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金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依据,提出了侧伏矿体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与成矿规律相结合的思路、方法,首次总结出侧伏矿体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实用模型,以期提高深部盲矿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圈定深部找矿靶位,实现"攻深找盲"工作的突破,文中在阐述百吨沟矿区金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该矿区ⅪM1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完善了前人在该区所建立的构造叠加晕深部预测模型,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果表明:XI破碎蚀变带规模较大,其构造叠加晕特征反映出成矿作用具有向南东侧伏的规律,显示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空间条件,找矿潜力较大;ⅪM1矿体向深部还有很大延深,深部盲矿可能较富,应加强深部找矿工作;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圈定出深部找矿靶位,为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探矿增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树民 《矿产勘查》2019,(3):592-599
为评价某金矿深部找矿潜力及找矿靶区预测,文章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找矿方法,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构造叠加晕理论模型的建立,对某金矿区主矿体(LM8)进行了深部找矿潜力评价和找矿靶区预测。文章以该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期次、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等作为基础资料,提出了该金矿床具有多阶段、多时期叠加成矿的特点,且矿体受NW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主矿体(LM8)深部存在盲矿体,且矿体延伸较大,经SDZK1901、SDZK1902钻孔验证,预测靶区找矿效果良好,显示了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该区域找矿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区域金矿勘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城县岩脚铅锌矿床为中型、沉积—热卤水强改造矿床,成矿严格受地层和构造控制,铅锌矿床赋存于白垩系景星组下段地层中。文章系统研究了赋矿地层元素组合、矿床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性、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建立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矿床深部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盲矿预测靶位,为进一步探矿增储提供了依据,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许令兵  刘国华 《矿产勘查》2021,12(12):2385-2392
基于潭玉沟S101银矿床特征及热液成矿理论,选取As、Sb、Hg为银矿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选取Ag、Cu、Pb为近矿指示元素,选取W、Mo、Bi、Sn为尾晕特征指示元素。构造叠加晕研究表明,矿体内前缘晕与尾晕叠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出现反分带,反映了多次矿化叠加。运用构造叠加晕盲矿体预测标志,对S101-Ⅰ号矿体深部找矿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研究,提出了1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哈西哇金矿深部盲矿的找矿前景,为深部圈定找矿靶区,本文在研究矿床地球化学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哈西哇金矿床进行了构造叠加晕的研究。通过对哈西哇金矿床1号矿体进行采样,并化验分析了所采样品中Au、Ag、As、Sb、Hg、B、Cu、Pb、Zn、Bi、Mo、Mn、Co、Ti、V、Ti、W、Sn等18种元素含量,研究了矿床元素组合和含矿构造中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在空间分布中所具有的特征。结果表明,哈西哇金矿床成矿作用伴随有微量元素富集,存在明显的原生晕轴向分带规律。根据构造叠加晕找矿预测指标,对1号矿体深部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一个预测靶区,为矿山的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钻孔ZK1603验证有良好的见矿效果,为矿区周边深部找矿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是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指导发现异常→评价异常→深部预测的三个核心理论,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关键。“构造叠加晕理论”是用少而精的样品发现异常→强化弱异常→加大预测深度的一种理论,“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和“原生叠加晕理论”相结合是异常评价、预测盲矿和判别矿体剥蚀程度的重要理论。构造叠加晕团队先后在17个省105个矿山邀请138次立项研究-预测应用,其中已有20个矿山提供了预测靶位验证证明,累计找到金金属量突破320 t,见矿效果非常好。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三个核心理论在找盲矿中的正确性和先进性,也表明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盲矿是一种直接、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五龙沟地区是青海省昆中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带控制,为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典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和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具有Au、Ag、Cu、Pb、Zn、As、Sb、Bi、Hg、W、Mo、B、Co、Ni、V等多元素组合特点,主要金矿体赋矿构造带原生晕轴向分带规律表现为金矿体前缘指示元素为As、Sb、Hg、B,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指示元素为Bi、Mo、Mn、Co。在总结构造叠加晕预测标志基础上,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进一步圈定了深部找矿靶位。  相似文献   

9.
