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施肥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红池坝3个地点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施氮、磷肥量的关系,提出施肥效应函数后,运用每一地点的土壤自然肥力状况与该效应函数建立土壤肥力与施肥量相关的草地施肥模型方程,然后通过该方程再与肥料和牧草价格建立关系函数,由此求出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从而建立该地区草地的施肥优化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牧草对施肥的反应情况是不一致的,而且牧草对氮、磷肥的吸收与彼此的施肥量及有效性有关。同时一般磷肥对混播草地中红三叶的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而施氮肥对混播鸭茅的促进影响较大。最佳施氮肥量为0.03~0.16t/hm2,最佳施磷量为0.16~0.49t/hm2。对于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混播草地竞争和促进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都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以及草地物种的组成变化等指标表现出来。研究选择当地生产最常用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鸭茅、红豆草、红三叶,以单播为对照,通过对2种豆/禾和3种牧草组合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物种组成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不论是单播还是混播,刈割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7年高于2018年。放牧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8年显著高于2017和2016年,鸭茅/红三叶混播草地除外。对2种牧草混播草地各物种干物质产量、密度及粗蛋白贡献的比例分析,从2016年到2018年,无芒雀麦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鸭茅和红三叶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时逐步降低,而与鸭茅混播时显著增加。3种牧草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红三叶和鸭茅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干旱区混播草地年际间干物质产量的消长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均降水量和牧草的适应性。从混播草地干物质产量和密度的变化来看,随着年限增加,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占据优势,鸭茅和红三叶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处于劣势,且有消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混播草地竞争和促进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都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以及草地物种的组成变化等指标表现出来。研究选择当地生产最常用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鸭茅、红豆草、红三叶,以单播为对照,通过对2种豆/禾和3种牧草组合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物种组成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不论是单播还是混播,刈割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7年高于2018年。放牧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8年显著高于2017和2016年,鸭茅/红三叶混播草地除外。对2种牧草混播草地各物种干物质产量、密度及粗蛋白贡献的比例分析,从2016年到2018年,无芒雀麦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鸭茅和红三叶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时逐步降低,而与鸭茅混播时显著增加。3种牧草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红三叶和鸭茅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干旱区混播草地年际间干物质产量的消长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均降水量和牧草的适应性。从混播草地干物质产量和密度的变化来看,随着年限增加,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占据优势,鸭茅和红三叶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处于劣势,且有消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牧草播种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合比例、施氮肥量、施氮肥量和刈割次数5个管理因子,建立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参数回归模型,并由引进行产量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寻优,建立该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该草地以3月份播种、禾草混播比例75%、施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0.15t/hm^2、刈害3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牧草播种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混合比例、施氮肥量、施磷肥量和刈割次数五个管理因子 ,建立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参数回归模型 ,并由此进行产量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寻优 ,建立该草地的综合管理优化模式 ,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该草地在 3月份播种、禾草混播比例 75%、施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 0 1 5t/hm2 、刈割 3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锈病是鸭茅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鸭茅产量与饲用品质。鸭茅对锈病的易感性已成为限制其在我国南方被更广泛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草地的生产能力是评价牧草是否具有建植价值的标准之一。为弄清鸭茅混播豆科牧草、鸭茅单播条件下,刈割对牧草产量和鸭茅锈病的防控作用,研究设计了不同刈割间隔处理[30d、45d、60d、不刈割(CK)],以鸭茅单播为对照,观察不同刈割间隔处理对鸭茅锈病和鸭茅混播豆科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得出:(1)刈割处理对不同建植模式下鸭茅锈病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且混播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较鸭茅单播模式更易控制鸭茅锈病。(2)鸭茅+紫花苜蓿、鸭茅+白三叶混播的产量高于鸭茅单播,尤其是鸭茅+紫花苜蓿。(3)不同刈割间隔处理的年干物质产量差异显著,间隔30d刈割和45d刈割处理的年干草产量较高。本研究得出,豆禾混播草地提高了牧草的产量,鸭茅+紫花苜蓿混播尤为明显,且合理刈割,既能增加草地产量,也可有效控制鸭茅锈病。  相似文献   

