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所有病人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2ml,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LB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4.1±1.6)min,要晚于B组(8.9±2.7)min(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新生儿LApgar评分以及术后感觉和运动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恩斌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18-1819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0.25%布比卡因10ml加入芬太尼0.5,ug/kg;对照组,0.25%布比卡因10ml。40例患者均采用双侧颈浅神经阻滞(C4、一针法)。分别记录两组颈丛阻滞前,阻滞后5、10、15min和20min时所测SBP、DBP、HR变化。结果两组阻滞前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试验组阻滞后10min开始,有10~20mmHg的波动;对照组阻滞5min开始有10~20mmHg的波动,组内各时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两组均有上升,对照组上升略高于试验组,同时段组间比较在15、20min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阻滞后试验组较平稳,对照组明显上升,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能有效地控制心率和维持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国产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12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0.75%盐酸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试验组使用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每组60例。药物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包括: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自用药后至出院前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感觉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感觉阻滞上界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试验组患者运动阻滞程度(2~3)分者占78.3%。而对照组则为90.0%,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质量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0.75%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而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曹国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67-136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儿童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四组(各组25例):A组用0.33%罗哌卡因;B组用0.25%罗哌卡因;C组用0.2%罗哌卡因;D组用0.167%罗哌卡因。记录患儿麻醉前(Tn)及手术开始后1min(T1)、10min(T2)、120min(T3)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氯胺酮的用量、镇痛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患儿不良反应情况;记录麻醉效果评级。结果D组在T1、T2、T3各个时点MAP和HR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在麻醉效果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麻醉效果较差,与其余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氯胺酮用量与A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的镇痛维持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镇痛效应好,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儿童上肢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例8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A组,40例)和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消退时间,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与A组(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相比,B组(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两组在感觉阻滞最高平面、Browage分级、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均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阮溦  刘政  徐军美 《中南药学》2010,8(2):157-160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以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0例ASAI~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选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后,分别注入2mL,0.5%罗哌卡因(R组)或布比卡因(B组)局麻药,比较2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程度和恢复时间的差异,以及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患者麻醉镇痛、肌松满意。R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均长于B组患者(P〈0.05),而且Bromage评分小于B组(P〈0.05),血压下降少于B组,尿潴留少于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10mg腰麻能满足宫腔镜手术需要,且循环稳定,麻醉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7.
卢宜民  林光燕  张勇 《中国医药》2009,4(9):703-70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椎与硬膜下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0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对照组各20例,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舒芬太尼4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至50ml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芬太尼20μg共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加生理盐水至50ml行PCA;对照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1%罗哌卡因2.5mg,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2.5ml硬膜外腔配置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5Tnl行PCA。观察并记录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前后3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显效时间,舒芬太尼组[(2.1±1.1)min]和芬太尼组[(2.5±0.7)]优于对照组[(5.5±1.6)min];舒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的罗哌卡因用药量均分别为(16.5±5.3)mg、(17.8±5.7)mg少于对照组(38.5±8.O)mg(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60例。Ⅰ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Ⅱ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用0.06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当产妇宫口开至3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3组硬膜外分别注射各自的注射液5mL,观察5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各自注射液10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组自控镇痛(PCA)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10min,背景剂量为5mL/h。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运动阻滞、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pH。结果与镇痛前比较,3组镇痛期间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30min,1h,2h,3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A有效按压次数和左布比卡因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I组和Ⅱ组比较,Ⅲ组产妇左布比卡因总用量和催产素使用率下降(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胎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0.0625%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更适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混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用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初产妇,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3组:A组(n=-50)配方为2mg布比卡因混合15μg芬太尼;B组(n=-50)为1mg布比卡因混合15μg芬太尼;C组(n=-50)为15μg芬太尼。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MBS)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镇痛起效时间、胎儿心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三组起效时间分别为(2.28±0.66)min、(2.45±0.84)min、(4.52±2.13)min,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或B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的VAS评分在30min内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的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产妇不良反应、胎儿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1mg布比卡因+15μg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给药进行腰膜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等特点,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据身高调整腰-硬联合麻醉时布比卡因剂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固定剂量组(A组)和调整剂量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1.5ml(布比卡因7.5mg);B组则根据患者的身高给予1.3~1.5ml(6.5—7.5mg)混合药液。结果B组腰麻最高痛觉消失平面例数显著少于A组(P〈0.01)。B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A组(P〈0.05),并且麻黄素的用量也显著减少(P〈0.05)。其余各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给药时依据身高调整布比卡因剂量,不仅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及麻黄素用量。  相似文献   

11.
