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李雪飞  曲波  王帆  李庆辉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61-1261
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与铊同属一族。尽管目前铟及其化合物职业中毒报告较少,但资料表明,可溶性铟盐对人和动物有毒。硫酸铟是铟冶炼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经皮接触是硫酸铟主要职业暴露途径。本文研究硫酸铟经皮亚慢性毒性作用,旨在为加强职业接触入群的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铟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使用越来越多,主要用于ITO(铟锡氧化物)薄膜制造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触摸屏等电子设备,铟职业接触的潜在危害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美国和英国已公布了铟的职业接触限值均为0.1mg/m3。铟中毒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病,鲜为人知。本文以"铟"、"肺部损伤"为主题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文献,查到3篇与铟肺病有关的文献,分别是综述、现场调查和一篇铟引起中毒的新闻报道。以  相似文献   

3.
尽管工业应用铟化合物制造液晶面板的需求在增加,却很少有人了解职业接触铟化合物对健康的危害。应密切关注铟化合物可能的毒性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酸雾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为保护职业接触者身体健康、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东省某电镀液生产工厂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氯化钡比色法检测车间硫酸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采用硫氰酸汞比色法测定盐酸浓度,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三氧化铬(按Cr计)TWA。接触组为接触酸时间1年以上的某电渡液生产工人275名,并选择同厂工龄1年以上的非职业性接触酸人员98名为对照组,按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比较2组的健康状况。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盐酸、三氧化铬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触组眼科、耳鼻喉、口腔科等阳性体征发生率及肺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牙酸蚀、牙齿结石、牙龈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即使工作场所酸雾的水平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也会对接触者呼吸道、眼、牙齿等造成损害,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以锌精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硫酸、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噪声、工频电场、高温等,基本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在目前的生产状态下该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是有效可行的。建议增加应急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大型铟冶炼厂作业工人的生命质量,为预防和控制铟冶炼接触人群健康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铟冶炼厂作业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检测,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8名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观察组)和243名铟冶炼厂辅助工种工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铟冶炼过程中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砷化氢、各种酸碱、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砷化氢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两组调查人群躯体功能和社会角色功能分值接近;观察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两组心理功能对角色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健康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躯体功能对角色的影响、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角色功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分值均低于男性。结论某铟冶炼厂主要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化学、物理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对照组比较,铟冶炼厂职业接触人群的生命质量较低,多处于亚健康状态。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职业接触引起的职业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法、定量评估法,对铅酸蓄电池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为优化其在企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2家中型铅酸蓄电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对关键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定性风险评估法显示,接触苯的岗位均为高风险,接触铅烟、铅尘岗位均为中等风险;半定量接触比值评估法显示,涂板、刷片、分片岗位接触铅尘为极高风险,铸板、铸片岗位接触铅烟和配酸、充电岗位接触硫酸为高风险;半定量接触指数和综合指数评估法显示,接触铅烟、铅尘、硫酸岗位多为中等或低风险;定量非致癌方评估法显示,调胶岗位接触二甲苯、自动点胶机岗位接触二甲苯为不可接受风险;定量致癌评估法显示,包装岗位接触三氯甲烷为不可接受风险.非参数检验统计学结果显示,定性评估方法与3种半定量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差(P值均<0.01),半定量3种评估方法一致性较好(P值均>0.05).结论 当可以获取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场结果和危害控制措施时,可优先采用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酸铟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四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L929的存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酸铟对L929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染毒浓度分别为1.5、3.0、4.5mmol/L,染毒时间为24h)的影响。结果硫酸铟可改变L929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表现为S期细胞增多,而处于G1期的细胞减少,提示硫酸铟可能具有影响L929细胞周期的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硫酸铟可增加细胞凋亡率。结论硫酸铟可引起L929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下降;硫酸铟可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金属铟(In)及其化合物,广泛地用于半导体和原子能工业中.在生产和使用铟及其化合物中均可致职业接触铟或其化合物.可溶性铟盐对人体有害,我国建立的工作场所空气中铟及其化合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和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ST)分别为0.1 mg/m3和0.3 mg/m3[1],美国等国家的卫生标准(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均为0.1 mg/m3[2].  相似文献   

10.
李莹  张华东  曹磊  邓华欣  项涛 《职业与健康》2014,(18):2537-2540
目的针对作业人员可能接触的化学毒物进行职业暴露分析,将健康风险进行分级和定量评价,提出可采取的职业卫生控制措施,降低人员接触风险,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以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及风险矩阵半定量分析评估模型为基础进行计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该新建火电厂投入使用前锅炉清洗涉及到的化学药品人员接触风险水平较高,氨、联氨、硫酸、氢氧化钠的风险级别均为4级,应予以关注和防护。结论在实施有效的工程控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和用品,制定和实施安全、正确的工作程序后,可有效降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铟的亚慢性毒性。方法选用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个染毒组[硫酸铟染毒剂量分别为26.1,52.3,104.6,261.4 mg/kg(1/10~1/100 LD50)]和1个对照组。硫酸铟灌胃染毒,1次/d,实验期3个月。结果261.4 mg/kg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血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肝、肾明显肿大,肝细胞变性,肾小管细胞变性、溶解。4个染毒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均明显增高。结论长期较低剂量硫酸铟染毒可对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肾脏、肝脏及血液系统产生明显损害。肾脏可能是硫酸铟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之一。大鼠经口硫酸铟染毒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AEL)低于26.1 mg/kg。  相似文献   

