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苯巴比妥、甘露醇及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2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6h内即开始应用苯巴比妥静脉滴注预防缺氧后脑损伤,如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再予小剂量甘露醇及脑活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的发生率,减轻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项临床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苯巴比妥、甘露醇、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  相似文献   

2.
报告用脑活素及大剂量Vit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5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44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显效率(64.4%)和总有效率(91.1%)均优于对照组,后遗症亦明显减少,减轻,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脑活素与VitC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HIE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在制成HIE模型前后给予腹腔注射脑活素各一次,在HIE后48h处死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NOS免疫组化及细胞凋亡,并与正常对照组及HIE组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HIE组NO含量、NOS活性及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值,NOS阳性神经元的阳性强度及数量也较正常对照组高。而脑活素干预组的测定值均明显低于HIE组的测定值。结论:脑活素对HIE具有防治作用,其机理与阻断NO异常代谢、降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3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脑活素,并随机以20例只用常规治疗的HIE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疗程缩短,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69.3%(P<0.05),提示脑活素在治疗HIE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以10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维持量用3~5天,对照组为同一病区未使用苯巴比妥预防前2年的12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结果显示预防组HIE的发生率(39.05%)较对照组(52.42%)显著降低(χ2=4.08,P<0.05),在中重度HIE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也有显著性(χ2=3.93,P<0.05)。提示苯巴比妥对HIE的预防有一定效果,可降低HIE的严重程度且未见不良反应。建议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出生后6h内常规给予苯巴比妥预防量,以期进一步降低HIE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孙平  赵丹曦 《中原医刊》2000,27(5):20-2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80例HIE患儿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并与6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HIE患儿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参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主要表面为右室收缩功能及左右室舒张功能减退(P〈0.01)。指示:新生儿HIE能引起明显的心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脑活素治疗,并与用能量合剂治疗组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发现脑活素治疗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天数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显示:治疗组死亡1例,后遗症4例;对照组死亡3例,后遗症10例;两组不良预后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脑活素可缩短HIE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对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纳络酮、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儿科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采用纳络酮与脑活素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1998~2000年3月我科收治新生儿HIE患儿67例,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1]。并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②治疗组34例,男15例,女19例。两组在出生后小时龄、孕周、体重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其母亲分娩过程中无应用吗啡或其它特殊药物史。 1.2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心肌酶活性化及心脏受损的情况,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等方法检测了110例新生儿HIE与45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心肌酶谱测定值比较。结果:血清心肌酶谱HIE新生儿组明显高于新生儿正常对照组(P〈0.01),而重度HIE组显高于轻、中度HIE组(P〈0.01)。结论:新生儿HIE做心肌产谱测定是诊断其心肌损害、损害程度和估计预后的临床指标之一,有助于临床早期预测新生儿HIE心肌损害有给予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结扎新生7d龄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吸8%浓度氧2h制成HIBD模型,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DNA电泳分析综合研究新生大鼠HIBD后脑细胞的死亡形式。结果:缺氧缺血(HI)后0hHE染色即发现左侧纹状体有一些神经元呈凋亡早期的改变;HI后18hTUNEL染色在左脑皮质及纹状体见到阳性凋亡细胞;HI后2dDNA电泳见到DNA梯形带;HI后2~3d凋亡达高峰;持续至少21d。结论:3种方法均表明细胞凋亡为HIBD后神经元的主要死亡形式,也是加重脑损伤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期分度综合治疗疗法与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分别对分期分度综合治疗67例、常规疗法治疗36例HIE患儿,以临床疗效结合NBNA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分期分度综舍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NBNA评分与常规疗法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分度综合治疗HIE,比常规治疗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张梅英  张丽慧  吴洪轩 《河北医学》2005,11(10):912-91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脑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预后的改善及保护作用。方法:将14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生后48h内加用尼莫地平、脑活素治疗。所有患儿日龄12—14d和26—28d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3、6个月龄时行智测检查。结果:中、重度HIE,观察组两次NBNA评分和智能发育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脑活素能明显改善中、重度HIE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与HIE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HIE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天、第3天(急性期)和第7天(恢复期)血浆VEGF;同时测定3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浆VEGF。结果:HIE组患儿血浆VEGF在出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达高峰,以后下降,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变化对判断有无HI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ment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中、重度HIE患儿根据家长意见及患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39例(C组);观察组又分为A组37例和B组32例。A、B组患儿进行相同早期干预,A组患儿在新生儿期后均给予3个疗程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常规育儿,1、6、12个月时随访。比较12个月时三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12个月时A、B、C组患儿的MDI分别为92.027±8.48、87.844±7.89和83.821±8.693;PDI分别为93.216±9.096、88.500±8.474和84.231±9.068,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新生儿期后持续治疗可改善HIE的预后,且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比单纯早期干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对血钙、镁的影响。方法: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共70例,应用脑活素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钙、镁值,观察血钙血镁的变化。结果: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血钙、镁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分别<0.05)。结论:脑活素可通过提高血钙、镁浓度以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  相似文献   

16.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2)方法 将足月HIE新生儿随机分为A、B组,A组单用脑活素,B组用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活素治疗,并给予早期干预。生后5d内,发病后18 ̄25d,90 ̄180d行头颅CT平扫,发病后18 ̄25d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90 ̄180d行Gesell发育量表检查。(3)结果 B组在头颅CT恢复程度、NBNA测定,智力测定等方面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抚触与高压氧(HBO)联合促进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的临床研究,早期预测神经系统后遗症,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将日龄〈2天的122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成4组:Ⅰ组(对照组脑活素)33例;11组(抚触治疗组)29例;Ⅲ组(HBO治疗组)32例;Ⅳ组(抚触HBO联合治疗组)28例,3、6、9、12、18个月均进行MDI(智力发育指数)、PDI(运动发育指数)检测。结果:中度HIE患儿抚触HBO联合治疗组MDI、P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抚触治疗组、HBO治疗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MDI、PDI愈高,至18月时基本都能达到中等,其中抚触HBO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佳。对照组MDI、PDI也有一定进步,大多处于中下、临界状态。重度HIE患儿抚触治疗组、HBO治疗组MDI、PDI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无变化,至18个月时MDI、PDI均处于智力缺陷,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瘫。抚触与HBO联合治疗组患儿MDI、PDI随着干预时间延长,有一定进步,至18月时大多处于临界状态,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抚触与HBO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中重度HIE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治疗效果。方法213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采用脑活素治疗;观察组105例,采用高压氧结合脑活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第14、21、28天NBN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结合脑活素治疗HI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