7.
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豆草、紫花苜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和猫尾草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混3-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混3-2(鸭茅、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混4-1(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红三叶混播)、混4-2(鸭茅、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混播)、混5-1(鸭茅、无芒雀麦、猫尾草和紫花苜蓿、红三叶混播)、混5-2(鸭茅、无芒雀麦、猫尾草和紫花苜蓿、红豆草混播)和混6(6种豆禾牧草混播)与混播比例为豆禾比5∶5,4∶6和3∶7条件下建立的混播草地连续2年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建立了包含牧草产量、牧草营养品质、种间相容性和群落稳定性在内的生产性能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混6组合具有较高生产性能,且高于其他混播种类组合,而不同混播比例组合生产性能相差不大;根据各混播组合的生产性能,可将21个混播组合分为3类,生态稳定型(混6)种间相容性、群落稳定性及产量均较高,适宜长期持续利用;产量型(混5-2、混4-2和混3-2)产量较高,牧草品质较差,特别是叶茎比较低,适宜放养耐粗饲牲畜;营养品质型(混5-1、混4-1和混3-1)产量较低,牧草营养品质较高,特别是具较高叶茎比,适宜放养对牧草品质要求较高牲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红三叶—猫尾草草地中植物雌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早春时,红三叶草地中雌激素含量较高,到夏季时下降,再生草中雌激素的含量也较高。再生草生长的长短和收获的时间均影响其含量。混播草地中植物雌激素的含量稍高于单播红三叶草地中的。猫尾草草地中雌激素的含量可忽略不计。施氮降低了混播草地中红三叶的比例,因而减少了雌激素的含量。氮肥也降低了红三叶中的祖蛋白质含量。本研究发现红三叶中雌激素和粗蛋白质含量之间是强相关。植物雌激素总量中大部分是芒柄花黄素和鸡豆黄素—A。大豆黄素和金雀昇黄素的含量较低,但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鸭茅在河南省黄河滩区更好地推广和利用,试验采用鸭茅单播及与豆科牧草白三叶、红三叶混播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测定在不同播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鸭茅株高、单株分蘖数、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鸭茅非常适合河南省黄河滩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生长快,分蘖多,生育期为95 d,生育期内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动态呈现"S"型模式,生长最快在抽穗扬花期,完熟期单播生物量(DM)可达到914.78 g/m~2;鸭茅非常适合与红三叶和白三叶草混播,可促进其持续稳定分蘖和营养物质积累,能显著提高生物量,有利于稳定和高产的人工草地的建设。说明鸭茅非常适宜在黄河滩地区种植、推广和利用,与白三叶、红三叶混播比单播更能显示出高而稳定的牧草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氮、磷养分是饲草产量与品质提高的重要基础。氮磷添加改变了土壤养分条件并引起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发生变化。为探究燕麦和箭筈豌豆单播、混播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对不同氮磷处理的响应,本试验以高寒区燕麦单播草地、箭筈豌豆单播草地及燕麦/箭筈豌豆1︰1混播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包括单施氮肥、单施磷肥、氮磷肥配施和不施肥,研究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单施氮、磷肥均对燕麦单播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负效应;单施磷肥和氮磷配施对箭筈豌豆单播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促进作用;单施氮肥使混播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增加,而氮磷配施使其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N)降低。2)单施氮肥增加3种草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活性,单施磷肥增加3种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AP)活性,氮磷配施增加燕麦草地土壤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P酶活性,表明土壤微生物通过增加C、N、P获取酶活性以增加对短缺养分的获取。3)试验3种草地土壤SMBC︰SMBN低于全国平均值,SMBN︰SMBP高于全国平均值,且土壤N︰...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晚秋强度放牧,秋、春播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春播区2年的牧草总收获量高于秋播区;秋、春播种区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基本相同,禾本科比例保持在70%以上,主要禾本科鸭茅的比例在50%以上;牧草的营养化学成分含量春播区稍主为秋播区,把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改良成人工草地时,采用晚秋强度放牧,春季播种较好。  相似文献   