王勇  蒋玲玲  程洁  张野 《安徽医药》2015,(6):1171-1174
目的:观察并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Dex组,n=20),Dex静脉泵注负荷剂量为1μg·kg-1(15 min内输注完),然后以0.5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对照组,n=20),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于麻醉前(T0)、气腹结束即刻(T1)、气腹结束后30 min(T2)和术后24 h(T3)4个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过氧化氢(H2 O2)、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态(TAS)浓度。结果与T0相比,C组MAP在T1、T2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T0相比,T1、T2时间点C组、D组H2O2、MDA增高,TAS降低(P<0.05)。T3时D组H2O2、MDA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组仍较高(P<0.05);与C组相比,D组T2、T3时间点H2O2、MDA浓度低,TAS浓度高(P<0.05)。两组在T1时间点H2O2、MDA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D组较C组TAS浓度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艾司洛尔在颈丛阻滞时对心肌缺血患者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颈丛阻滞下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艾司洛尔组(B),每组20例。B组于阻滞实施同时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4mg/kg,后以5m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记录颈丛阻滞前、阻滞完毕时及用药后10min、3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电图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对照组)MAP、HR、RPP在阻滞结束时、阻滞后10、30min与阻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AP、HR、RPP在以上各时段与阻滞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各时段的对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用药后10、30minS-T段下移幅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用药后10、30minS-T段下移幅度减小,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各时段的S—T段下移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阻滞后心悸、头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用于心肌缺血患者的颈丛阻滞时能有效地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氧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以确定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自然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的浓度分别为0.02μg/(kg·min)、0.04μg/(kg·min)和0.06μg/(kg·min),比较各组的产程时间、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产妇生命体征、应用催产素及器械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儿胎心率。结果产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及器械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Ramsay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最高(P<0.05);C组出现20例低氧血症,1例出现过度镇静,表现为SpO2迅速下降、嗜睡,但停药并辅助呼吸90 s后恢复;与A、B两组相比,C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后1 min较低(P<0.05),但经吸氧5 min后评分均达到10分;A、B两组药物对胎儿胎心率无显著影响,C组有一定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实施分娩镇痛,此药背景输注速度以0.04μg/(kg·min)时镇痛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最佳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苏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寻找苏芬太尼较为理想的配伍剂量。方法年龄30~60岁,ASAI-Ⅱ级,在静吸复合全麻下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A组苏芬太尼1.5μg/kg、B组苏芬太尼2.0μg/kg、C组苏芬太尼2.5μg/kg,所有镇痛泵均加入氯胺酮4mg/kg和止吐药托烷司琼4mg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4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VAS评分显著高于B、C组(P〈0.05),而C组SS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B组(P〈0.05),余不良反应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组配伍在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具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局部序贯治疗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入选急性重度哮喘52例,随机分成A组28例与B组24例,两组均给于甲泼尼龙80mg,静脉滴注2次/d,用3d,A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16mg,1次/d,用5d,B组序贯口服甲泼尼龙片8mg用2d同时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μ/250μg,2次/d,用5d。结果静脉治疗第3天后,两组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序贯治疗后则进一步改善。至第8天,A组的PEF值分别由治疗前的(186±92)L/min,上升至(321±102)L/min(P〈0.05),FEV1由(1.32±0.43)L,上升至(1.87±0.52)L(P〈0.05)。B组的PEF值由(192±88)L/min,上升至(335±115)L/min,FEV1由(1.41±0.39)L,上升至(1.93±0.72)L(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两组痰嗜酸细胞计数分别由(0.45%±1.3);(0.51%±1.9)减少至治疗后(0.07%±2.8);(0.04%±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应用口服或吸入激素疗效相似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习丹  ;徐惠玲  ;赖小平 《中国药房》2009,(34):2665-2666
