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齿轮泵困油现象解决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强 《机床与液压》2007,35(7):93-94,126
困油现象是由齿轮泵自身工作原理造成的,它直接影响着齿轮泵的工作性能及寿命.本文通过对斜齿齿轮泵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降低斜齿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新方法--重合度法,并对斜齿齿轮泵无困油重合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斜齿齿轮泵可以从改变重合度的办法来消除其困油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CB-B型齿轮泵的卸荷槽在外啮合齿轮泵中,两齿轮的重叠系数通常大于1(ε>1),所以在其相啮合的两对齿之间所封闭的容积部分,会产生困油现象(图1)。若不采取措施来消除这种困油现象,将会引起困油容积中的油液压力急剧上升,使泵轴轴承的负荷也急剧增加,并产生振动、压力波动、噪音及工作油液发热等现象;同  相似文献   

3.
钱敏 《机床与液压》2017,45(8):108-110
由于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导致困油现象产生,直接影响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中的稳定性。简要概述了齿轮泵产生困油现象的主要原因,综述了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主要方法,并通过Pro/E对其困油容积进行了虚拟测量,得出泵内齿轮啮合运转时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合理地解决齿轮泵困油容积的体积变化就能消除困油现象。基于此种解决途径,提出一种双齿轮非同步运转方法,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  相似文献   

4.
斜齿齿轮泵在保持直齿齿轮泵优点的基础上降低了压力脉动和躁声,但流量脉动方面的性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对双斜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参数关系和装配关系的条件下,双斜齿轮泵能有效改善瞬间排量和流量脉动,其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5.
合理地选取齿轮的变位系数,是降低困油容积和流量脉动的有效措施。为具体分析变位系数对内啮合齿轮泵困油容积和流量脉动系数的影响,根据啮合定理建立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的数值模型,采用扫过面积法求解内啮合齿轮泵的困油容积和瞬时流量,并分析困油容积和流量脉动随变位系数变化所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总变位系数不变时,随着小齿轮变位系数的增大,困油容积先减小后增大,瞬时流量逐渐增大,流量脉动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宣元  何琳  陈宗斌 《机床与液压》2021,49(9):171-176
基于面积扫过法计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理论瞬时流量,得到啮合点位置与泵瞬时流量的对应关系,进而求得泵几何流量脉动。产生困油容腔是泵实际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影响泵出口流量平稳性的关键因素。对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运行过程进行分析,依据控制容积法将内部流道划分为吸油容腔、排油容腔、齿轮齿间容腔、齿圈齿间容腔和困油容腔。建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泵内部流体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加入困油容腔的子模型后,该模型能够反映泵实际运行中因困油容腔的产生导致的瞬时流量突变;仿真模型的流量脉动率为2.29%,高于几何流量脉动率(1.71%)。研究结果揭示了泵流量脉动的产生原因及变化规律,为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流动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流量脉动齿轮泵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常识  马昌 《机床与液压》1999,(1):43-44,84
本文介绍分片错齿齿轮泵降低流量脉动的工作原理,按此原理制造出两片错齿齿轮泵,与同规格CB齿轮泵进行流量脉动测试,以及进行测试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仇晓燕 《机床与液压》2016,44(10):113-115
外啮合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可靠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液压设备中。但由于泵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导致困油现象,严重影响着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对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法进行简要阐述,仿真分析了齿轮泵的压力分布情况,详细研究了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困油容积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方法,以求更好地解决齿轮泵的困油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精确计算外啮合斜齿齿轮泵的径向力大小和方向以及轴向力大小,以某型燃油泵为研究对象,采用PumpLinx软件仿真得到外啮合斜齿齿轮泵工作过程中主、从动齿轮所受液压力矩的精确值,进而计算齿轮所受啮合力和液压力,获得不同工况下合力大小和方向,最后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主、从动齿轮的径向力以及主动齿轮的轴向力关于泵进出口压差、齿宽和齿顶圆直径的经验公式。在变工况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研究结果为某型燃油泵轴承的设计与校核提供了参考,也为系列泵齿轮的受力分析提供了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流场的外啮合齿轮泵径向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外啮合齿轮泵噪声大、轴承磨损严重等问题,基于三维设计和流场仿真软件对卸荷槽进行了改进设计,直接求解出了困油容积及其压力变化和旋转过程中齿轮泵内部流场,通过对齿轮表面流场压力进行积分获得了卸荷槽改进前后齿轮泵径向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进卸荷槽后齿轮泵径向力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降为原齿轮泵的51%和76.5%,困油现象加剧径向力主要表现在两齿轮中心线方向的分力上.文中研究内容亦为齿轮泵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幂律流体的本构方程建立了幂律流体在斜齿齿轮泵径向间隙中的泄漏模型,并得到了最佳径向间隙的隐函数式及径向摩擦功率,同时给出实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为聚合物齿轮泵的间隙优化设计及功率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圆柱直齿齿轮精锻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圆柱直齿齿轮的精锻工艺,用挤压成形工艺、浮动凹模及分流原理挤压成形圆柱直齿齿轮零件,并比较成形零件齿形的饱满程度,对实现圆柱直齿齿轮的精密模锻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在液压传动和润滑供油中,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由于“空穴”现象转速不能太高,所以泵的每分钟流量受到限制。另外,外啮合齿轮泵由于受到“外啮合”的影响,所以体积也不会太小。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体积小,并且可通过增大配油窗口以避免“空穴”现象来提高泵的转速,流量可以增大,这在工业实践中是很有意义的。当外转子齿廓曲线左右侧各为一段圆弧,内转子齿廓曲线为短幅外摆线的等距线时,可以圆满地实现上述啮合传动,提高泵的液压特性。油泵的装配简图及内外转子齿形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4.
齿轮泵的困油冲击与啮合重叠系数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分析表明,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主要同啮进重叠系数ε_1有关,通过分析,合理地选择ε_1,就可避免因困油作用而造成的压力冲击,因而大大消减油泵的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上海机床厂等单位设计并试制出了BB系列摆线转子泵(其原理、结构见《机床与液压》一九七三年第二期“摆线转子油泵”一文介绍),现试对其流量脉动及转子受力作一初步探讨。 (一)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和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流量脉动的比较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理论流量脉动(参见图一):对于相邻二齿啮合点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外啮合齿轮泵输出流量以及从动轮所受液压力与平衡槽的关系,得出平衡槽的最佳尺寸。从而在保证齿轮泵容积效率的基础上,减小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和流量脉动。以某型号的高压齿轮泵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理论公式求出齿轮泵所受的液压力;建立CFD模型,通过流体仿真得到液压力与出口流量;最后通过对比得出齿轮泵侧板的最佳角度、最佳深度和最佳宽度。  相似文献   

