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经D2根治术后R0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和术后化疗的生存及复发差异,探讨术后放化疗价值。[方法] 收集并随访行D2根治术后分别行术后放化疗和术后化疗共222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放化疗组和术后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10个月和38.3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为28.95%,低于术后化疗组的44.4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HR=2.049,95%CI:1.419~2.957,P<0.001)、N分期(HR=2.308,95%CI:1.498~3.555,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显示,两组N2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9.20个月和37.30个月,5年及10年生存率术后放化疗组高于术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生存情况不优于术后化疗;术后放化疗局部控制优于术后化疗;N2期患者术后放化疗生存情况可能优于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2.
刘洵祺  熊海林  李俊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57-76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5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2.6个月.其中早期复发(距首次手术≤1年)94例(60.6%),晚期复发(距首次手术>1年)61例(39.4%).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预测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苗  王英南  赵群 《中国肿瘤》2019,28(12):941-950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Lauren分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最佳辅助化疗方案,以及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例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D2根治术且达R0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SPSS23.0、MedCalc15.8及GraphPad Prism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绘图。比较肠型胃癌与弥漫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Lauren分型及TNM分期进行分层,分别筛选引起不同Lauren分型及不同TNM分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 肠型胃癌多位于贲门、组织学高分化,与EGFR、HER-2、P53、TOPOⅡ、Ki67高表达相关,其肿瘤直径偏小,淋巴结阳性率偏低,男性占比较多。弥漫型胃癌多位于非贲门部位、组织低分化,与EGFR、HER-2、p53、TOPOⅡ、Ki67低表达相关,其肿瘤直径偏大,淋巴结阳性率偏高;女性所占比例较肠型胃癌患者多,但仍以男性为主。弥漫型胃癌首诊时CA724升高率明显较肠型胃癌高,且更易发生神经受侵及脉管瘤栓。(2)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阳性率是胃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术后应用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是SOX方案的2.323倍。随着肿瘤最大直径的增大和淋巴结阳性率的增高,胃癌复发风险增加。分层分析中,弥漫型胃癌根治术后应用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是SOX方案的2.209倍,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不是肠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Ⅲ期胃癌根治术后应用XELOX方案辅助化疗的复发风险是SOX方案的2.161倍,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不是Ⅱ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淋巴结阳性率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Lauren分型胃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结论] (1)不同Lauren分型的胃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对辅助化疗方案的反应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面均各不相同,以Lauren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 SOX方案可作为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尤其在Ⅲ期及弥漫型胃癌患者中可能获益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临床疗效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分为3组,即A组(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B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3支)、C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6支),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应用6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后5年生存率要高于应用3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三组在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N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淋巴结阳性数.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与观察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及复发转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行D2根治术治疗的7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5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辅助手术组)(35例),然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肿瘤标志物及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并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比较,P均>0.05,而术后两组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肿瘤及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水平均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胃癌全身化学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金懋林 《癌症进展》2007,5(1):18-24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又称晚期胃癌,按TNM分期界定;具有局部侵犯周围脏器(T4)及N1~2,或N3或M1者任一项均为TNMⅣ期即晚期胃癌.在胃癌患者中Ⅳ期检出率为37%~39%;在可切除的Ⅰ~Ⅲ期患者中有半数以上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这些Ⅳ期患者不能彻底手术切除,已失去治愈机会,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疗法可能获得减症、控瘤、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近半个世纪胃癌化学治疗研究与时俱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化疗新药用于治疗胃癌,展现出新局面.本文将作者心得与体会写给同道,期望对关注胃癌化学治疗的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胃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2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TNM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治疗组的R0切除率、术后2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 Ⅰ期患者均R0切除,无复发、死亡病例;Ⅱ期患者均肋切除,复发率为18.8%,死亡率为12.5%.Ⅲ、Ⅳ期新辅助化疗(NAC)组和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72例胃癌切除手术病人.