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2.
紫砂光素器是一种更纯粹、更抽象的紫砂器型,带给我们简约之美,把紫砂艺术的传统技艺和紫砂艺人的思想情感不加装饰地表现出来,让我们能够把聚焦的目光更集中于紫砂壶本身,更加能够体会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感受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紫砂作品"奋飞壶"就是在"简约而不简单"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之下,壶嘴、壶身、壶把的设计特别的舒展大气,壶钮的设计抽象而又带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宛如奋力飞行鸟类的脖颈一般,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同时,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更加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翱翔天下的愉悦之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紫砂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人运用综合思维对多种传统的艺术兼容并蓄的成果,也是中国人精神上追求的一种文化风格。但是,在紫砂陶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崇尚吉祥如意的心态没有改变。现以紫砂"荷花如意壶"(见图1)的制作为例,探寻紫砂壶的吉祥蕴意及其复合文化形态。1紫砂"荷花如意壶"的造型特点紫砂"荷花如意壶"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荷花形象而设计的一款茶壶。此壶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壶器的实用  相似文献   

4.
夏瑞娟 《江苏陶瓷》2020,53(1):62-63
发源于宋代的宜兴紫砂艺术算是后起之秀,却凭借着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和内涵丰富的精神属性,巍然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彰显着东方文化的魅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紫砂茶具"吉祥如意"考虑到日常饮茶的方便性,特地搭配了两个品茗杯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紫砂茶具套组作品。紫砂壶上面的如意纹饰和和紫砂小杯的纹饰一致,完美搭配,更显得典雅大方、气韵统一。这样的组合设计把紫砂器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更加完整地体现出来,把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合起来,让我们不论是在平时喝茶品茗的时候,还是日常生活之中都能感受到紫砂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和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5.
吉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紫砂壶在诞生之初,便融入了吉祥文化。千百年以来,紫砂文化与吉祥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本文以紫砂"福禄壶"为例,探析中国人的吉祥情结。  相似文献   

6.
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结合绝对是紫砂艺术上非常重要的一笔,紫砂筋纹器与提梁壶的造型都是紫砂艺术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紫砂文化在这几百年间的传承与进步中,紫砂造型已经不断创新,富于变化。在传统的筋纹器与提梁造型上不仅做到了继承,还在不断地开拓创意,不断创新,在自己的创作思路与风格下创作了这把紫砂"玉露清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这把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想法与创意都是别出心裁,把这把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把壶的创作也是对作者的挑战,是对传统紫砂工艺创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宜兴"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名号在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之中广为传播,吸引着更多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热爱紫砂艺术的朋友们来到宜兴一探究竟,更加促进了紫砂艺术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舍壶",形态选择为椭圆形,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设计,在中国传统的紫砂经典器型之中并不常见,壶身的纹理也是非常的具有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舍得之道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壶在2018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评比中获得了银奖,由此可见行业之内对于其创意创新的认可,也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大道.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壶是属于陶器中的一种,其中国民族传统工艺特色十分的鲜明,在悠久历史的发展之下形成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因此在陶瓷艺术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紫砂壶材质的特殊性,再加上造型以及成型工艺,因此产生了十分独特的造型语言,这便是紫砂壶所独有的蕴含在内的韵味,只有将紫砂的造型语言进行充分地利用,才能够创造出一把优质的紫砂壶,从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在,紫砂壶的工艺始终都保持着繁荣旺盛的局面,可谓是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带来锦上添花的现象。本文便主要以紫砂"钰炉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9.
正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古代中国人把竹子融入到了诗书画等等的传统文化艺术中,以至于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紫砂艺术虽然只传承了短短数百年,但同样也继承这一优秀的传统,以竹为创作主题的紫砂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高风亮节"同样对竹子做出了创造性的描述,将"高风亮节"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创作常将吉祥文化作为内涵进行艺术构建,表现出对人民的祝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期盼."福禄提梁壶"将"福禄"作为主题,利用中国传统的吉祥符号配合紫砂壶造型结构特征构建起吉祥之美,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力与中国吉祥文化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壶的艺术韵味主要是靠着五色土散发魅力,在陶瓷文化中传统的紫砂文化因为它的传统性与历史文化性为大家所熟知,已经有五六百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了,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们在紫砂技艺中不断探索与进步,将这传统文化不断传承至今,让紫砂艺术的文化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把紫砂壶自然之感与艺术的交融,让紫砂营造了自己独有的生命力。紫砂壶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件艺术品或生活中的实用器皿了,它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紫砂作品,这件"上合桃"作为花器,造型明艳动人,以桃为创作主题,无不散发出清新自然、意趣盎然的活泼气息与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江苏宜兴是陶的古都,紫砂是宜兴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中却蕴藏了独具风格特点的造型艺术之美和浓厚丰富的人文意趣,将紫砂艺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都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众多紫砂作品中有不少作品都是以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为创作主题的,像今天这件紫砂《葫芦壶》,"葫芦"与"福禄"同音,是富贵的...  相似文献   