目的:研究莫昔沙星对苯妥英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0只家兔耳缘静脉推注苯妥英钠(10mg·kg-1),给药后10、30、60、120、240、360、480min时采血样建立苯妥英钠单用组;自最后一次采血样后48h喂服莫昔沙星(10mg·kg-1)连续5d,第6天给药2h后静脉注射苯妥英钠(10mg·kg-1),不同时间采血样建立苯妥英钠与莫昔沙星合用组;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样中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以3p97药动学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用组比较,合用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下降;2组AUC分别为(5836.22±489.13)、(4329.21±344.67)mg·min·L-1(P<0.05),t1/2β分别为(196.11±22.68)、(158.21±28.76)min(P<0.01),消除速度常数和清除率分别增加1.38、1.32倍(P<0.01),V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莫昔沙星合用后苯妥英钠体内代谢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手术时镇静和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观察其对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平面形成后,于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辅助药物:A组:首剂静脉注射(1—2min内)舒芬太尼0.1μg/kg十咪达唑仑0,02mg/kg,随后微量泵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μg·kg^-1·h^-1+咪达唑仑0.04mg·kg^-1·h^-1,于手术关闭腹腔时停药。B组: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单次缓慢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Ramsay镇静程度和内脏牵拉反应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msay镇静分级:A组达Ⅱ、Ⅲ、Ⅳ级分别为3例、8例、9例,与B组的4例、13例、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5,P〈0.05);A组内脏牵拉反应(0~Ⅲ级)分别为9例、9例、1例、1例,与B组的4例、5例、7例、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1,P〈0.01)。结论舒芬太尼、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中,可明显改善镇静程度,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对呼吸循环干扰小。  相似文献   

18.
王敬华 《北方药学》2015,(5):146-14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药对小儿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隐睾手术治疗的患儿2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组(盐酸戊乙奎醚)100例和B组(阿托品)100例。收集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10min、20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心率(RPP)、体温(T)、VA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用药前HR、MAP、RPP、T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A组与用药前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HR、MAP、RPP、T值均较用药前有所升高,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VAS评分均较用药前降低,但是两组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A组明显小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在麻醉效果方面和阿托品相当,而在麻醉恢复阶段较为有利于患儿的苏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镇痛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00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微量注射泵为PCEA组;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微量注射泵为PCIA组。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术后排气、拔除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以及意外脱管等。结果PCEA组、PCI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3.5±8.5)min、(54.7±8.2)min,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4,P〉0.05);PCEA组视觉模拟评分(1.49±0.43)分明显高于PCIA组(1.13±0.56)分(t=2.119,P〈0.05);PCEA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30.0%、16.0%、6.0%)明显高于PCIA组(16.0%、8.0%、2.0%)(t=2.223,t=2.313,t=2.283,均P〉0.05);PCEA组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尿时间[(24.56±8.77)h、(6.51±1.57)h]明显高于PCIA组[(19.29±8.16)h、(4.06±1.76)h](t=2.445,t=2.415,P〈0.05)。结论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患者充分配合治疗和早期活动,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陈丽娟  钱红玉 《中国药房》2007,18(17):1298-1300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2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老年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左氧氟沙星胶囊序贯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10d,运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B组痊愈率分别为71·11%、68·89%(P>0·05),有效率分别为93·33%、88·89%(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3%、91·1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4·44%(P>0·05);A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B组,A、B组治疗成本分别为1801·50、1191·35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30·25、1340·25。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