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聂玉果  孟晓风 《测控技术》2003,22(6):55-57,60
分析了VPP驱动器和IVI驱动器的结构,提出了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可互换仪器仿真驱动器(SIVI—COM)结构;并探讨了SIVI—COM与实际仪器驱动器的互换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惠广  冯长江  余建华 《测控技术》2004,23(Z1):391-393
分析了当前PC数据采集卡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设计PC数据采集卡驱动器的方法.论述了模型的层次结构、技术实现和工程应用.COM技术规范了驱动器设计,实现了采集卡之间的互换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局域网的自动测试设备组建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应用基于局域网的ATE组建技术能显著降低ATE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ATE的资源复用及可扩展能力,为实现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ATS)结构NxTest提供支持;文章从局域网型ATE的发展沿革着手,介绍这类ATE的拓扑结构以及组建这类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讨论网络环境下ATE系统仪器资源的同步、定时和触发技术,以及如何以合成仪器为基础来组建ATE。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海军RT-CASS通用ATE软件平台PAWS为例,介绍了通用ATE软件平台在测试系统集成和TPS开发中的优越性,同时也介绍了IEEE1226 ABBET标准、Windows COM标准内容.  相似文献   

5.
对锁定账户进行排错可能会很困难而且很费时间。引起账户锁定的一般原因可能来自映射驱动器上的缓存信任状、微软IIS应用程序池、COM+对象、定时任务、服务以及交互登录。幸运的是,微软提供了工具和技术,包括Account Lockout and Management Tools,有助于你在寻找根本原因时缩小搜索范围。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博览》2002,19(3):68-69
◆ 基于COM技术的OPC 微软公司为了提供商业应用程序和特定用途的软件包间的相互连接性,开发了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技术。COM是一种软件组件间相互数据交换的有效方法。CO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COM并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与运行的机器(只要互相连接),机器的操作系统(只要支持COM)以及软件开发的语言无关,而是在任意的两个软件组件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的二进制和网络的标准。 COM服务器是根据COM客户的要求提供COM服务的可执行程序,作为Win32上可执行的文件发布。 COM客户程序和COM…  相似文献   

7.
COM Add—ins技术是Office 2000/XP提供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基于COM技术来扩展Office软件的功能。讨论了在Excel下COM Add—ins技术的实现方法,然后给出了用该技术卖现成绩统计功能的具体步骤和主要代码。  相似文献   

8.
针对硬件设备的自动测试设备(ATE)的开发通常是一个冗长、耗时的任务,开发者需要向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了解被测设备的外部端口、信号、测试流程和信号检查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逐步确定开发需求。在该过程中,ATE的开发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一种规范的模型,以描述由不同合作方提供的测试信息,导致产出的测试文档篇幅长、不易理解,容易出现错误等问题。文中提出面向ATE领域的多视角建模方法来规范化地描述ATE中的测试信息并检查信息的一致性,最后以真实工业案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对现有的通用自动测试设备(GPATE)的诊断能力做出合理评估,从测试算法的角度,对电子电路测试领域内的两种主要GPATE系统:数字ATE和模拟(混合)ATE进行了诊断特点的分析;并且借助于已有的成果提出对两种ATE不同的评估方法:对于数字ATE可以借助可测试性指标的预报方程表达式来计算其对实际电路的诊断指标数值;对于模拟(混合)ATE则可以在状态分割法的框架下以合并集合族划分的方式来得出某信息量条件下故障隔离状态的上限状况;这样不仅能方便地评价GPATE在实际使用时的诊断能力,同时也为GPATE的设计和使用选择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COM技术在OPC服务器中的应用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蕾  戴瑜兴 《控制工程》2005,12(3):238-241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规范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提供的过程控制设备和商业应用软件之间不能自由通信的问题。介绍了以OLE/COM/DCOM技术为基础的OPC技术,给出了OPC服务器的整体结构及数据采集方法,论述了OPC服务器中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通报连接机制、连接点对象机制,以及COM中的几个关键概念:COM组件、COM对象、COM接口。指出OPC与COM是密不可分的,OPC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面向信号的仪器类驱动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TS)仪器可互换性的实现问题,借鉴IEEE1641信号与测试定义标准(Signal and Test Definition,STD)和IVI(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仪器类驱动思想,采用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技术完成了基于信号接口的仪器类驱动器设计,同时实现了对不同种类开关的模型化描述和统一控制。该仪器驱动器在机载电子设备测试系统中得到实际的应用,实现了具有相同信号性能的同类仪器及不同仪器间的互换,减少了ATS升级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自动测试设备软件平台通用性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用性和开放性是当前ATE的发展方向。文章从虚拟仪器可互换性、TPS可移植性、软件体系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构造通用自动测试设备(ATE)软件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并提出了一种通用ATE软件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GeoMedia中信息查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式GIS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组件式软件商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组件式产品,Intergraph公司推出的GeoMedia,编辑和空间分析功能较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对基于GeoMedia开发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查询问题展开研究,采用VC开发语言及COM技术,重新定义了获取记录集的函数,解决了GeoMedia信息查询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测试与诊断的相对分离,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专家系统——SMAS。采用COM/CORBA分布式组件技术,实现通用建模子系统、知识获取子系统、诊断运行子系统等。故障诊断功能由分级分布的智能Agent并行或分级完成。Agent的组织和分布模式由系统提供的建模子系统完成建模,对不同的UUT系统具有通用性。分布式的结点Agent既可自主驱动运行,也可由其它Agent触发驱动,因而系统既可用于综合测试数据的分析诊断,也可用于与ATE的在线、交互式测试、诊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利用COM技术实现可互换信号驱动的软件架构,即IVI-SD模型(基于信号的仪器可互换驱动器)的模块化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基于最新的IVI-SD标准的信号驱动器的信号模型,仪器描述模型和TPS开发标准。在此基础上,详述了支持IVI-SD模型的测试要求提取和仪器选择算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COTS技术应用对军用ATE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作为20世纪80年代欧美主要军事大国提出的称为“商用现成技术”,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军用技术产品开发研制而言的。主要讨论COTS技术应用对军用ATE技术开发的影响,及为军用ATE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对我军应用COTS开发ATE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协作需要使用对象网来构造新型的协同工作环境。以协同编著系统为实例,介绍了CORBA/Web互操作技术和CORBA/COM应用集成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构造对象网和丰富编辑工具。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片内PLL实现实速扫描测试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片内PLL实现实速扫描测试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移入测试向量时使用测试仪提供的时钟,激励施加和响应捕获采用片内PLL生成的高速时钟,降低了实速扫描测试对测试仪时钟频率的要求.在AC'97音频控制器电路上进行的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EFI BIOS的Ukey设备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EFI是Intel提出的下一代BIOS的基础规范架构,是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准备的BIOS革新技术。EFI在解决传统BIOS局限性的同时,其自身安全问题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研究EFI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对EFI驱动模型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EFI的Ukey设备驱动,可用于解决BIOS层的用户身份认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