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醴陵釉下五彩装饰工艺,经过百余年的创新发展,丰富多彩。然而以硬笔绘画表现形式来装饰的釉下五彩瓷,丁雄堪称第一人。几年来,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硬笔绘画的特点,将硬笔绘画与釉下五彩瓷装饰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完全不同于醴陵传统的釉下五彩瓷装饰。它风格迥异,别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雄,1942年生,湖南省溆浦县人,湖南省美协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个人作品多次被省,市电视台专题报道,作品多次荣  相似文献   

2.
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传承与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与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充分了解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历史,知晓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种类;二是在教育体系层面融入釉下五彩传统工艺的学习与实践;三是广纳其他地域文化和工艺,通过不断吸收,取其精华,让釉下五彩瓷装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最传统的陶瓷品种,它继承了唐代铜官窑、宋代磁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研发的釉下彩绘技术,并突破前者只以单色或双色在瓷器上装饰纹饰的工艺局限,创造了几乎涵盖所有色系的多彩装饰新工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纹饰非常全面,图案、人物、山水、花鸟皆涉,风格各异,本文主要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山水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经过百余年的创新发展,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然而以硬笔绘画表现形式来装饰的釉下五彩瓷,丁雄先生堪称第一人。几年来,他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硬笔绘画的特点,将硬笔绘画与釉下五彩瓷装饰进行有机结合,创作了一大批硬笔绘画装饰的优秀作品,如表现湘西少数民族聚居苗寨、侗寨风雨桥和苗家风景等,作品完全不同于醴陵传统的釉下五彩瓷装饰,它风格迥异,别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醴陵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金石、瓷、玉”六大核心文化之特殊载体.醴陵瓷更加强调的是文化和创作者知识在瓷器载体上的表现.当前是一个“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时代,我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对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创作者做了很好的解释.纵观中国的陶瓷制作史和画史,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画艺术互为相融和借鉴.醴陵陶瓷艺术家通过对中国画技法的把握,并将其展现在陶瓷器皿上,反映着醴陵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艺术思维方式,表明了中国人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本文正是笔者对陶瓷绘画家要形成用中国绘画的语言表现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丁雄,1942年生,湖南省淑浦县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醴陵釉下五彩瓷硬笔绘画装饰表现形式创新人。在长期园林设计工作中,他形成了自己硬笔画风格。几年来,通过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硬笔书画的特点,将硬笔绘画与釉下五彩瓷装饰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完全不同于醴陵传统的釉下五彩装饰风格的作品,别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多次被省、市电视台做专题报道,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金、银、铜奖。因作品精细,量少,是收藏家的理想藏品,其中百余幅作品已被国家博物馆和海内外藏家收藏。2016年作品已走进法国罗浮宫展出。  相似文献   

7.
张宗登  张红颖 《中国陶瓷》2007,43(10):56-57,65
醴陵釉下五彩瓷最早打破我国长期釉下单彩瓷的局面,后又由釉下五彩发展到釉下多彩,具有色彩丰富、构图简练、清雅温润、精美素洁的装饰艺术特征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8.
醴陵窑釉下五彩瓷,是兴起于清末的釉下彩饰陶瓷艺术。因醴陵当地特有的色料,以及根据色料摸索的工艺技法,使得它的器型和装饰效果都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醴陵窑釉下彩瓷概述,及其器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醴陵窑釉下彩瓷造型的演变规律。对当今陶艺创作,尤其是对器型与装饰的协调性应用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醴陵釉下五彩瓷精美、清雅,适用的设计美学思想是传统审美艺术与现代造物设计的体现,其设计美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醴陵瓷,对于其器用功能的美学思想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本文就醴陵瓷器用之美的功能、形式等造物思想及器物本体的材质、造型、装饰方面入手,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的器用美学与设计思想的独特关系,用以分析在传统观念下的造物思想与陶瓷设计语言,解析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清末民国时期醴陵瓷业革新前后的产品,从设计学的本体语言对醴陵粗瓷与釉下五彩瓷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工艺技术、装饰艺术、设计理念等方面均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促进醴陵瓷业从粗瓷到细瓷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这里的釉下五彩瓷指的是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它蕴涵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不仅传承了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优良传统工艺,并在此基础不断创新、改进、发展,以缤纷五彩的色调、浓而不俗、淡而有神、清雅明快,晶莹润泽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装饰工艺而成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3.
汪茜 《佛山陶瓷》2023,(12):16-17+30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在中国瓷器的行列里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市场趋势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传统制作的釉下五彩瓷渐渐不再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因此,创新就成了釉下五彩瓷求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当下醴陵釉下五彩瓷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从品牌、规模、内涵、设计创新四方面提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新发展路径,希望能够对日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醴陵,以釉下五彩瓷闻名于世。中100多年前,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等第一批有识之士"实业救国",在醴陵创立了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创烧出清新雅致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装饰工艺突破了传统釉下最多为三彩的单调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醴陵釉下彩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缤纷的装饰画面。从传统功利性质而言,陶瓷是一门实用艺术,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已成为人们审美范畴中的一门独特艺术——陶瓷艺术,有人坦言,"瓷化"艺术时代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15.
色彩表现是釉下五彩瓷装饰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釉下五彩瓷装饰风格大致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均十分重视色彩的表现与运用,具有强烈的形式、意象和工艺之美。  相似文献   

16.
醴陵,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湘东大地,城市四周群环抱,绿水绕城而过。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尤以出产瓷器而闻名于世,有“瓷城”之称,特别是独具一格的名瓷——釉下五彩瓷,是陶瓷艺术王国中一朵奇芭,享誉世界。釉下五彩瓷、简言而之,就是装饰画面上有一层透明玻璃质釉层,画面在釉层下面而得名,画面具有看得见,摸不着,晶莹泣泽,饱含水份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釉下五彩瓷绘画指在陶瓷上绘画,以绘画工具使用陶瓷色料或在陶瓷立体器皿表面、或在瓷板平面上的绘画表现。釉下五彩瓷绘画是釉下五彩艺术主要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元素符号的艺术特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自身的工艺不断发展与创新中兼容其他文化,釉下五彩瓷绘画特质包含了一方面是釉下五彩工艺的特征:瓷质的高雅透亮,色彩的丰富清丽;另一方面是瓷画意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邹幸 《江苏陶瓷》2022,55(1):40-42
釉下五彩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闻名天下,首创于清代,是我国湖南醴陵的传统名瓷.我校作为釉下五彩非遗传承基地之一,利用非遗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设计创作、专业理论研修能力,而且通过醴陵釉下五彩的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科学...  相似文献   

19.
传统界画图式多为建筑,其在山水画创作中可以成为画面的主体、亦可作为山川中的点缀,规整素雅的线条搭配灵动的自然景致可以升华画面审美基调,而界画图式在釉下五彩瓷上的呈现方法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基于界画图式在瓷面绘画上的应用历史,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经验,以醴陵釉下五彩瓷为例,对传统界画图式在釉下彩瓷应用中的创作要领、技法难点、创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釉下绿彩瓷作为醴陵传统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不仅有着醴陵釉下多彩相同的烧制工艺与精致巧妙的装饰技法,更具有清新雅丽、温润玉洁、恬静素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