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力骏  邵甬 《新建筑》2011,(4):122-125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普遍具有依托水系、融合自然的特点。由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保护观念较为普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除了关注物质环境与人文特色外,还涉及区域城镇经济竞争、旅游发展限度、人口外出务工造成空巢现象等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佛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说明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充分体现名镇价值特色,它既是保护工作的核心,也是名镇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规划编制还需更多地关注环境背景、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平衡、在保护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并应针对地方管理能力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禄丰黑井镇,在1995年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成为国家建设部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在云南省60个旅游小镇以及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村(镇)中,是唯一率先申报成功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静默了千年的古滇重镇在短短几年的保护与开发中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江镇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地,发展势头尤为迅猛。相对于发展实践,当前理论研究对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考虑较少。文章通过分析贵州省西江镇千户苗寨的资源特色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判断,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管理,变资源为旅游产品,打造全国苗族特色旅游之乡的品牌等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名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是名镇永远不变的主题。文章从绥宁寨市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入手,定位名镇保护要突出城镇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为当地文化服务,寨市名镇在保护方面构筑了六大保护体系,并在保护理念、实施资源利用、服务城镇文化、推动执法保障四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镇都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而形成的,特别是地处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水环境。历史文化名镇在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好古建筑及古镇风貌,使古镇的历史风貌能健康的延续和发展,使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承,进入良性循环,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笔者结合与荷隆美集团(荷兰)合作编制的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游艇码头区规划设计为例,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朱家角镇地理位置及其历史 朱家角镇坐落在上海西南的青浦区,与江苏省接邻,东距虹桥国际机场仅30公里,北连昆山,南接浙江嘉兴,西通平望,318…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2005,(12):23-23,29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借此机会,我仅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的角度谈以下三点意见。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文化名镇(村)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佛山名镇重点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对佛山禅城区现状环境及历史自然资源进行梳理与研究,以整合与利用作为出发点,以优化协调全局的视角,对空间格局、交通梳理、建筑保护、文化传承及区域收益进行逐项研究,统筹考虑区域旅游服务职能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塑造历史街区的空间风貌形象,旨在实现人文、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并据此评选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这为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安徽省建设旅游文化大省战略以及"三山三湖"国际旅游区战略的实施,皖南地区成为全国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性保护与发展的地区之一。桃花潭历史文化名镇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过程中,随着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和旅游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城镇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有力的管控措施。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为本底的条件下,如何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合理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成为桃花潭历史文化名镇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分析天津市历史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天津市的历史文化村镇进行分类,并参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价要素,结合天津市自身特色,建立天津市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标准,提出相应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范围划定原则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卫城镇凭借自身生态及文化优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及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保护古镇为主题,整合现有生态、历史、人文资源,构建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格局,提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景观型宜居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赵勇  崔建甫 《城市规划》2004,28(8):54-59
介绍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内容包括名镇(村)价值特色的确认、划定保护范围、建筑保护整治规划、街巷空间保护规划、重点地段保护规划、环境综合调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近期保护规划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庆市第一批20个历史文 化名镇保护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多 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问题在于统筹意识 较弱、保护的关系定位不明、保护的法规不 完善、保护的组织管理欠缺、“保存”与“保 护”的关系不明等,导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 思维简单化,消极“保存”,欠缺发展动力, 历史文化城镇逐渐衰败;二是历史文化城镇 保护措施商业化,过度“保护”,过度追求 眼前利益,各种商业、旅游开发逐渐侵蚀了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研究提出建立实施效果评价 模型予以监控、反馈以及修正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模型以“保存”与“保护”协调发 展理念为引导,科学反映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保存”与“保护”的影响因子。评估模型能真 实、有效地反映历史文化城镇政府在“保存”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管理部门把握历史 文化城镇的保护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2006,(12):6-7
迄今,我国有8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每一座古镇古村落都有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历史文化名镇(村)?日前,在安徽黟县召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联谊会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来自安徽黟县宏村、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广州市沙湾镇、四川省平乐镇的代表交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经验,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科学发展探索有效途径——规划先行。加强保护必须规划先行,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引导下,实…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综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的基本情况,并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重要性认识、保护法制体系、保护规划、保护资金、监管体制五个方面,指出我国目前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急需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小城镇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本文在剖析历史文化名镇及其规划的特点基础上,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甘肃榆中金崖古镇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古镇整体风貌控制、重点地段、历史街区、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个方面讨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及过分追求城乡一体化业绩,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使部分古镇、古村受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今以鸣鹤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在对鸣鹤历史文化名镇现状评价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整治模式、展示利用和实施对策,使之有利于实现鸣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条件下,立足长远视野,历史城镇(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利用是契合、协同与共生的,基于此前提,以重庆洪安历史名镇为案例,对衰落型商贸古镇实施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协同共生手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历史保护和旅游利用整合的六大方法:非遗充实街场、设施畅通建筑、节点衔接街巷、旅游强化动力、游线串联景点、地域联合共治等,力图为同型历史城镇保护和利用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特定条件下,立足长远视野,历史城镇(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利用是契合、协同与共生的,基于此前提,以重庆洪安历史名镇为案例,对衰落型商贸古镇实施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协同共生手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历史保护和旅游利用整合的六大方法:非遗充实街场、设施畅通建筑、节点衔接街巷、旅游强化动力、游线串联景点、地域联合共治等,力图为同型历史城镇保护和利用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