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性商业建筑具有人流多、易燃物多、空间大等特点,商业建筑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有毒有害气体排量大、燃烧控制难度大,因此,必须加强综合性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论文主要围绕综合性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展开论述,以期提高我国综合性商业建筑的防火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超大空间建筑体积均大于一般大空间的特点,引入"准室外空间"的概念,并以成都海洋馆为例数值模拟自然排烟模式下超大空间的烟流规律。结果表明,超大空间体蓄烟纳热能力强,烟气分层明显,烟气层一直维持在人员活动面之上,人员疏散过程中所处环境与室外条件类似,达到了"准室外空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室内游乐建筑一般具有空间高大、防火分区面积超大、疏散距离超长等一系列与国家现行规范不符的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在分析室内游乐建筑防火设计难点的基础上,讨论采取中心娱乐区安全出口对应的直通室外的通道满足消防车到达和展开消防救援的要求、使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隔、增设敞开疏散楼梯、消防系统采取针对性加强措施等建筑防火优化设计措施,为类似项目建筑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消防性能化的大空间建筑定义之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大空间建筑与一般建筑物在火灾现象及防治措施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为基本出发点,从建筑特性、火灾特性、人员特性、防火设施等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大空间建筑消防特性的性能化特点,进而从消防特性角度 采用性能化方式对大空间建筑予以定义,从而为实施大空间建筑综合安全防火设计,逐步制定和完善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1前言目前大空间或超大规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日益增多,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已成为城市立体发展的重要补充手段,地下空间具有相对封闭、与地上联系通道有限等特点。在这些规模大、人员密集或可燃物质较集中的建筑中,火灾时建筑内的防烟、排烟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必要条件,因此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防烟与排烟系统施工是保证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功能部分。  相似文献   

6.
刘良飞 《广东建材》2007,(10):115-117
1 工程概况 兴宁会展中心位于兴宁市明珠文化广场旁,东风路与曙光南路交接处,是多层会议展览建筑.建筑总面积12368m2,层数3层,建筑总高18m,建有1000人的大会议厅和中央展厅,层高超过12m,属于大空间的建筑形式.本工程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执行QBJ16-8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7.
大型商业建筑由于规模大型化、功能多样化、空间复杂化、人员密集化等特点,建筑防火设计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本文结合典型大型商业建筑案例,从消防安全疏散的角度,分析建筑空间与不同消防安全疏散策略之间的关系,提出经验性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航站区的主要建筑物,机场航站楼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交通建筑,是陆空交通的交接点.作为旅客往来、行李及货邮转运等多种封闭功能流线综合体建筑,由于其受自身建筑空间大、功能流线复杂、火灾蔓延快等多种因素影响,航站楼建筑防火设计存在较多难点,本文仅以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为例对本类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性能化设计在大空间展览建筑疏散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空间展览建筑防火设计中遇到的人员疏散与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介绍利用性能化设计进行评估的思路方法和解决方案,即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建筑火灾和人员疏散模型,模拟火灾和人员疏散的进程,对比危险来临时间与人员疏散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合肥新桥机场航站楼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超大防火分区、大空间建筑采取性能化设计人员疏散的方法。文章根据人员疏散安全准则,参考国内外先进疏散理念,确定了各分区人员荷载,充分研究疏散方案,科学合理的选取数据模型,利用SIMULEX软件加以计算,明确了航站楼在超大防火分区、大空间环境下的人员疏散时间。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航站楼各防火分区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并提出个人观点,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航站区的主要建筑物,机场航站楼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交通建筑,是陆空交通的交接点。作为旅客往来、行李及货邮转运等多种封闭功能流线综合体建筑,由于其受自身建筑空间大、功能流线复杂、火灾蔓延快等多种因素影响,航站楼建筑防火设计存在较多难点,本文仅以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为例对本类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加以归纳、总结。1工程概况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总建筑面积为11.61万m2,其中航站  相似文献   

12.
介绍性能化防火评估技术,并结合大空间建筑火灾特性对大空间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性能化防火评估技术在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中体现出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优化地下商业街建筑防火设计的意义,对地下商业街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烟气不流通、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优化建筑空间布置、加强建筑耐火极限、规划防火分区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消防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已经很难满足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本身的防火分区设计需要。本文通过对大跨度、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符合当代城市建筑空间复合化、立体化的趋势,也带来了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的新问题。城市综合体内部功能和空间复杂、火灾荷载大、人员复杂,容易形成火灾,而且火灾发生后疏散不易,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综合体的火灾危险性,结合建筑学、行为心理学研究火灾中人员疏散特点,重点就城市综合体火灾的救人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空间建筑特殊的结构形式,大空间建筑的火灾特点。针对大空间建筑人员众多、起火原因多、火势猛烈、蔓延速度快等特点,提出了扑救大空间建筑火灾和人员疏散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大空间建筑不断涌现 ,这些建筑与以往的建筑相比更追求视觉上的通透性 ,具有技术现代化、规模大型化、建筑造型非标准化等特点。由此 ,这类大空间建筑的消防设计特别是防火分区的设计也就成为消防设计的一大难题。本文剖析了辽宁工业展览馆建筑工程中防火分区的设计方案 ,旨在以辽宁工业展览馆工程为例与同行共同探讨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历来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本文根据工程实际和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总结出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六种方法,以求解决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许勇铁 《福建建筑》2013,(9):1-4,12
根据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规范对空运货站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无法满足其高效便捷的作业空间要求,因此需要探讨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方法。厦门机场空运货站拟采用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NFPA)"防火分隔带"的方法进行分区,为论证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利用CFAST火灾模拟软件对空运货站从火灾危险性、火灾场景以及烟气流动状态预测等方面进行火灾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防火分隔带"对大空间建筑进行防火分区能够满足其防火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热辐射理论计算和FDS模拟对防火隔离带分隔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建筑空间高度、火源热释放速率以及可燃物被引燃的最小辐射热流量对防火隔离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源热释放速率越大、建筑空间高度越小,可燃物被引燃的辐射热流量越小,所需防火隔离带宽度越大。12 m宽度基本能满足防火隔离带作为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分隔的安全要求,且当空间高度接近20 m时可忽略烟气层热辐射对防火隔离带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