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思恩 《广西医学》2008,30(1):123-124
低钠血症是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急性重症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115 mmol/L以下,并可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临床上死亡率较高.我院2002年6月起运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症低钠血症 7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补盐和间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2.0%的高渗盐水和持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和低钠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醋酸去氨加压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血钠的影响。方法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76例,观察使用前后血钠水平变化。结果76例患者中出现低钠血症10例,其中有症状5例。使用后血钠水平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结论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咯血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要密切监测血钠水平,及时发现低钠血症,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廖常彬  赵婧婷  袁道海 《四川医学》2011,32(12):1924-1926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重症急性低钠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的17例重症急性低钠血症住院患者使用金宝Prisma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VVH),每天治疗8h,连续3d,置换液使用前稀释,置换液流量4L/h,治疗前患者血清钠水平(112.5±4.0)mmol/L,第1天设定置换液钠浓度比血清钠水平高(10-14)mmol/L,第2、3天设定置换液治疗结束时钠浓度比实际血清钠水平高(9~12)mmol/L、(6~9)mmol/L。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时间3d,每天8h,均顺利完成,血清钠由治疗前(112.5±4.0)mmol/L上升到(140.2±2.8)mmol/L,血清渗透压逐渐恢复正常,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G1asgow评分由治疗前的(8.3±1.7)上升到(14.5±0.6)。结论CBP治疗急性严重低钠血症避免了传统方法使血清钠升得过快或过慢等缺点,能够按目标调整纠正血钠速度,本组研究表明CBP治疗急性严重低钠血症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安全,不失为急性重症低钠血症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7例颅脑肿瘤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的尿钠、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等指标。结果87例低钠血症患者中,轻中度低钠血症患者56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31例,轻中度低钠血症患者在治疗8~10 d后血钠和血容量恢复至正常,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在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血钠水平恢复至正常,1例患者因血钠纠正过快而死亡。结论对颅脑肿瘤术后低血钠症的治疗要结合低钠血症的发生可能机制,明确低钠血症的诊断,进行补盐治疗,去除原发诱因,综合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9例重症脑出血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合理补钠和补水,注意调整补钠速度及浓度,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水钠代谢紊乱以脑性盐耗综合征常见。水钠代谢紊乱平均开始时间为(5.0±2.1)d。通过采取合理补液及口服淡盐水等治疗方法,69位患者血钠水平在3 d后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培养患者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重症脑出血急性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刘庆虹  袁云华 《西部医学》2011,23(3):451-452,454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3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钠血症,轻度低钠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钠血症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治愈26例,好转8例,死亡2例,有效率97.1%;缺钠性低钠血症治愈6例,好转2例,死亡1例,有效率88.9%。结论血钠水平是反应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低钠血症增加顽固性心衰患病率和病死率,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可经过口服钠盐和静脉补钠维持血钠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8.
曹华 《海南医学》2008,19(5):66-67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类型、时间分布,以便及时对因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对住院重症脑卒中患者及时监测血钾、钠、氯、发生低钠时间、治疗方法及恢复时间及脑损伤部位记录分析。结果重症脑卒中多在7±2天发生低钠血症,脑损伤部位多在下丘脑、脑室、丘脑部位附近,治疗3~5天血钠恢复正常。结论重症脑卒中易发生低钠血症,易使病情恶化,及时发现,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朱景威 《吉林医学》2013,34(24):4874-4875
目的:探究低钠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对策。方法:选择44例低钠血症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钠浓度变化以及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提升,患者的血钠浓度也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综合治疗方法配合血液透析能够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且显著改善患者的低钠血症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烧伤后高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接受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重症烧伤后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高钠血症诊断标准:1天内连续2次外周静脉血钠浓度>150mmol/L.治疗使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机,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置换液为前置换,置换液流量2~4L/h.测定治疗前后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碳酸氢根、血肌酐、尿素氮、血钠、血乳酸等.结果 24例烧伤后高钠血症患者中存活11例.经CVVH治疗后,患者体温、心率降低,平均动脉压提高,血氧改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钠从第6小时后逐渐下降,治疗前后血钠比较[(163.3±9.1)mmol/L:(146.4±2.3)mmol/L];置换液前后比较(149.8±5.6)mmol/L:(142.0±2.1)mmol/L]差异显著.