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针对传统跟踪—学习—检测(tracking-learning-detecting,TLD)目标跟踪算法由于检测模块扫描大量子窗口而导致检测时间过长,并且在跟踪过程中当目标发生严重遮挡、形变时,TLD算法会出现跟踪失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改进TLD目标跟踪算法。改进算法在检测模块前加入ViBe模型预估前景目标,极大地缩小了检测区域。追踪模块用SIFT特征匹配算法来代替原算法中的光流法,准确跟踪目标避免发生跟踪漂移,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适应环境的能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TLD算法运行速度得到提升,并且当目标出现严重遮挡、光照强度剧烈变化时的跟踪精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11)
针对跟踪—学习—检测(TLD)对光照变化敏感、易受目标遮挡、快速运动导致目标模糊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的TLD目标跟踪改进算法。首先,将LBP算法与最近邻分类器相结合,使得改进后的最近邻分类器可以获取与跟踪目标更接近的边界框,且当目标具有良好的纹理属性时,改进后的最近邻分类器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其次,若TLD算法选取的跟踪目标在跟踪过程中受到遮挡,或者晃动,则使用Kalman滤波器预测目标所在区域,可以缩小跟踪器的检测范围,增强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跟踪算法与常规TLD相比,鲁棒性更好,精度更高,跟踪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
TLD视频目标跟踪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LD(Tracking-Learning-Detection)是Zdenek Kalal提出的一种新跟踪算法.该算法与传统跟踪算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将传统跟踪算法与检测算法相结合来解决被跟踪目标在被跟踪过程中发生的形变、部分遮挡等问题.对TLD算法进行改进,在算法检测模块引入基于Meanshift与Kalman的当前帧目标所在区域预估,有效缩小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提高算法实时性及准确性;对原算法方差分类器改进采用颜色特征分类器,提高算法对目标识别性能;对综合模块改进,提高算法目标跟踪成功率.通过实验对改进后的TLD及原TLD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TLD算法具有更高的跟踪准确性及更好的跟踪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TLD算法是一种新颖的长期目标跟踪算法,针对算法中检测器采用特征没有充分考虑跟踪过程中目标的表观、区域轮廓的变化及基于窗口扫描影响效率等问题,在TLD算法的基础上,加入演化机理,基于水平集对其进行改进。结合边缘和区域信息的多尺度水平集方法,引入目标轮廓信息,在有效克服灰度不均匀图像的同时,提高了目标跟踪的适应性及精度;根据轮廓检测结果,引入目标运动方向检测算子,对目标运动方向及其在当前帧中的位置进行估计,减少扫描窗口的同时提高目标辨识能力。通过实验对原始TLD算法及改进的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跟踪速度有提升,对目标跟踪的适应性更强,跟踪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6.
基于Mean-Shift优化的TLD视频长时间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LD(tracking learning detection)算法同时包含了跟踪、检测和学习三个部分,具有较高计算量的缺点,提出了采用Mean-Shift算法替换原TLD跟踪器部分的光流跟踪算法.该优化方法利用具有计算量小的Mean-Shift算法替换计算量较大的光流法进行跟踪,以通过目标模型和候选目标模型之间的巴氏系数与阈值的比较来判定跟踪失败的自检测,并通过计算Mean-Shift跟踪返回的目标框和上一帧TLD返回的目标框之间的相似度来进一步得到跟踪的有效性,在发生跟踪失败时由检测器重新初始化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在视频长时间跟踪算法中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并且与原TLD算法相比,该优化方法在跟踪速度上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
TLD(Tracking-Learning-Detection)算法是一种新颖的单目标长时间视觉跟踪算法,在给定极少的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学习目标特征并进行有效的跟踪。TLD算法中跟踪器每次在跟踪目标上均匀地选取特征点进行跟踪,不能保证每个特征点都能够被可靠地跟踪。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特征点检测的改进TLD算法,保证所选特征点都能够被正确可靠地跟踪,防止跟踪结果发生漂移,提高了跟踪器的跟踪精度。另一方面,在TLD检测器中引入了基于轨迹连续性的在线位置预测,在保证正确跟踪的前提下,缩小了检测器的检测范围,提高了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检测区域动态调整的TLD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典跟踪-学习-检测(TLD)目标跟踪算法由于检测区域过大而导致的检测时间过长及对相似目标跟踪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检测区域可动态自适应调整的方法——TLD-DO。该方法利用两次Kalman滤波加速度矫正预测的检测区域优化算法DKF,通过缩小TLD检测器检测范围,以达到在跟踪精度略有提升的情况下提高跟踪速度的目的;同时此方法可排除画面内相似目标的干扰,提高在含有相似目标的复杂背景下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TLD-DO算法在处理不同视频与跟踪目标时,检测速度有1.31~3.19倍提升;对含有相似目标干扰情况下,跟踪效果明显优于原TLD算法;对目标抖动及失真情况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黄元捷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2):127-128
TLD(Tracking-Learning-Detection)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单目标长时间跟踪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TLD算法的跟踪准确率,引入随机蕨丛分类器(Random fern)对其进行改进。在公开的TLD数据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较原始算法准确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TLD算法跟踪框在目标非刚性形变、旋转、背景杂乱等情景中容易导致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CN跟踪算法改进的TLD实时目标跟踪算法(TLD-CN)。首先对跟踪框内区域计算图像显著性得到BRISK算法采样特征点的阈值,获得合适的特征点以建立旋转和尺度归一化的描述子,再融合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对前后帧跟踪框内描述子进行最优相似性匹配,得到匹配的特征点集合,对集合内特征点进行判别式字典的稀疏编码后,分别与CN跟踪框和TLD跟踪框的中心像素点进行相似度的度量,得到输出框调整的权重系数。实验结果表明,TLD-CN跟踪算法通过特征点度量出2种算法融合的权重值调整输出框,在目标形变、旋转、背景杂乱、快速运动等复杂跟踪情景中,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成功率。权重系数自适应更新也避免了模型过拟合,达到实时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1.