分别就其年龄、TNM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是否接受化疗及组织病理类型与1、3、5年复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早期胃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为0;而Ⅳ期胃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则高达92%;第Ⅲ期胃癌的130例病人中,20例行根治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65%,而110例姑息性切除术后的5年复发率为78.7%;57例接受了化疗,其术后5年复发率为5796,而7例未接受化疗的复发转移率为85.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所以,积极进行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和辅助化疗,是预防或降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经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用方差分析分析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差异,采取COX比例风险模型、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分化程度、婚姻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胃癌组相比,中青年胃癌组中男性发生率高,出现印戒细胞癌的比例高,且低分化或未分化所占比例都高于老年胃癌组。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种族、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肿瘤大小均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中青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种族、肿瘤原发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婚姻情况均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胃癌不同原发部位的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年龄具有不同发病特点,且年龄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的转移度、肿瘤的侵犯深度、肿瘤的大小、远处转移均是中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进展期胃癌且接受手术治疗72例患者资料,根据其化疗方案分为未化疗组(A组,26例)、新辅助化疗组(B组,24例)和传统化疗组(C组,22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A和B组的GQL评分以及QLO-C30评分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劳、疼痛、呼吸困难、腹泻及GQ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5%,B和C组患者近期无复发,A组与B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即TC方案)对Ⅲ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Ⅲ期胃癌48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C方案化疗(3周期),而后行手术切除,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入组48例患者中,43例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明显降期,降期比例为43/48(89.6%),其中4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行临床TNM分期和病理学TNM分期比较,肿瘤降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消退率为89.6%,总的降期率为89.6%。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毒性(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以I-II级不良反应为主,所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全组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Ⅲ期胃癌经T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低,具有很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大部分切除术(subtotal gastrectomy,SG)与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2月至2017年09月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入院诊治的1 903例II/III期胃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信息,其中SG组1 020例(53.6%),TG组883例(46.4%),运用单、多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及预后因素。结果:与TG组相比,SG组的总生存率较高(67.3% vs 49.0%,P<0.001);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支持:年龄、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化疗等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进一步对肿瘤位置和分期进行分层,肿瘤位于上段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差于中、下段患者(58.3% vs 66.6%、62.6%,P<0.05);肿瘤位于上、中段接受SG和TG的长期生存无差异,而肿瘤位于下段的III期胃癌患者行TG的5、7年长期生存高于SG(30.6% vs 17.1%,29.4% vs 3.7%,P<0.05)。结论:与全胃切除术相比,无论肿瘤位于上、中、下段,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可提高Ⅱ/Ⅲ期胃癌患者短期生存率,而分化程度较差、分期较晚的下段胃癌患者,情况允许时全胃切除术可常规实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57例行^99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31例ⅡB、Ⅲ期患者先行2~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26例Ⅰ、Ⅱ期患者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平均腋窝淋巴结数、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数、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新辅助化疗纽化疗前临床分期在N2以上者,SLN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化疗前的N分期是SLNB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7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与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与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Cox风险生存模型统计结果表明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类、肿瘤分级、化疗与否、手术方式等与其预后无关(P>0.05)。复发转移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类、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辅助化疗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复发转移在TNM分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在Ⅰ~Ⅲ期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且TNM分期为Ⅰ~Ⅲ期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HIF-1α和TGF-β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全组343例患者中,VEGF、HIF-1α和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0.9%和39.1%,且三者表达两两相关。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0.0个月,至随访截止时间,出现复发或转移者232例,死亡218例,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23.0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全胃切除、是否含印戒细胞癌、Lauren分型、脉管癌栓、肿瘤直径、TNM分期、辅助化疗、VEGF及HIF-1α表达与DFS和OS有关(P<005);VEGF、HIF-1α和TGF-β1三者共阳性组的中位DFS(8.6个月)和中位OS(17.7个月)均小于双阳性、单阳性及三者共阴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全胃切除、是否辅助化疗、TNM分期、VEGF及HIF-1α表达均为影响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VEGF和HIF 1α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