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急剧变化,农民要想依靠发展种植业增收,不能只看自己周围的人在干什么,而要“眼观六路,可听八方”,做到“八看”之后,再决策自己种什么,不种什么,才可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达到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发展农村经济面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只把农民增收定位在“种什么”和“怎么种”上已远远不够。请看——  相似文献   

3.
进城农民的渴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农村新一轮的“种田热”,经济学家指出,规模出效益的市场规律将驱使粮田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外出务工仍是政府不可忽视的重要“抓手”。但是农民进城后能适应吗?他们有些什么烦恼呢?请看进城农民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增收任重道远,面临诸多困难:一是靠价格上涨拉动增收难;二是靠降低成本拉动增收难;三是靠政策补贴拉动增收难。如何走出困境?长远看,最根本的是要靠提高农民的素质、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当前,根本出路在于挖掘“1个潜力”、办好“2件实事”、做好“3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无论我们搞什么开发,搞什么建设,也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农民增收的问题一直要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是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共同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白城市紧紧围绕如何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深挖自身优势,广谋脱贫良策,细寻破题之路,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路子,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大抓手,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2020年,全市庭院经济已发展22万户、21万亩,打造10个特色乡镇、100个特色村,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小庭院”  相似文献   

7.
莫把“农民增收”当口号●钟用洪当前,农村奔小康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在农村奔小康的进程中,农民增收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现在看来,实现本世纪末农民增收目标,时间相当紧迫,任务相当艰巨。跳出江西看江西,的确形势逼人。从绝...  相似文献   

8.
魏权 《农家顾问》2005,(7):65-66
农民进城务工是受国家鼓励的一种增收形式,同时国家相关法规也对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护,但是,所有的保护首先必须依赖一纸“劳动合同”的签可。因此无论何时何地,“给人打工”就不可忽视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请看——  相似文献   

9.
龙岩 《农友》2001,(5):4-4
同前些年农民朋友不时发出“谁能告诉我,今年种什么?”的感叹一样,最近以来又不断听到“谁能告诉我,结构咋调整?”的呼声。有的农民朋友一见到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口就请帮他制定家庭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好使他尽快摆脱“高产不能高效、增产不能增收”的局面。这些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一方面对实现增收有着强烈的愿望,也明白调整结构是实现增收的根本途径,但却苦于缺乏调整农业结构的能力:怎样才能走出这种两难的境地呢?  相似文献   

10.
时下,入关的脚步日益临近,农副产品卖难之声此起彼伏,农民增收任重道远。干部最关心的是入关后农业结构如何调整?农民想得最多的是究竟种什么能赚钱?按市场经济的观点,就是说怎样种好“市场田”。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的农民用自己的勇气和实践,打了二场“自卫战”。第一场“自卫战”打响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农民被“社、队”二级紧紧地束缚在贫困的土地上,每年种什么,养什么不能自己作主,种多少、养多少也没有自己的自由,衣食住行等都受“大队”的支配,更无法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1,(6):35-35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中心店镇中二村文化大院看见这样一幕:几台电脑旁围满了村民.大家纷纷在网上查看讨论种植、养殖信息。春耕备耕时节,该镇农民一改过去“种下再说”的传统方式.变为先通过网络查询提前掌握市场供求信息,依靠网络“看需下菜”,网络成了农民打探市场行情的“望远镜”和致富增收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黑龙江)》2011,(3):196-196,198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谈农民增收,不是看短期的因素以及一些应急的措施导致的收入增长,而要看长远的、深层次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的矛盾,“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谈农民增收,不是看短期的因素以及一些应急措施导致的收入增长,而要看长远的、深层次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的矛盾,“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5.
连日来,外地到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探究蔬菜增收秘诀的农民越来越多,取经的人“踏破”了农户的门槛,他们所到之处,着意要看的就是菜农的种菜日记,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宝典”。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村域为基本单元选择、培育、壮大农村经济,是推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效载体。本文对推进村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六种”增收模式,“五种”工作机制,进行简介,提出了推进村域经济发展的“旬阳”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秀芹 《现代农业》2008,(12):85-86
十六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其要义主要体现在“五个统筹”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五个统筹中占有重要的地住。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当前“三农”问题主要是农民多、农民穷及城乡差距大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民增收。本文就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提出自己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职场上,看一个领导是否成功,关键是看他能否带领一支坚不可摧、所向披靡的队伍,有一支好的队伍,那就没有什么坎儿迈不过、没有什么挫折扛不住、没有什么目标达不到。成功的领导者并不是赚到了钱,而是赚到了“人”,因为对领导者来说,下属才是他真正的财富和生命,而就“财富”和“生命”而言,职工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秋后算账,9亿农民人均增收50元左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多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这缓解了近年来人们对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担忧。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去年的农民增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的“三补一减免”政策效应十分明显。今年,政策还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有什么办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宋洋 《当代农业》2009,(12):4-5
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目标为9%左右。也就是要在去年7357元的基础上再增收662元。有什么妙招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其实。农民增收的“潜力股”,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用心去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