13.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自出现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这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也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的紫砂器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题材与紫砂壶的结合更是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篇文章所讲到的"望子成龙"壶,便是以龙的形态融入到了紫砂壶的制作中去,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演绎出了浓浓的带有东方文化特征韵味的紫砂壶作品。整体观察这把"望子成龙"壶,他通过运用简洁流畅的造型和线条,将龙的形态和骑士完全地蕴藏到了这把紫砂壶里面去,在装饰方面与雕塑的结合,"龙"这一神话传说中的可以呼风唤雨的神物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也是人们生活吉祥如意的象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的形象表现,让人在品茶之余忍不住称赞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4.
赵俊平 《江苏陶瓷》2021,54(1):15-16
正是紫砂成型采用了全手工的方式,紫砂泥料具有自然五色土的呈现,使得紫砂艺人们可以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尽情地挥洒在紫砂之中,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体验,赋予了紫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无论是喝茶品茗还是陈列欣赏,都可以窥探到许许多多的人文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对壶"龙翔凤吟",通过华美精妙的造型设计,一方一圆之间把龙和凤的形态和内涵蕴含其中,凸显出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准和艺术审美,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关于龙、凤的题材故事生动地传递出来,这么精妙的紫砂艺术作品已经不仅是茶具了,而是一种大国瑰宝和东方艺术的凝练,陈列观赏,巍然自立,让我们观之流连忘返、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15.
陈红梅 《江苏陶瓷》2021,54(2):35-36
吉祥如意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的美好追求,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明显的表现,紫砂壶在中国人生活及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表现吉祥文化也是再适合不过了.本文将通过此件"祥心如意套组"来展示紫砂壶艺术中的吉祥韵味,通过对其工艺特点的说明,完成一次对紫砂壶精湛制作工艺的全面了解,力图对紫砂壶艺术外在、内在特征皆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6.
王牟霆  范建红 《江苏陶瓷》2013,(6):67-67,69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蕴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双重内涵,呈现着特有的古朴、典雅、哲理的艺术效果.本文以紫砂“四方吉祥如意壶”为例,简述了紫砂四方壶的特色、演变和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吉祥如意纹饰装饰在紫砂壶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传统的紫砂壶制作必然是全手工成型,泥料的选用没有丝毫的马虎,艺人们只有非常熟悉泥料的特性,才能够胸有成竹地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紫砂造型,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紫砂作品"泰来壶"采用了传统的竹器结合提梁的形态来演绎其中的艺术效果,可谓是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把我们对于竹子的美好情感和紫砂的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竹子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凸显出紫砂艺术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希望我们在喝茶把玩,亦或是陈列欣赏此壶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紫砂造型之中独特的花器特征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紫砂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生活中每一件看似微小的事物都有着属于它的宏观世界,而紫砂艺人通过他的心灵感悟,利用制壶工艺将之化作一把具象的紫砂壶.本文以紫砂作品"松风套组"为例,浅谈其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单志兰 《江苏陶瓷》2021,54(2):43-44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艺人们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并且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葫芦",展示了作者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 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0.
紫砂壶的手工制作和紫砂工艺流传至今已经几百年历史了,紫砂壶是把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陶艺艺术品,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独特的分枝,紫砂匠人们不断传承传统紫砂技艺,还力求创新,不断探索,想要把紫砂艺术做得更好,紫砂艺术向来都是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的美誉。紫砂壶创新一度成了紫砂行业中最有话题的一个点,创新的基础是建立在传统紫砂技艺上的,一度创新不追求传统技法,就会舍本逐末,对于外观造型的塑造还是要遵循古法的传统结构,按照从古至今严格的审美要求来评判一件作品的"精、气、神"。其中传统壶形"掇只壶"可以说是壶中之王,"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就是来形容掇只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