12.
对1例职业性铟暴露患者职业接触史、临床症状、病情演变、病理改变、影像学特点以及肺功能检查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职业性铟暴露患者肺间质病变的致病原因和鉴别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再生铜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2013年9月对某再生铜企业工作场所中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进行检测和对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铜烟、铅烟、砷、硫酸、噪声、高温等;粉尘、铜烟、硫酸、砷存在超标点,其超标率分别为75.0%、20.O%、33.3%和14.3%;阳极炉岗位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超标;接触工人尿铅、尿砷偏高者分别占2.9%、13.9%,听力损失者占18.9%。结论该再生铜企业粉尘、噪声危害较重,铜烟、砷、硫酸、高温作业危害存在较大隐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企业金属铟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盐酸、砷化氢、硫酸、一氧化碳、磷酸二异辛酯、氢氧化钠、煤油、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置换岗位砷化氢存在超标现象。结论关键控制点在置换岗位和浸出岗位,重点防止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根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GBZ/T160.83—2007)等相关标准及规范对某线路板焊锡车间作业人员接触铟及其化合物的浓度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元件更换锡焊工、验收锡焊工和维修锡焊工接触铟及其化合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较高,最高达0.07 mg/m3;元件更换锡焊工、验收锡焊工和维修锡焊工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高值达0.07 mg/m3。该生产车间一线生产工人接触铟及其化合物虽不超标,但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转,加强工人的个体防护意识。加强铟及其化合物毒理性质的研究,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铟冶炼作业过程中影响作业工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铟冶炼职业危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国某大型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损害情况进行10年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册1年以上的铟冶炼工人为观察组(208人),以同期在册1年以上的辅助工种为对照组(243人),分别回顾其职业史以及从业后患病史,按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全部资料以数据库形式输入计算机,比较两个人群人年发病率的差异(x2检验),计算相对危险度(RR),人年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结果 铟冶炼厂作业工人肾脏疾病、肺部疾病、腰背痛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416.65/10万、151.78/10万、607.13/10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工种分析显示,挥发窑、铸锭工种职业危害最为严重;观察组铸锭工肾脏疾病、腰背痛的发病危险性分别是对照组的6.08倍(P<0.05)和6.57倍(P<0.05);观察组挥发窑工尘肺、腰背痛的发病危险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5.52倍(P<0.05)和7.82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合并统计,并进行历史自身对照,结果表明,尘肺、肾脏疾病、高血压、腰背痛等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铟冶炼作业存在较大的职业危害,应注意加强泌尿、呼吸系统的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进一步加强铟及其化合物职业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硫酸铟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效应,将32只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52.30、104.60、261.40 mg/kg硫酸铟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染毒8周。检测大鼠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及附睾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和精子畸形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仅261.40 mg/kg硫酸铟染毒组大鼠的睾丸、附睾重量及其脏器系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硫酸铟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睾丸、附睾重量及其脏器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4.60、261.4 mg/kg硫酸铟染毒组大鼠的血清T水平均降低,而261.4 mg/kg硫酸铟染毒组大鼠的血清FSH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硫酸铟染毒组大鼠的血清L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提示硫酸铟对雄性大鼠具有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酸铟对中国仓鼠肺纤维细胞(V79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硫酸铟(0.5、1.0、2.0、4.0、8.0mmol/L)染毒体外培养的V7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2’,7’-荧光素乙二酯和碘化四氯代四乙基苯咪唑羰花青为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不同浓度硫酸铟染毒12h后V79细胞内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结果]硫酸铟能明显降低V79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硫酸铟作用于V79细胞12h后,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从21.60增加到31.10,线粒体膜电位从0.1913降低到0.10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铟能增加V79细胞内ROS的释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对细胞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现状。方法收集2010年光明新区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资料,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的异常检出率和职业异常检出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接触不同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是不同的,接触噪声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最高;2)异常检出率为31.39%,职业异常检出率为6.94%;3)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中基本都是最高。结论本地区职业暴露水平一般,但职业危害程度很高,说明职业防护和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日本职业卫生杂志[J Occup Health,2009,51(5):454-470]发表了日本职业卫生学会推荐的职业接触限值(2009~2010)全文。职业接触限值(OEL)涉及化学物、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场、磁场及电磁场、紫外辐射,是预防工人因接触上述因素引起健康损害的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