡的深情念想,那些古建筑上的剪瓷雕也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乡愁.中外游客踏上闽南这方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古建筑上五彩斑斓、熠熠生辉的一出出"好戏".他们可知这些精彩的"好戏",其实是用破碎瓷片粘贴而成的,旧时被俗称"黏碗料",通称"剪瓷雕",而今推陈出新进入人们的视界.  相似文献   

3.
闽南传统建筑中的泥塑、陶作与剪粘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闽、粤、台三地传统建筑之中,泥塑彩绘、彩陶与剪粘等装饰之风颇甚。本文介绍了闽南的泥塑、陶制与剪粘这三种装饰工艺的施工工具、材料与工序,并与台湾闽南系建筑中的相关工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匠心筑梦     
<正>笔者日前参加中装协八届一次会长会议,听到有同志疾呼:中装协要大力倡导大国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在建筑装饰行业熠熠生辉!这一呼声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纷纷表示: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更是建筑装饰行业所急需的。大国工匠在建筑装饰行业面临着继承稀缺的困境。各级各地装饰协会及装饰企业自身,都要以一种迫切的使命感和有效举措,坚守大国工匠的文化基因,传承大国工匠精神,以保证大国工匠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石塘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濒海,是明清时期闽南移民聚居之地。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后,石塘的建筑装饰仍然在某些方面透露出闽南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聚焦于石塘建筑装饰中受到的闽南文化影响,探讨其在屋脊、墙面、窗户装饰方面的独特表现,以期进一步丰富石塘建筑装饰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闽南传统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基础上,吸收闽南文化,尤其在石雕装饰上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明清至民国期间的传统建筑中,广泛运用石雕,在建筑的塌寿、面墙、石柱和门窗等部位加以雕饰,寓意吉祥内涵。文章以闽南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福兴堂为例,从其石雕装饰部位特征、价值观念和文化影响加以深入的阐述。福兴堂的石雕装饰具有宝贵的艺术文化价值,反映闽南传统民居追求工艺的精巧、丰富的装饰内容和富贵吉祥等价值观念。石雕承袭民族传统凸显地域特色,兼蓄海外文化影响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南蔡氏古民居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所表现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分析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的作用和意义,归纳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8.
瞿袆  王娟 《建筑与文化》2023,(7):210-212
福建南安蔡氏红砖厝是闽南红砖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基于从伦理角度出发,对建筑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章将主要从闽南人伦理观中的尊卑上下、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等核心观展开对蔡氏红砖厝代表性民厝的空间排布伦理与建筑装饰伦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闽南建筑伦理观是如何影响闽南红砖厝的建筑营造。  相似文献   

9.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瑞英 《山西建筑》2007,33(14):46-46,73
结合工程应用实例,总结、归纳了闽南建筑文化中外墙的一些优秀做法,指出闽南建筑改造中应注重对传统闽南建筑特色装饰的吸收运用,并应与当今的优秀工艺相结合,从而能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代闽南红砖建筑继承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地方特色和营造技艺,又在装饰装修上融合了域外艺术处理方法,是近代闽南红砖特色建筑发展的产物。本文以厦门莲塘别墅文物保护工程设计为例,分析病害成因,进行价值评估,提出"修其形、维其神"的保护理念和文物修缮设计方案,探索闽南红砖特色建筑修缮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闽南蔡氏古民居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所表现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分析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的作用和意义,归纳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的文化观念,对现代的艺术创作起到启迪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闽南粤东的民间建筑装饰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一个颇有特点的体系。民间匠师以他们特有的风格和手法,建造了为数颇丰的佛寺、道观和宅第等建筑,其中可以表现出这个地区建筑装饰的一些特点。脊饰由实用性向纯意念性转化追本溯源,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构件确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建筑如寺庙、宗祠、民居等建筑均有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及壁画等装饰。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古代建筑除了大量使用三雕之外,同时广泛使用陶塑和灰塑。目前,广东沿海地区保存下来的灰塑多数为明清时期创作,其中清代时期的作品占绝大部分,明代灰塑作品保存下来的不多。灰塑主要装饰于建筑的窗框、门顶、山墙顶博风和屋脊等部位。民间工匠称灰塑为灰披。灰塑的主要材料灰浆(膏)为沿海的贝壳经煅烧的贝壳灰,广东地区称为蚬灰,福建闽南称壳灰。灰塑施彩颜料多取天然颜料如矿物颜料和植物类颜料。  相似文献   

14.
色彩是表达建筑功能,传递着建筑的重要属性,泉州五店市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承载着一土一乡情。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建筑的色谱、建筑色彩取样、建筑色彩装饰特征,对现状问题提出探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色彩保护措施,旨在通过色彩的演变来为后续地域建筑设计及城市色彩氛围的烘托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5.
叶晓臻 《石材》2023,(9):148-150
本文分析了闽南传统建筑燕尾屋顶施工管理的内容,阐述传统建筑燕尾屋顶施工特殊性。并从燕尾屋顶材料类型与屋顶铺设工艺两个方面,剖析燕尾屋顶施工管理的要点和方法。从屋顶施工技术记载缺乏、传统建筑工匠缺乏、工匠激励机制缺乏等方面,论述燕尾屋顶施工管理的不足,再针对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加强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结构和装饰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文章以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和闽南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分析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和装饰细部等,探讨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为地域建筑传承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闽南古厝作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精美装饰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阐述了传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文化对我们当今社会现代化建设环境下多元化艺术设计有着不可忽略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18.
梁丽 《建筑》2014,(16):32-37
<正>孕育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建三局装饰有限公司于1985年在深圳成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局装饰以"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先锋"姿态起步,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成就了一个建筑装饰企业的不朽传奇,印证了流传千年的一句古话:事在人为!志取"太平洋""勇于争先"的三局装饰人"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是助推三局装饰人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动力,它如同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位三局装饰人的心里,历久弥新!1987年,国内还没有一家装饰企业涉足五星级酒店领域。  相似文献   

19.
贵州传统建筑承载着该地人民特有的文化内涵,其记录历史,展示文化,提供认同,增强自信。传统建筑工匠传承人(以下称特色工匠艺人)是建筑艺术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每个传承人承载着世代流传的民间智慧与技艺精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展华 《建筑》2011,(4):79-79
制谜猜谜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古代民间工匠艺人就善于巧妙地融谜语于建筑、雕塑之中,表达特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好愿望。游览名胜古迹时,可别忽略了这类精妙的古建筑物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