12.
威宁县适生优良牧草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威宁县人工草地建植及种草治理石漠化对优良牧草的要求,对收集和引进的20份草种的物候期、分蘖(分枝)能力、鲜草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参试的草种中,适应威宁县种植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有前进、普瑞纳、凤凰多年生黑麦草及鸭茅;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有泰得、杰威、百盛多花黑麦草;豆科牧草有维多利亚紫花苜蓿、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前茬对混播草地建植初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 inacea)和鸭茅(Dactylisg lomerata),在三峡库区沿江地带3种前茬分别为水稻(Rice)、沟叶结缕草(Manila grass)和黄豆(Soybean)的退耕地进行混播试验,研究当年的生长动态、产草量组成及其越夏率。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与白三叶混播,产草量显著高于与苜蓿的混播组合,且产草量比重相对稳定;苜蓿竞争性差,不适宜混播;土壤条件显著影响混播效益及其产草量;结缕草茬的土壤肥力低,禾本科牧草长势差,有利于豆科牧草生长,其产草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前茬;黄豆茬土壤肥力好,禾本科牧草早期生长旺盛,将抑制豆科牧草;水稻茬的混播组合相对稳定;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混播牧草的越夏率;伏旱来临之前,良好的草层盖度有利于牧草越夏。  相似文献   

14.
红三叶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樊江文 《草业科学》1994,11(5):10-14
结合国内外有关红三叶研究和利用的科研成果,对红三叶的价值,品种分类,生长特性,混播和施肥技术及利用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红三叶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具有很大的栽培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长年限红三叶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在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方面的差异,确定其最佳利用时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1至5龄红三叶为供试材料,对影响其生产性能的株高、分枝数、再生速度、干草产量等指标以及影响营养价值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龄红三叶在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方面的综合表现最佳,红三叶最佳利用时期为种植后第4年。  相似文献   

16.
采用60CO-r射线不同剂量(0~1 600Gy)辐射红三叶种子,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红三叶发芽率的影响因品种不一而差异显著,辐射水平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低剂量的辐射(0~400Gy)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的辐射(>1 000Gy)明显抑制生长;辐射诱变的适宜剂量为800Gy.  相似文献   

17.
川西北围栏草地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牧草产量.连续2年施用N90和P30比不施肥增产265.3%;第2年连续施肥比第2年不施肥相对增产40%~135%;第1年施肥处理的肥料后效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12.3%;干草产量随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直线相关;钾肥在该草地上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能显著提高围栏草地品质,高氮处理(N135)比无氮处理(N0)粗蛋白含量增加20%以上.综合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川西北草地最佳施氮量为135~1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30 kg/hm2,而钾肥可以不施;在最佳氮、磷肥配施下,可以采用隔年施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兴起,三叶草在人工草地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选育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三叶草新品种工作开始起步。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三叶草属牧草育种的概况,以期对今后三叶草属牧草的育种改良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supply of zinc to ruminants as influenced by and depending upon the geological origin of soil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hair test and the technique of indicator plants. A total of 1276 samples of red meadow clover and 3022 samples of red field clover and 4184 hair specimens from cows wer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statistically well-established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ich appear to be generalizable: Red meadow clover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Zn than red field clover (48 ppm/38 ppm). Red meadow clover and field clover grown on loamy soils (59%), weathered soils of less (59%), red sandstone (57%) basalt (53%), shell limestone (47%) and Keuper (41%) contained only 59%-41% of the amount of Zn found in indicator plants that were grown in locations were the highest Zn level (weathered soils of porphyry). Zn concentrations in red meadow and field clover grown on soils of the same geological origin correlated with r = 0.87.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 = 0.53) was found to exit between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Zn contained in indicator plants grown on a particular soil and the proportions of Zn contained in hair specimens from Zn-deficient cows (less than 100 ppm of Zn). The largest number of hair specimens containing less than 100 ppm of Zn were found in cows from areas with soils of basalt (17%), and loess (18%), areas with loamy soils (24%), and sandy diluvial soils (25%), or with alluvial pastures (23%), or with soils of Keuper (27%), shell limestone (22%) or red sandstone (29%). Ruminants in these areas are liable to suffer from Zn deficie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