结论 CVVH用于救治烧伤后高钠血症的患者疗效确切,在纠正高钠血症同时,可提高肺换气功能,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早期治疗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徐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9):122-122,12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的低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充血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钠值,观察血钠的动态变化与心功能改各及患者死台情况。结果:心衰组患者血钠浓度明显低于NC组(P<0.05),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钠值逐渐降低,其中,死亡者低钠血症更明显;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明显改善,血钠值又显著回升(P<0.01)。结论:充血性心衰时血钠可随心功能的恶化进行性下降,直度低钠血症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用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抗凝方法。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患者10例,用局部枸橼酸抗凝共行CVVH治疗35例次,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血清钠及碳酸氢根变化。结果治疗中体外AC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169.3±12.6 vs 107.6±16.7 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钠(141.2±6.7vs 135.8±7.5 mmol/L,P>0.05)、碳酸氢根浓度(25.2±3.1 vs 22.4±5.1 mmol/L,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行CVVH治疗对系统凝血功能无影响,无明显副作用。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CVVH治疗时简单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3例门诊复诊CHF患者按照入院时血钠水平分为常血钠组28例、低钠血症组85例;将低钠血症组根据血钠浓度的高低分为三组,轻度低钠血症组(血钠浓度130~134 mmol/L)41例、中度低钠血症34例(血钠125~129 mmol/L)、重度低钠血症(血钠<125 mmol/L)10例。测入院时患者血清中脑钠肽(BNP)水平,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血钠组患者BNP值与低钠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低钠血症组患者BNP值与中度低钠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及中度低钠血症组患者BNP值与重度低钠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恶化与低钠血症相关,并与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肺心病并低钠血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钠120~130mmol/L者4例,110~119mmol/L者5例,低于11Ommol/L者2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轻症患者口服补钠为主,补液时尽量使用生理盐水或糖盐水,中重症患者予输3%氯化钠溶液及等渗盐水。经过治疗,10例症状好转,血钠接近正常,1例因呼衰心衰加重自动出院。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及早发现并纠正低钠血症,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0例CHF伴有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利尿、ACE抑制剂、洋地黄等)基础上随机分两组,A组限水并予补充高渗盐水,B组限水但不补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浓度、血钠及心功能改善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血钠浓度均有所改善,但A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6.85,P<0.01);A组血钠改善与心功能改善所需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CHF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使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血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4例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根据低钠血症主要原因和缺钠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用利尿剂、限水、补充营养、改善通气等。结果本组24例患者,20例经综合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严重低钠血症死亡2例,合并重度心衰死亡2例。结论低钠血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病因不同,处理不同。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血钠降低程度直接影响预后,重症低钠血症或合并重要脏器衰竭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CHF合并低钠血症92例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轻度低钠血症采用限水,口服补钠;中-重度低钠血症在此基础上,再静脉泵入3%高渗盐水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显效22例,好转7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7.8%。缺钠性低钠血症显效37例,好转20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联合胃肠道和静脉补钠可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改善慢性心功能衰竭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6例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血清钠值,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原发病表现不易区别。36例中2例死亡,血钠值均低于120mmol/L。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易漏诊,敌对该病应常规进行血生化测定,给予合理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补钠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采用纠正公式(理论计算量的2倍)计算补钠量,治疗前后每24小时测定血电解质,然后与理论补钠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24小时血清钠离子浓度迅速回升,48小时稳定在较理想的水平;而血清钾离子浓度则有所下降;实际补钠量与传统公式计算的补钠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低钠血症与急性低钠血症在病理生理上有较大差异,用传统公式计算的补钠量难以纠正慢性低钠血症,对慢性低钠血症患者宜采用纠正的计算公式补钠.  相似文献   

20.
林艳梅  罗东 《吉林医学》2014,(8):1664-1665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脑出血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20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8例,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12例,20例患者血钠均≤135 mmol/L,尿钠≥260 mmol/d,均根据血钠水平予以相应治疗。结果:本组死亡4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19例患者血钠恢复正常时间在5~14 d,平均10.5 d。结论:脑出血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主要特征是低血钠、高尿钠,血容量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及时准确地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