虚拟漫游中的碰撞检测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碰撞检测是虚拟漫游中的关键技术。在进行虚拟漫游时,为了避免观察者飞人地下或穿墙而过等不真实情况的发生,就需要进行碰撞检测。解决虚拟漫游中碰撞检测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将场景中运动的观察者转化为一个视点,场景中的物体表面剖分成三角形,运动的观察者与静态的虚拟场景之间的碰撞检测问题,就转化为点与三角形之问的碰撞检测问题;此方法的优化方法是对场景中的三角形进行过滤,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文中给出了此方法的具体算法及其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以开发测试汽车电子为目的的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特点,重点探讨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中运动车辆与周围环境的碰撞实效性问题,研究并改进了基于OBBTree(Oriented Bounding Box Tree)的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最后通过VC++和OSG编程实现该算法的验证。实验证明,使用该算法进行碰撞检测的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在实效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C.K. Chan Author Vitae Author Vitae 《Computer aided design》2005,37(1):17-34
In reverse engineering CAD modeling, a facet model is usually constructed from a large point cloud data which are obtained from a surface scanning process. The number of points in the point cloud data may range from hundred thousands to several mill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r-defined precision. As a result, the facet model becomes very ‘large’ in terms of number of facets or vertices. The computational effort required to manipulate such a large set of data becomes enormous. This effort is significant even for some simple operations, e.g. rotating, scaling and translation. In this paper, a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extreme points in a large 3D point set along multiple directions. This algorithm uses a cylindrical grid approximation technique to give both approximate solution and exact solution. This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accelerate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some geometric problems on a large model, e.g., the minimum bounding box of a facet model [Comput Aid Des 20 (1988) 506; Comput Struct 79I (2001) 1433; Int J Comput Inform Sci 14 (1985) 183] and the ‘fitness’ problem of a model into a bounded volume [Comput Aid Des 20 (1988) 506].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TL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跟踪算法目标遮挡后易出现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跟踪学习检测(TLD)算法与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手势跟踪方法.在跟踪器跟踪成功后,加入识别窗的方法进行遮挡判定.产生遮挡后目标模型不再更新,学习器不再更新集合分类器.若是部分遮挡,则由TLD学习器处理;若是严重遮挡,则改由Kalman滤波算法预测目标的运动轨迹.该方法在保留TLD算法长期稳定跟踪、适应摄像机快速运动与复杂背景等优点的基础上,改善了目标遮挡后易出现跟踪漂移的问题.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TLD算法比其他常见跟踪方法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Accurate location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for event reporting, coverage estimation, and location-aware routing i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Recently, a number of range-free localization schem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ovide each static sensor with location information,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a rectangular region. However, most WSN applications are applied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where the sensors’ location regions could be incorrect due to sudden acci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ctive Location Correction Protocol, called ALCP,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location error based on the bounding box technology. Performance study reveals that applying the ALCP to improve the location accuracies can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ell-known GPSR routing in terms of routing length, sensing coverage, and packet arrival rate. 相似文献
16.
17.
钢结构设计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钢结构工程图纸进行自动标注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能提高钢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了产生有序的图纸注,结合钢结构软件的开发,提出了针对钢结构节点详图的实用性自动标注策略,并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布局策略等关键算法,从而为最终找到全自动的图纸生成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该算法及自动标注策略所涉及的工作已经在PDSOFT Steelworks钢结构软件的开发工作中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实时目标跟踪过程中,为提高跟踪精度,要求跟踪的窗口也要实时的随着目标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以Mean shift算法为基础,根据概率检测法定位目标在各帧图像中的中心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更新窗口的算法。同时结合归一化转动惯量NMI对目标进行识别,实时定位中心标示的对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目标尺寸放大或缩小时选择合适的跟踪窗口,而且具有较强的跟踪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