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淑华 《现代护理》2004,10(11):1040-1040
目的 比较采集血气标本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ICU 30例需严密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病人 ,分别选用 5号针头 1ml注射器行足背动脉采血法与 7号针头 2ml或 5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 ,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相近 ,但 5号针头足背动脉采血法在疼痛、瘀斑、血肿、需按压时间上明显优于股动脉采血法。结论  5号针头足背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 ,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 ,又可节约护士按压时间 ,值得在ICU护理工作中提倡。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采集血气标本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ICU 30例需严密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病人,分别选用5号针头1 ml注射器行足背动脉采血法与7号针头2 ml或5 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相近,但5号针头足背动脉采血法在疼痛、瘀斑、血肿、需按压时间上明显优于股动脉采血法.结论5号针头足背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又可节约护士按压时间,值得在ICU护理工作中提倡.  相似文献   

3.
肝素血气分析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素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比例的肝素溶剂与血液注入1毫升塑料注射器内充分混均测定。去不同浓度的肝素溶液0.2ml与0.85ml的血液混匀置1ml塑料注射器混匀测定。结果:显示PCO2与HCO^-3呈负相关关系,nCa^ 与肝素用量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肝素主要影响PC2、HCO^-3、nCa^ 。结论:建议同时测定血气及电解质时,每毫升血标本中肝素用量应≤20IU,血液稀释度应<5%,5ml和2ml玻璃注射器取血量分别大于3ml与2ml。  相似文献   

4.
根据临床护理实践,该院在分析血气分析动脉取血标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选择患者、注射器与针头及采集标本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提出取血以玻璃注射器及6号针头为合适,认为取血后将针头刺入专用橡皮塞比木塞为好。是保证血液标本测量准确性的必备条件。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内科!522000@陈吟卿  相似文献   

5.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送检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吟卿 《护理学报》2000,7(3):31-32
笔根据临床实践,就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送检存在的血管选择,注射器及针头适当,操作时时空气及溶血、标本送检不及时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认为严格选择血管、注射器与针头,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适度抗凝方法,以及取血后立即将针头刺入备用橡皮塞,加强标本送检的保护等,是保证血气分析准确结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两种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注射器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的检测效果。方法 将68例血气分析检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对照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分别对采血所需要的时间、穿刺成功率、自动回血及血标本中混杂空气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论 玻璃注射器采血组较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组,耗时少,穿刺成功率高。建议临床上做血气分析检测时最好使用1ml玻璃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7.
股动脉采血与桡动脉采血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爱琳 《现代护理》2006,12(5):416-417
目的比较采集血气分析的2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ICU 108例需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患儿,随机分别用5.5号头皮针套1 ml注射器行桡动脉采血法与7号针头2 ml或5 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对2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强度、按压时间2组患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5.5号头皮针头桡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又可节约护士按压时间,也便于观察,值得在新生儿ICU护理工作中提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采集血气分析的2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ICU 108例需监测血气分析变化的患儿,随机分别用5.5号头皮针套1 ml注射器行桡动脉采血法与7号针头2 ml或5 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对2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的发生率、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强度、按压时间2组患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5.5号头皮针头桡动脉采血气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又可节约护士按压时间,也便于观察,值得在新生儿ICU护理工作中提倡.  相似文献   

9.
处理呼吸机能不全病人有赖于可靠地监测动脉血气,抽动脉血常用22-25G针头和2-10ml注射器(内抽有多支肝素液)。采血时靠手法回抽筒芯抽血,但此法有多种弊端,如血标本被肝素稀释,回抽筒芯时很难保持针头位置,可能抽到静脉血或气泡混入血液,或者多次从肝素安瓿中吸液造成污染危险。本文就旨在消除上述弊端而设计的两种预充肝素的新型可弃式注射器进行评价。Pulsator注射器(P器)采用低摩擦筒芯能在动脉压影响下自动抽血,不必手法操纵,内已预充肝素。Radiometer注射器(R器)的前端内壁有数槽纹,处于打开位置时空气能由此逸出,内装肝素片。结果认为,作血气分析用的动脉血标本可用聚丙烯注射器采集,其结果与玻璃注射器所得相同,采用  相似文献   

