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赵在绪  陶陶 《重庆建筑》2010,9(6):15-18
城市广场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也是城市建设艺术的核心。而城市广场水景则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处于与城市环境和大众群体的互动关系之中。本文通过实例,对现代城市广场水景设计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景设计的相关原则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传统的水景设计主要关注其观赏价值,极少考虑人与水的互动。人有亲水的天性,久居城市中的人却极度缺乏这样的机会。近年来一批先锐景观设计师在尝试一种新型的水景设计,以让人在景观中体验水为主要设计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这种“体验式水景设计”,并以“water-traces"水景设计项目作为案例,分析总结相关设计方法与要点,为城市空间新型水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5)
本文通过对传统不同类型的动态水景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动态水景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公共空间形成中产生的可能性,并探讨在当代城市环境条件下动态水景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20,(9)
城市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有助于促进居民的户外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文章选取深圳36个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基于摄像观察计数法,运用SPSS分析方法探讨其活力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组合桌椅、单独座椅配置数量及200 m范围内饮食类商业和服务类商业的店铺数量与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呈正相关关系;配置健身器材、儿童活动设施、休憩草坪可提升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场地面积、遮阴面积、硬质铺装面积、绿化面积、临街车行道宽度、临街人行道宽度,是否配置亭子、长廊、小型广场、零售类商业,以及是否规划小学或幼儿园、城中村与微型公共开放空间活力无显著关系;设计有雕塑、水景的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其活力低于没有配置该类元素的微型公共开放空间。希望研究结果能为微型公共开放空间的选址及场地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空间亲水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滨水空间的规划开发是城市公共空间开发的重点。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旨在给人们提供轻松愉快的观水、戏水环境。本文分析了人们对水环境的感受途径和亲水性空间尺度,同时结合实例提出了滨水空间亲水性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中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防范已经成为各国城市规划研究的课题之一.从环境特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出发,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也应紧密联系安全问题.对环境危险性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地城市由于灾害的多发性和地形的复杂性,其防灾体系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山地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中的公共开放空间这一角度,指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防灾减灾的意义,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探究其构成要素,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设计策略,并希望山地城市的防灾规划体系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从微观的城市设计层面出发,建立由行为分析、需求分析、制定策略三个步骤组成的研究框架。以南京市鼓楼广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行为场所观察法、实地访谈法三种调查方法,了解公共开放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探讨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确立整合设计的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为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正>绪论引言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公共空间的设计方面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核心理念,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城市魅力与活力,营造生活方便、环境宜人、景观优美、具有丰富体验的公共空间。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产权、公共空间和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城市公共空间供需平衡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篇关于公共领域经济学的文章.从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本文为思考开放空间的动态变化、解释都市形态学的演变以厦预测城市设计的结果提供了一整套分析工具,考虑了通过共享和私人空间来处理公共领域问题以及通过明确产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城市开放空间在这个分析中作为剩余用地类别出现,表明了开放空间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它引出了这样的想法,即一个城市不同层次的共享空间应该对应不同等级的管理机构.在创造可持续的公共领域以及避免本文提及的都市"公地悲剧"中,物质环境和制度设计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物质空间和人口的高密度发展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广场的更新速度与城市发展不同步,步行空间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公共景观作为广场步行空间的构成要素影响步行空间的安全。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绿化、道路、水景设计以及景观小品等方面开展景观安全评价,明确景观安全性设计的重点,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有机结合,为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性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现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过分的追求平面的几何化和图案化,这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离大众的情感越来越远。随着人们群众需求的提高,他们也对城市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的“非人工化”设计,在烈士公园东大门设计实践中,整体设计并非盲目无序而是呈现出一种制约下的游离状态,散漫有机中不乏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刘杰武 《中国园林》2007,23(7):79-82
城市公共空间开发管理是目前国内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而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回顾了国外企业开发公共空间的产生及其发展,探讨了国内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本土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的研究,重点选取了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这一成功的实例进行考察,最后总结出以“企业开发、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利益兼顾、共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华侨城生态广场模式,希望为现阶段中国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灿 《住宅科技》2010,30(3):19-21
通过对居住区水景设计的现状分析,针对当前水景设计和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探讨,对居住区水景设计提出观赏性、亲水性、生态性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晓惠  汪镇 《中国园林》2010,26(1):68-71
从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整体视野出发,从"悬空园"的定义入手,提出了这种新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特征:悬空位置、空间关系、可达性和视觉焦点等;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它的设计:包括提供公共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等功能内涵;与城市、建筑合而为一的空间组织;以及支撑结构及建筑构造、种植材料、灌溉排水系统及安全防护的综合技术支持等;并就3个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了联合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生态规划设计的观念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灿  王东焱 《住宅科技》2011,31(3):10-12
通过对现今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现状的阐述,针对当前水景设计出现的千篇一律、没有特征的状况,提出了一些关于营造具有地域性特色水景的见解。,并对未来的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骏 《室内设计》2017,(5):90-95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建水平的高低将直接 影响城市的品质。巴黎是为人们所熟知的 具有高质量公共空间的城市,其城市公园的 营建经验值得借鉴。贝西公园是巴黎19 9 0 年代新建的大型城市公园之一,该公园的建 设对巴黎东部城区的活力复苏起到了关键 性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公园历史和概况的 基础上,分析了贝西公园规划设计的思想 及具体手法,通过对我国开放式城市公园 规划设计的反思,总结了贝西公园对我国城 市公园建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杰武 《山西建筑》2007,33(25):47-48
城市公共空间开发管理是目前国内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重点对华侨城生态广场这一成功的案例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的模式——华侨城生态广场模式,以利于对现阶段中国企业开发管理公共空间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人工水景近年受城市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的青睐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固定成分,但常由于不可持续的开发理念和理水方式而引发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先导,以东北城市为例分析人工水景设计的问题根源,并针对水资源匮乏地区提出低影响式水景修复性设计的方法,尝试为目前的设计误区提供科学和可行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20.
韩西丽 《华中建筑》2008,26(9):159-163
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河道往往因为用地限制对其采取单纯的生态恢复已难以奏效。作为巴黎市的二级河道,圣马丁水道在有限空间内成功地演绎了水的自然过程,其在水景塑造、绿化设计、滨河功能配置及滨河道路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可谓河流廊道建设项目的典范。该文从这些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试图对我国城市建成区河流廊道更新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