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虽然建立起了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但对于地理标志的认识还十分欠缺,反映到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从地理标志概念入手,从认识上澄清了对地理标志内涵的片面理解,并且创新地提出了地理标志的性质及产权问题,指出了构建中国新型地理标志制度要从国情出发,通过对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以及制度缺陷的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地理标志制度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正茶叶是屏山县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屏山炒青具有区域特色,也是屏山县产业支柱产品,在一定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登记注册,为屏山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3个体系,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体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和农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分析了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甘薯地理标志产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对中国甘薯地理标志数量、保护范围、品种种类、专用标志使用现状以及产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49种甘薯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分别产于河南、四川、山东等15个省份;(2)在所有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只有铜仁红薯粉丝的保护范围是以地级市级为单位,而其他甘薯地标产品的保护范围均以县(县级市)级或乡(镇)级为单位;(3)在这些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一部分是现有育成品种,而另一部分则为当地传统品种;(4)截至2020年底,共有18家企业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可使用甘薯“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5)甘薯地标产业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现状所提出的发展对策:(1)强化育种利用;(2)建立国家质量标准;(3)加强原产地保护;(4)规范使用专用标志;(5)打造知名品牌。本研究将为推进中国甘薯地理标志的保护以及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打造贵州茶叶为中国第一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种茶历史悠久,是优质绿茶的重要产地,至今有3500年的历史,晴隆发现的百万年古茶籽化石就是证据。全省茶叶种植面积46. 67万hm~2,茶叶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50万人,年产量28. 4万t,总产值299. 8亿元,形成了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雷山清明茶、普安红等黔茶品牌,"贵州绿茶"成为中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贵州茶叶优势明显,品质独特,可种植面积上千万亩。为此本文提出以生态为品牌,科技为引领,创新营销理念,打造贵州茶叶为中国第一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青海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青海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对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地区分布、产品分类、地理标志使用及品牌推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2010—2019年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海东市、海北州、西宁市,地理标志产品以果蔬类、养殖类为主,地理标志的使用已成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2)还存在政府对地理标志重视程度不够、生产者及消费者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数量少、“重注册、轻使用”、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3)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尚未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正向影响。提出“一统筹,一支撑,两抓手,全链条”的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路径:(1)加强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全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集群;(3)聚焦4个关键环节,构建产业全链条闭环发展新格局;(4)做优公共服务,营造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良好环境;(5)强化队伍建设,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提出了14条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地方优良物质文化财富,是推进品牌强农、质量兴农的重要举措。建设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有利于保护地方特色,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弘扬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对洛阳市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和亚欧国家乃至于全球的贸易史、交通史和文化交流史上,茶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茶叶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自唐以来就经东海起航线逐渐外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一些国家和地区。7世纪以后,经南海起航线外传至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影响了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习惯和茶叶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悠久,至今仍然保持着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出口第二大国的有利地位。然而新时代下,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使得中国茶叶对外出口时也面临诸多威胁。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给中国茶叶带来了一份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对"一带一路"的发展阶段进行简单回顾后,初步分析下现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记者从辽宁省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辽宁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获悉,2017年全省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其中,盘锦大米、桓仁冰酒、红崖子花生、辽中玫瑰4个地理标志产品获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进入我国出口欧洲100个保护产品名单。目前,辽宁省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47个,地理标志登记水产品26个,审定通过农作物品种159  相似文献   

10.
"黄花云尖"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名茶,由市农业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创制而成,曾两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其"外形挺直平伏,绿翠显毫,香气高长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叶底芽肥,嫩绿明亮,典型品质特征是芽尖丰满、花香馥郁",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宁国茶叶的代表。2017年宁国区域品牌"黄花云尖"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本文结合全县“两品一标”工作进行现状研究,提出了镇巴茶叶开展“两品一标”的工作目标、思路及措施。一是要强化宣传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两品一标”从业人员的认知和能力;二是要加大“两品一标”扶持力度;三是要逐步实现规模茶企绿色认证全覆盖;四是要有序引导茶企开展有机认证;五是要做靓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镇巴毛尖”,打造镇巴茶产业个性化品牌。最终以茶叶“两品一标”为抓手,实现镇巴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是指某一商品来源于某一地区,具有特定的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由该地区自然因素或人因素所决定的一种标志.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国地理标志”课题组进行的全国首次地理标志调研结果来看,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经公开批准注册的地理标志有323个,其中属于农产品的有307个;注册地理标志的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000亿元.地理标志是代表国粹精华的支柱品牌,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玉米种业为研究对象,从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专利、地理标志、农业转基因生物等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梳理广西玉米发展现状,为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和利用提供参考。利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农业农村部网站查询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专利、地理标志、农业转基因生物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深入对比分析发现广西玉米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玉米植物新品种授权率低、专利申请数量少、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缺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玉米种业产品质量、深入挖掘优势玉米品种、加强育种新技术攻关、注重研发人才及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标志品牌对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地理标志品牌同质现象大大减弱了这种推动效果。本文就此提出一个解决思路,即在战略联盟思想的指导下,同质性质的地理标志品牌通过结盟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双赢并推进产业集聚与延伸。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白茶为例进行分析,提出福建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的思路建议,并就与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相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胡祖有 《茶业通报》2019,41(2):91-93
2008年以来,绩溪县委县政府借助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强大公信力,仅用了10年时间,将金山时雨茶产业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使金山时雨产量从不足15t猛增到670t,带动绩溪茶叶一产总产值翻了两番,金山时雨也被列为安徽省目前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和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茶叶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中国茶叶主要外销市场。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后,茶叶贸易再次得到恢复和发展。中美茶叶贸易的发展体现出新的历史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对当前更好拓展中美茶叶贸易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广东省清远市地理标志产品分布的状况,以及清远地理标志产品共同的区域特性、人文特性、品种特性,深入发掘出清远市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意义,有利于挖掘清远名优产品,有利于保护清远传统的优质资源,有利于提升清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清远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8.
宁夏大米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宁夏大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产业化递进的可行性与路径。首先,在分析宁夏平原自然资源条件、“宁夏大米”独特品质和悠久种植历史的基础上,阐述“宁夏大米”具有实施产业化发展的内生条件和比较优势;接下来对“宁夏大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理论入手,提出走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产业化递进路径,并就农业合作组织的壮大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建、市场营销策略、产业链整合重组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茶业通报》2014,(2):53-53
正2014年4月25日,由安庆市农委和岳西茶叶协会共同组织,岳西县21家名优茶叶生产商抱团入驻安庆茶城,成为岳西翠兰系列转型发展的一次新尝试。岳西翠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等殊荣,近几年来岳西县在探索岳西翠兰转型发展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其中主要包含四点:一是搭建正规销售平台,维护品牌信誉;二是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20.
1.地理标志与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 根据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地理标志是指原产于某一成员国领土或该领土上某个地区或某一地点的产品的鉴别标志。该产品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确定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原产地。很显然,地理标志属于保护工业知识产权的一个分支部分,我国也于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国际范围内来承认和保护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