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TCP/IP协议的分析,结合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基于ARM核的Internet终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对TCP/IP协议族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套精简、实用的TCP/IP协议子集,并详细介绍了各协议层的实现过程。在系统上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以ARM单片机为基础的硬件平台,实现嵌入式系统与网络互联,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工业以太网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为嵌入式网络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和发展(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的连接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入Internet一样,需要通过相应的通信协议。因此,嵌入式系统必须要通过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在目前,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第一种方法是由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TCP/IP协议处理,使得信息变为可在Internet上传送的IP数据包,从而实现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网关进行TCP/IP协议处理,嵌入式系统在非TCP/IP协议的异构网中工作,由网关或路由器把信息变换成IP包再送入Internet中传送。在目前,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连接有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TCP/IP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设计和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TCP/IP的速度、程序结构、内存需求等特点,优化设计了清晰的TCP/IP和应用层接口、防止多余的内存拷贝和实现数据包整序重发/窗口控制.最后给出了嵌入式TCP/IP的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Internet中的协议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勇  陈抗生 《电信科学》2002,18(4):15-17
如何实现TCP/IP协议是嵌入式Internet的关键技术之一,但TCP/IP协议族中的协议数量庞大,系统很难完全实现,合理地选择TCP/IP协议的子集进行实现对于嵌入式系统更具意义,基于这种思想,本文详细论述了协议子集的选择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实际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嵌入式Internet的发展目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模型,以及当前所用实现Internet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重点介绍了1wIP协议栈,最后阐述了嵌入式Internet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钟科  陈向东 《通信技术》2012,45(8):65-67
为了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远程及近程控制,从物联网的概念出发,设计实现了一个嵌入式的WEB网关服务器,将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相联。该设计采用STM32F107VC为主控制器,通过串口实现与WSN协调器的通信,外接一个网卡芯片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在软件设计上重点实现智能家居通信控制系统,并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II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移植LwIP协议栈实现TCP/IP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
用单片机实现以太网卡通信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尚晨旭  邢化锋  柴燕  高静 《电子工程师》2006,32(2):53-54,57
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的以太网卡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和网卡驱动程序的开发。该设计是实现RS-232串口数据格式和以太网协议格式的数据转换。核心处理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以太网卡控制芯片采用RTL8019AS芯片将TCP/IP协议栈嵌入到单片机中。讨论了TCP/IP协议族的分层实现,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将单片机中的TCP/IP协议进行简化,实现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嵌入式Internet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网络打印服务器,提出了本系统中TCP/IP协议的剪裁方案,分析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思路,最后通过测试程序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的嵌入式TCP/IP协议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嵌入式TCP/IP协议的选取原则,采用ARM芯片和网络接口控制芯片设计以太网接口,介绍ARM芯片对网络接口控制芯片的控制过程和TCP/IP协议栈处理数据包的流程,完成嵌入式TCP/IP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可以将数据按网络协议处理,实现数据的以太网传输.其是一套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网络软件开发平台,即在μC/OS-Ⅱ的平台上,实现ARM微处理器的TCP/IP协议,在此平台之上,可以方便地进行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了一个运行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DM642上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对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ARP协议、UDP协议进行分析,完成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1.
