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志华 《铀矿冶》1989,8(4):25-31
所研究矿石中的金以自然金类矿物形式存在。其嵌连形式有裂隙金粒、粒阁金粒和包裹金粒。裂隙金粒和粒间金粒占总金粒的90%以上。粒度大于0.3mm占22%,大于0.074mm占65.9%,重选或混汞提前回收这部分金是必要的。自然金颗粒形状有片状、棒状和不规则状。重选不能充分回收片状金粒,这部分金需要浮选法回收。金粒表面覆膜不算太严重,有3.3%的金粒表面被覆盖,28.5%的金粒失去光泽。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表明,覆膜的主要成分是银和硫。有覆膜的金粒需要重选回收,失去光泽的金粒浮游速度和氰化速度会变慢。根据研究结果,对矿石可处理性进行了评价。重—浮选工艺较为适合本矿石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大湖金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含金8.7g/t,绝大多数金粒以微细粒状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紧密连生,金粒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所占比例较少,矿石中金的理论回收率为95.6%。  相似文献   

3.
重砂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找矿方法,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以秦巴地区金矿为背景,收集大量原生金矿床、砂金矿床和金矿物自然重砂等资料的基础上,从砂金矿床金粒特征、岩金矿金粒特征、自然重砂金矿物特征几个方面对含金矿物种类、自然金粒大小、成色、结构构造等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现代物理及化学搬运、沉淀机理,深入剖析水动力情况下水的流速与岩屑或自然金粒粒径的关系,氧化环境或氯离子存在的溶液中金的络合物形成、分解、沉淀的过程,对金矿物异常与含金地质体(金矿床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划分了金矿物异常种类,为预测金矿产类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对新疆某金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金、硫,可综合回收银.金主要以含银自然金和自然金形式存在,嵌布粒度极微细,均小于0.04mm.银主要以合金形式赋存于金粒中.黄铁矿的嵌布粒度较粗,多数大于0.04mm.可解离的自然金、包含于黄铁矿(含黄铜矿)中的金及包含于脉石矿物中的金分别约占59%,39%,2%,金的理论回收率约98%.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用煤-油团聚法回收单体自然金是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课题。在本研究中,用“煤-油团聚助金浮选法”回收金粒。煤-油-金团聚法考虑到煤和金粒好的润湿性。这个方法应用了煤和金粒的疏水性和亲油性比大多数脉石矿粒要好的特点。与过去研究的煤-油-金团聚法不同的是,该法所用的煤和团聚剂用量很少。用人工配制矿样进行了一些试验。试验中考查了给料中金粒的数目和粒度对煤-油团聚助金浮选法的影响。试验中观察到,给料中金品位对该法金回收率没有大的影响。虽然粗粒金的回收率稍有降低,但是,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回收粗至300μm的金粒。最细金粒(-53μm)回收率降低可能与团聚体与金粒碰撞效率降低有关。在矿石和油重量固定时,研究了煤用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对人工配制的样品和天然矿样获得相近的结果,在煤与油用量比为3:1时,获得了最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铜录山的矿产资源,本研究详细查定了铜录山高含泥低品位难选铜铁氧化矿石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揭示了在深度氧化的情况下金在载体矿物中的嵌布特点、粒度特征、赋存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的金主要以可回收的含银自然金的银金矿形式产出,大多数金粒被包裹于孔雀石晶粒内部或成群分布在土状赤铁矿、褐铁矿及玉髓中,金粒具有嵌布粒度细微,但易解离的特点。该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在选铜流程综合回收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 产于硫化类型矿床含金氧化带的混合矿石中的金,有部分是随着硫化物的氧化分解析离,以次显微金粒形式和粘土矿物一道沉积下来。这部分次显微金,无论用浮选方法还是其它机械选矿方法都难以回收,而这部分游离金和覆盖于硫化矿物外部的金粒,却易于用氰化物溶液浸出回收。另一部分金仍  相似文献   

8.
北京博达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款新型无污染振动离心选金机.现已在全国应用。新型振动离心选金机是在横向离心力的作用下.创新性地加入上万次的振动力共同作用,使金粒和石料分离,使矿石中金粒得到高效回收。新型振动离心选金机能够筛选出矿料中更多的金粒,在选取15μm以上金粒时,性能比老式重选机至少提高10%,富集比高达10000:1,回收率高达80%~96%.而且选取成本低。新型振动离心选金机适用于岩金矿、砂金矿和多金属矿的选金,也是含砷、硫、碳等难处理金矿选金的首选机器,还可从尾矿中选金。  相似文献   

9.
改性的二硫代磷酸盐捕收剂СГМ系列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比对黄铜矿、闪锌矿和金粒要弱,这主要是由于它在黄铁矿表面上的固着强度低.在浮选中应用СГМ系列捕收剂可提高铜、锌和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傲镜、电子探针和物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天马山金-硫铁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砷以毒砂形式存在,粒度属可选范围.金以金银互化物形式存在,多分布于矿石力学薄弱部位.但因97%以上颗粒尺寸小于74μm,充分解离是困难的.矿石磨至100%-74μm 时,仍有47%的金分布于其它矿物中.预计金的浮选回收率将接近53%左右.约有27%的金粒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覆膜,主要成分是硫和银,对金的浮选不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