17.
IGP型高压低噪声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IGP型高压低噪声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泵在提高承载能力,增大容积效率,降低噪声方面结构上的特点。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其容积效率特性和工作噪声特性,结果表明该泵承载能力大(额定最高工作压力31.5MPa),容积效率高(91%),工作噪声低(60dB),适用于行走机械、组合机床等。  相似文献   

18.
李玉龙 《机床与液压》2019,47(14):127-130
为满足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泵困油卸荷之需要,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大卸荷面积、易加工的双斜型卸荷槽。基于常用的矩形卸荷槽,针对双齿啮合区与单齿啮合区之间不同的困油特点和卸荷措施,首先给出了双斜型卸荷槽的结构和形位设计;其次,由三维模型旋转面积的测量方法,得到一个困油周期内的卸荷面积,最后通过所建立的困油模型,进行双斜型、矩形卸荷槽下两类区域内的困油压力仿真。结果表明:双斜型较矩形能大幅提升卸荷面积,其中,双区的最大卸荷面积提升1.17倍,单区提升11.7倍;最大困油压力峰值,双区降低46.2%,对排油压力仅增加4.3%;单区则降低60.2%和仅增加1.6%,可视为无困油现象;双斜型两侧的型线轮廓,均由5个直线段和3个?2.0 mm圆弧段组成,结构简单、易加工等。为卸荷槽创新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典型的容积泵有柱塞泵、齿轮泵和叶片泵等,综述了柱塞泵的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密封及泄漏问题、摩擦副的润滑问题,并阐述了问题产生的机理和研究方法;综述齿轮泵和叶片泵的困油、流量脉动和噪声等问题及解决方法。经过国内、外科研院所多年的技术攻关,容积泵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善,但是排量体积比小、脉动率大等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解决,同时也有必要提出新型容积泵。  相似文献   

20.
典型的容积泵有柱塞泵、齿轮泵和叶片泵等,综述了柱塞泵的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密封及泄漏问题、摩擦副的润滑问题,并阐述了问题产生的机理和研究方法;综述齿轮泵和叶片泵的困油、流量脉动和噪声等问题及解决方法。经过国内、外科研院所多年的技术攻关,容积泵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改善,但是排量体积比小、脉动率大等问题需要继续研究解决,同时也有必要提出新型容积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