李绍斌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1):115-119
为了更好地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确保采用双路供电的铁路系统的不间断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TCP/IP远程通信协议的智能电源切换系统。系统由电源屏双路输入远程切换单元、控制中心的TCP/IP通信链路、用户软件控制系统组成。电源屏双路输入远程切换单元由电源信号监控、切换单元组成。TCP/IP通信链路采用嵌入式操作平台,功能包括TCP/IP链路控制;用户软件控制系统采用C++编写完成,包括界面操作,授权控制等功能,能满足站点现场电源切换要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SSL协议是在TCP/IP的IP套接层的安全协议,以补充TCP/IP协议安全的不足。SSL协议在网上银行、电子商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主要解决了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但其并不能证明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为此,文章在SSL原来的安全基础上,开发了安全控件或安全代理软件,以提高SSL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TCP/IP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胜后  姚彦茹 《信息技术》2005,29(4):99-101
介绍TCP/IP协议内容,以及TCP/IP中协议的功能IP,TCP,UDP,ICMP;并详细介绍了提高TCP/IP协议中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光突发交换(OBS)是IP over WDM核心网络采用的交换技术。在OBS网络中,送往同一边缘节点的IP分组汇聚成传输和交换的基本单元———数据突发(DB),DB丢弃会导致大量IP分组丢失,显著影响传输层的性能。文中分析OBS网络的参数对传输控制协议(TCP)吞吐量和时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DB丢包率越高,TCP性能越差。在低丢包率情况下,随着DB长度的增加,TCP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明显增加,高丢包率情况下则不明显;随着汇聚周期的增加,TCP吞吐量逐渐下降,端到端时延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张屹  许蓉 《信息通信》2000,(4):40-42
基于TCP/IP的分层模型,介绍了代理技术在Internet的应用层、网间网层、网络接口层上的实现,并重点以具体事例对网络接口层的代理技术的实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TCP/IP协议的ASIC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TCP/IP协议族传输、处理TCP数据和IP数据报过程的ASIC设计-TCP/IP协议处理器的硬件实现。简单介绍了TCP/IP协议,着重介绍了TCP/IP协议处理器系统结构以及各模块设计。硬件实现的TCP/IP协议处理器提高了IP数据报的处理速度,更重要的是,将Internet网络数据传输从传统的依赖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脱离计算机系统环境建立Internet网络连接。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利用GPRS网络传送车辆定位数据的优点。研究了如何应用Rockwell GPS OEM板和WISMO QUIK Q2406B模块进行移动单元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应用Socket组件进行监控中心通讯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嵌入TCP/IP协议处理的Q2406B模块如何通过AT指令接入internet以及如何和监控中心传输TCP数据。  相似文献   

18.
The throughput degradation of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TCP)/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over lossy links due to the coexistence of congestion losses and link corruption losses is very similar to the degradation of processor performance (i.e., cycle per instruction) due to control hazards in computer design. First, two types of loss events in networks with lossy links are analogous to two possibilities of a branching result in computers (taken vs. not taken). Secondly, both problems result in performance degradations in their applications, i.e., penalties (in clock cycles) in a processor, and throughput degradation (in bits per second) in a TCP/IP network. This has motivated us to apply speculative techniques (i.e., speculating on the outcome of branch predictions), used to overcome control dependencies in a processor, for throughput improvements when lossy links are involved in TCP/IP connec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cross-layer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improve the network throughput over lossy links. The system consists of protocol-level speculation based algorithms at transport layer, and protocol enhancements at middleware and network layers that provide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to transport layer func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prior research, our proposed system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network throughput over lossy links, capable of handling incorrect speculations, fair for other competing flows, backward compatible with legacy networks, and relatively easy to implement.  相似文献   

19.
基于TCP/Modbus协议的面向多连接信号采集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基于Modbus协议和TCP/IP协议相结合的远程网络通信协议的研究。在详细分析TCP/IP协议和Modbu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对TCP/IP协议进行精简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TCP/Modbus协议的面向多连接信号采集器,重点分析了信号采集器和多台计算机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的方法。该设计方法能实现及时可靠的TCP/Modbus通信,此协议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较低,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对基于TCP/Modbus协议的工业以太网络的具体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工业现场设备的监测控制,人们不再满足于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为此,结合传感技术和Internet技术,将传感器制成网络产品,并实现网络通信TCP/IP协议。该文系统地介绍了IP传感器、TCP/IP协议及其实现原理,阐述了以太网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案、软件设计,给出了网卡的复位及初始化事例。所研制的IP传感器具有远程数据访问、信息实时发布与共享以及在线编程等功能,为构建具有更高性能价格比的测控自动化系统成为可能,该模块在远程自动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