10.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814-814
答:(1)事先告知病人应做哪些配合,然后护士根据检验的项目,计算采血量,并准备适当的容器;(2)严格无菌操作,不得在输血、输液的针头处采血,血液抽出后去掉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徐徐注入瓶中;(3)采血标本严防溶血,针头注射器均应干燥,全血标本应抗凝;(4)采集血液作血培养时应严防污染。  相似文献   

11.
陈琳 《全科护理》2009,7(27):2481-2481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时,为了判断病人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失调情况,多要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pH值测定^[1]。而需要的动脉血标本具有特殊的要求,即不能使血液与空气接触,以免测定结果失真,延误病人的抢救。常规的采血方法是:取2mL注射器,接5号~7号针头,在桡动脉穿刺采血1mL,但在抢救婴儿时,成功率不高。近1年来,我们采用头皮输液针头在头皮小动脉取血0.2mL,经16例临床实践均获得成功,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危重病人特别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平衡状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探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1mL注射器)和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气时对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在2010年对50例病人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3.
谢艳梅  幸丽萍 《护理研究》2009,(8):2003-2003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影响血气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气分析是通过血气分析仪对人体动脉血液中的pH值及氧分压(PO2)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检验项目.其结果对医生的诊断.治疗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血气分析程序中,护士是采集标本的直接操作者,在采血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环节.血标本的采取和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所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抗凝荆,注射器,采血的最佳时间,吸氧,机械通气,橡皮塞,标本存放.  相似文献   

15.
谢艳梅  幸丽萍 《护理研究》2009,23(22):2003-2003
[目的]观察两种使用头皮针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检验结果误差.[方法]选取150例病人,每人同时采用两种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分次采血法,即先用干燥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然后用肝素化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照组用肝素化后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排去肝素溶液后直接采血.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观察组采集的标本pH值、氧分压(PO2)、碳酸氢根(HCO3-)偏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偏低.[结论]使用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时,应分次采血,先采集的血液用于生化等其他化验检查,后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以减少由单次采血时混入气泡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采集危重患者血气标本股动脉与足背动脉两个不同部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ICU112例APACHEⅡ评分在27~43分的危重患者,分别选用5号针头1 ml注射器行足背动脉采血法与7号针头5 ml注射器行股动脉采血法,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的血气分析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大于足背动脉(110 vs100,χ2=14.23,P<0.05),两个采血部位在误穿静脉、血肿形成、血栓形成、按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 vs 1,7 vs 0,6 vs 0,5.5±0.7 vs 2.5±0.5;χ2=9.32,5.99,4.85,t=38.06,P<0.05).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个体化的采血方案,经股动脉采血时需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型号的动脉血气针对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观察组使用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对照组使用22G针头的3ml动脉血气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瘀血、血肿、操作时间及标本采集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略低,操作时间稍长,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皮下瘀血、血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5);观察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为(0.74±0.15)ml,明显少于对照组采集的平均标本血量(1.35±0.33)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25G针头的1ml动脉血气针能够有效减少血气标本采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损害,适宜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质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气分析的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抢救。而化验结果是否准确与标本采集密切相关。现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质控的体会报告如下。1 血气标本采集应选用1~2ml干燥消毒玻璃注射器,不能用塑料一次性注射器。因血气标本是隔绝空气收集的,塑料注射器筒与栓之间可透过气体,再加上表面不光滑摩擦力大,采血时血液不能自行进入筒内,必须抽动活塞采血,抽动时常因针头与乳头衔接不紧导致空气进入影响了血气分析结果,并易刺入过深,刺穿血管,且难以鉴别动、静脉血。1~2ml玻璃注射器筒与栓之间摩擦力小,采血时动…  相似文献   

19.
如何采集动脉血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病人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特殊情况应采用动脉血作为分析样本。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现将动脉血采集方法的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常规入监护室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行动脉穿刺置管连接换能器监测动脉有创血压是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动脉置管后可随时抽取所需的血量,既方便省时,又可避免因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破坏和周围组织损伤。临床上血气结果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应用液体肝素作抗凝剂时血液被稀释是造成结果受影响的最常见原因,要做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就必须做好血气分析前、标本采集、标本运送、血液保存、标本检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