哈狗山金矿床为牟—乳金矿带内中—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文章研究了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矿床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在研究哈狗山金矿床单一次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识别不同阶段成矿—成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用模式和标志对矿床深部预测,提出了盲矿靶位,经初步验证,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城—焦家成矿带是胶西北矿集区重要成矿带之一,南吕—欣木矿段位于新城—焦家成矿带的南段,矿床受构造控制。本文通过浅部矿体勘查工程控制程度研究,确定合理的工程间距;结合矿化裂隙统计,总结了矿化富集特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研究,矿体尾部前缘晕的增强叠加指示了深部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地球物理梯度带的变化位置是矿化体有利的赋矿空间。研究表明矿化蚀变带的强度、类型与查明的构造规模、期次有关,矿体规模、矿石类型与矿化蚀变分带存在相关性。经钻探探明金金属量186163kg,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该矿段与类似成矿条件的地区找矿勘查提供了找矿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表金矿资源的开采与枯竭,深部勘探成为未来金矿勘查的必然选择,因此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也是势在必行。金宏金矿床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本文结合金宏金矿矿区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坑道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矿区V8号金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宏金矿床As、Ag、Hg与Au成矿关系最密切,Sn与金成矿关系不密切;与典型金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对比分析,金宏金矿床具有原生叠加晕特征,是多期次成矿成晕的结果;并根据原始晕垂直分带序列特征对金宏金矿床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秦岭(陕西)金矿田Q195号矿脉深部找矿潜力的评价及对其地质、矿体、构造蚀变特征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脉为区内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其形态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构造带内可见多期石英脉充填,表明其存在多期成矿叠加作用;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出现的反分带现象、前尾晕共存特征推断其深部有盲矿体存在;采用激电中梯(短剖面)测量对Q195矿脉及外围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探测,根据激电异常特征在该矿脉西部及纵向延伸部位圈出一个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刘旭光  吕军  李惠  禹斌  马久菊 《矿产勘查》2019,(10):2645-2653
通过对三道湾子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表明Au是形成金矿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示元素,Ag是重要伴生元素。As、Sb、Hg是金矿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Cu、Pb、Zn强异常反映Ⅱ阶段叠加,可能形成富矿体。Bi、Mo、Mn、Co是尾晕指示元素。经计算分带序列,发现Sb、As、Hg前缘晕元素出现在分带序列的下部,出现反分带,反映了矿化叠加。建立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并成功预测深部盲矿靶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豫西重要的金多金属矿床之一,申家窑矿床勘查工作多集中于500 m以浅,深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为探求豫西申家窑金矿床深部找矿潜力,本文采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使用格里戈良法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分析研究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获得的结果有:主矿体崤09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Ag-Cu-Sn-Mo-Bi-Sb-Pb-AuZn-W,具反向分带序列的特征;Au、Zn、Ag、Pb、Cu为近矿指示元素,As、Sb、Mo为前缘晕元素,Bi、W为尾晕元素,表现为前缘晕元素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尾晕元素逐渐增大;原生晕轴向叠加特征在+680~+620 m处呈现了高峰值,为矿体主要赋存标高,至+500 m处则重新出现增高的趋势,预测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大致为03线上主矿体西南方向的延伸,预计新增金资源量1000 kg。研究成果可为申家窑金矿床进一步寻找深部矿体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利军  徐质彬  石坚  谭辉跃  肖谆 《矿产勘查》2018,9(11):2170-2176
通过运用格里戈良指数分带法分析包金山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样品测试数据,总结了湘中包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特征。包金山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依次为Ag-Sn-As-Mo-Pb-Zn-Hg-Tl-Mn-W-Au-Cu-Sb,整体呈现出(前—尾—近)—(前—尾—近)—(前—)的叠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矿床较早期成矿尾晕以叠加晕的形式叠加于较晚期前缘晕和近矿晕之上,反映了该矿床至少存在3期成矿作用叠加。矿床主成矿期近矿晕(Au、Cu)出现,但未结束,晚期仅出现前缘晕(Sb),近矿晕和尾矿晕还未出现,因此,矿床边深部找矿工作应重点围绕该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部署。  相似文献   

16.
会泽麒麟厂铅锌矿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矿山,为解决矿山深部找矿突破和资源接替,通过收集整理以往矿区开展的地质勘查资料,进一步转变找矿思路,系统梳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结合各种勘查方法数据和成果,尤其是后期坑道内开展的EH4、重力测量、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构造叠加晕等,经地质综合研究,在麒麟厂矿区深部划分3个找矿方向,预测了5个综合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甸县乐红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矿集区,是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多金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矿体特征及坑道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系统详细地研究了乐红铅锌矿床深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矿体前缘元素和近矿元素为Ag、As、Sb、W、Hg、Zn、Mo,中程指示元素为Co、Ni,尾晕元素为Ba、Cu;(2)根据Grigorian原生晕分带原理,得出其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各中段)为Ag-Zn-Mo-As-Hg-W-Co-Ni-Sb-Pb-Cu-Ba-Au-Sn,表明成矿过程存在多期矿化叠加;(3)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研究了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亲和性,并构建原生晕叠加模式、Ag/Cu、F1因子等深部找矿预测模型评价指标。综合原生晕各项特征,认为在1350中段以下应有隐伏矿体发育。此外,乐红矿床赋存状态为沿F2断裂近直立分布,垂向坑道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预测,深部具有成矿潜力,存在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刘永昌  孙靖 《矿产勘查》2020,11(3):530-539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金矿带之一。研究范围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招远城至夏甸金矿),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特征呈相对低阻,视电阻率等值线同等向下弯曲,间距变大及由陡变缓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构造叠加晕研究是采用相关分析及格式法,确定大尹格庄和夏甸金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前缘晕元素为As、Sb、Hg、B,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和尾晕为Bi、Mo、Mn、Co。据前、尾晕共存准则和前缘晕强度趋势准则预测深部还有盲矿存在。通过地质及物化探工作成果,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模型,确定深部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社全  薛志强  孙保花 《矿产勘查》2020,11(7):1534-1543
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轴向分带是深部矿体预测的重要依据。金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本文通过对大湖矿区矿体原生晕元素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总结了大湖矿区金矿体的原生晕理想模型:即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近矿晕元素组合为Bi、Au、Ag、Mo、Pb、Cu,矿尾晕元素组合为Mn、Zn、V、Co、Ni。根据原生晕特征进行成矿预测,经过工程验证,在8线发现4层金矿体,在4线发现1层金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小秦岭金矿田其他矿区的深部找矿勘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青顶金矿床是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构造控制,已探明储量为32 t,平均品位为6.44×10-6。为探讨金青顶金矿床深部成矿潜力,本文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金青顶金矿床II号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的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s、Sb、Hg,近矿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尾晕特征指示元素组合为Bi、Mo、Co。II号矿体特征指示元素的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确定了II号矿体在-195 m、-435 m和-945 m中段深部存在金成矿作用叠加,并据此建立了II号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综合矿脉品位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学分析、元素轴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构造叠加晕成矿模式以及井下地质现象观察分析,显示出金青顶金矿床II号矿体向深部的延伸较差,说明在深部存在矿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今后在本区开展找矿工作时,应重点关注矿区内的空白区及矿床外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